一种膜片联轴器动态角向偏角疲劳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429699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44325.6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杨辰龙 陈越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片联轴器动态角向偏角疲劳试验台。其变频主输入电机的主轴依次经第一联轴器、第一扭矩仪、第二联轴器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第一传动轴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被试膜片联轴器的一端连接,被试膜片联轴器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第二传动轴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支架安装在力矩电机上,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经第三联轴器与第二扭矩仪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依次经第四联轴器、万向传动轴和第五联轴器与变频加载电机的主轴连接。本发明先根据力矩电机加载值—膜片联轴器角向偏移曲线和调整后的角向偏移得到力矩电机的加载值,再调节力矩电机输出端的加载值,这样就能实现膜片联轴器角向偏移的实时微调整。

    风力发电机组试验台模拟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5604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83684.2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试验台模拟加载装置。驱动轴通过单法兰柔性联轴器、扭矩传感器、法兰与加载轴和法兰与风力发电机主轴法兰连接;加载轴两端分别支撑在轴承座中,四个垂向双作用油缸一端与底座连接,四个垂向双作用油缸的另一端分别对称连接在各自的加载轴承座的两侧;两个轴向双作用油缸一端分别与底座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在近风力发电机主轴法兰端加载轴承座上;两根连杆的一端连接在底座上,另一端连接在两个加载轴承座的下部。本发明可以模拟风力发电机组实际运行工况下的各种载荷;在径向平面内仅布置一个方向的油缸,利用连杆将垂向力转化为水平力,实现任意径向力的加载,结构简单紧凑,减少了布置空间和成本,便于控制。

    一种基于双相控阵探头B扫描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56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382657.3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杨辰龙 刘波 任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相控阵探头B扫描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超声相控阵双探头设备对待测工件进行检测,得到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两组B扫描图像;将两组图像进行灰度化、滤波操作后,分别截取相当于工件一半厚度的图像,进行拼接处理;筛选拼接后的图像中存在缺陷回波的图像,通过二维轨迹判断法,筛去噪声;利用筛去噪声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本发明可在实际强噪声工厂中,通过二维轨迹判断筛选去除噪声,增加对与噪声较难分辨小缺陷的辨识度。此外,三维模型能够精确显示缺陷的空间信息,如缺陷的三维形状以及在工件中的位置等,具有较高的可视性。

    一种膜片联轴器静态角向偏移疲劳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429699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44265.8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杨辰龙 陈越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片联轴器静态角向偏移疲劳试验台。主要由变频主输入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扭矩仪、第一扭矩仪支架、第二联轴器、第一传动轴、第一轴承支架、第二传动轴、第三联轴器、第二扭矩仪、第二扭矩仪支架、第四联轴器、万向传动轴、第五联轴器和变频加载电机组成的膜片联轴器试验机构;主要由第二轴承支架、手摇手柄、旋转台架、定位销、传动蜗杆支架和传动蜗杆组成的角向偏移调整机构。本发明通过对膜片联轴器角向偏移进行测量,保证膜片联轴器角向偏移的调整精度,利用膜片联轴器试验机构可进行膜片联轴器静态角向偏角疲劳试验,膜片联轴器两端传动轴连接的扭矩仪可实时采集转速和转矩,从而分析膜片联轴器两端的受力状态。

    一种基于超声波共振法的近表面缺陷自动化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576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0382645.0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杨辰龙 刘波 任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波共振法的近表面缺陷自动化识别方法,用于工件近表面缺陷的超声检测,属于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根据工件近表面分层缺陷的厚度范围计算缺陷共振频率范围;2、采用超声探头对工件进行检测,采集到超声信号;3、对超声信号截取指定长度的样本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背散射信号频谱;4、对背散射信号频谱进行带通滤波,滤去所述共振频率范围之外的频率成分;5、计算功率谱及其特征值,若特征值超过所设定的缺陷阈值则判定为工件存在缺陷,否则不存在缺陷。本发明利用超声波共振原理,通过计算共振频率内的功率谱特征值,可以有效识别近表面的皮下缩尾分层缺陷,不受表面盲区限制。

