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0586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68934.0
申请日:2021-04-06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泵混合工质及其应用,以摩尔百分比计,所述热泵混合工质包括55~85%的低沸点组分、0~10%的中沸点组分和15~45%的高沸点组分;所述低沸点组分为二氧化碳,所述中沸点组分选自二氟甲烷、2,3,3,3‑四氟丙烯、1,1,1,2‑四氟乙烷、3,3,3‑三氟丙烯、1,1‑二氟乙烷、反式‑1,2,3,3‑四氟丙烯、反式‑1,3,3,3‑四氟丙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高沸点组分选自1,1,1,3,3,3‑六氟丙烷、1,1,1,2,2,3‑六氟丙烷和1,1,1,2,3,3‑六氟丙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所述混合工质可以在保证混合工质的不可燃的前提下提升混合工质临界温度(相较于二氧化碳),降低系统的运行高压压力和节流损失,进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还可以提升系统运行的低压水平,弥补卤代烷烃单位容积制热量小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108391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1336511.X
申请日:2019-12-23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H01L23/427
摘要: 本发明属于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液冷式热管散热器,包括平板热管,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平板热管的底板,平板热管的顶板设有与平板热管底板垂直的凸起,凸起构成管式热管,平板热管内腔与管式热管的内腔连通;还包括壳体,平板热管与管式热管均位于壳体内,平板热管底板与壳体底面密封贴合;平板热管外表面、管式热管外表面以及壳体内壁围成的区域构成冷却液通道;壳体设有冷却液入口与冷却液出口。本发明的散热器通过管式热管与平板热管相结合,不仅能够与发热元器件平面贴合,并且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利用液体冷却将冷凝段制冷剂放出的热量带走,与空气对流散热相比,提高了复合热管与外界的换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726317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837333.2
申请日:2019-09-05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F28D15/04 , F28D15/06 , H01L23/427 , H02N1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温差发电驱动和温度预警的超声波脉动热管散热器,包括脉动热管、压电陶瓷片、超声波发生器,压电陶瓷片设于脉动热管表面;包括温差发电片、DC‑DC变换器,导热板和指示灯电路温差发电片通过DC‑DC变换器与超声波发生器电性连接;脉动热管蒸发段嵌入导热板内,导热板一面贴于待散热元器件,另一面贴设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片的另一面与空气接触;指示灯电路的电磁继电器与温差发电片电性连接,可用于对元器件结点温度进行预警,以便对元器件进行保护。本发明利用脉动热管进行温差发电,驱动压电陶瓷片工作,压电陶瓷发出的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可强化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由于温差发电自供,可灵活适用于各类半导体元器件散热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0444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00398.X
申请日:2019-12-17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G01N11/16
摘要: 本发明属于制冷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剂气相粘度测量装置及制冷剂气相粘度计算方法。制冷剂气相粘度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区、温度单元、压力单元以及测量单元;温度单元对测量区进行加热以保证测量区达到所需的温度值,压力单元对测量区充注制冷剂气体以保证测量区达到所需要的压力值;测量区内设有单摆与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驱动单摆以初始摆角θ0摆动,单摆摆动后在制冷剂气体粘滞阻力作用下做阻尼运动;测量单元用以测量摆球实时摆角数据及摆动周期数,通过摆角数据及摆动周期数计算