    一种基于双相控阵探头B扫描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5605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382657.3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杨辰龙 刘波 任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相控阵探头B扫描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超声相控阵双探头设备对待测工件进行检测,得到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两组B扫描图像;将两组图像进行灰度化、滤波操作后,分别截取相当于工件一半厚度的图像,进行拼接处理;筛选拼接后的图像中存在缺陷回波的图像,通过二维轨迹判断法,筛去噪声;利用筛去噪声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本发明可在实际强噪声工厂中,通过二维轨迹判断筛选去除噪声,增加对与噪声较难分辨小缺陷的辨识度。此外,三维模型能够精确显示缺陷的空间信息,如缺陷的三维形状以及在工件中的位置等,具有较高的可视性。

    一种基于图像熵和递归分析的超声图像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20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28922.4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杨辰龙 刘波 任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熵和递归分析的超声图像缺陷检测方法,属于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对同一工件或同一批相同工件进行线性阵列相控阵超声扫描,连续采集到多幅B扫描图像;2、对采集到的B扫描图像进行灰度化和中值滤波预处理;3、计算预处理后B扫描图像的图像熵,得到B扫描图像熵序列;4、计算并选择图像熵序列的时间延迟和嵌入维数,将其作为递归分析所用的参数;5、根据选取的参数对图像熵序列进行递归分析,得到序列的递归图,根据递归图判断采集的图像中是否存在含有缺陷的B扫描图像。本发明可以有效识别多幅B扫描图像中的缺陷,不需要进行图像截取分割操作,存储数据量小,识别效率高,适用性强。

    一种基于图像熵和递归分析的超声图像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2055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528922.4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杨辰龙 刘波 任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熵和递归分析的超声图像缺陷检测方法,属于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对同一工件或同一批相同工件进行线性阵列相控阵超声扫描,连续采集到多幅B扫描图像;2、对采集到的B扫描图像进行灰度化和中值滤波预处理;3、计算预处理后B扫描图像的图像熵,得到B扫描图像熵序列;4、计算并选择图像熵序列的时间延迟和嵌入维数,将其作为递归分析所用的参数;5、根据选取的参数对图像熵序列进行递归分析,得到序列的递归图,根据递归图判断采集的图像中是否存在含有缺陷的B扫描图像。本发明可以有效识别多幅B扫描图像中的缺陷,不需要进行图像截取分割操作,存储数据量小,识别效率高,适用性强。

    一种基于超声波共振法的近表面缺陷自动化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576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82645.0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杨辰龙 刘波 任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波共振法的近表面缺陷自动化识别方法,用于工件近表面缺陷的超声检测,属于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根据工件近表面分层缺陷的厚度范围计算缺陷共振频率范围;2、采用超声探头对工件进行检测,采集到超声信号;3、对超声信号截取指定长度的样本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背散射信号频谱;4、对背散射信号频谱进行带通滤波,滤去所述共振频率范围之外的频率成分;5、计算功率谱及其特征值,若特征值超过所设定的缺陷阈值则判定为工件存在缺陷,否则不存在缺陷。本发明利用超声波共振原理,通过计算共振频率内的功率谱特征值,可以有效识别近表面的皮下缩尾分层缺陷,不受表面盲区限制。

    一种基于背散射信号分析的复合材料孔隙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7102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84892.7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杨辰龙 陈越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背散射信号分析的复合材料孔隙率检测方法,步骤包括:1)用超声脉冲反射法对已知孔隙率复合材料试块进行孔隙率检测;2)提取检测信号始波和底波之间的背散射信号;3)对背散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生成频谱;4)取3)得到的频谱中主频衰减3dB以内的频谱中频率幅值最大点,设该幅值为A0,求出该最大点两侧幅值为0.707A0的两个频率点,计算3dB带宽频域能量;5)对待测孔隙率复合材料进行上述步骤1)~4),将待测孔隙率复合材料的3dB带宽频域能量与已知孔隙率复合材料试块的相比较。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简便高效,适应性强,且由于没有用到检测信号底波特征,对于曲面变厚度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检测尤为有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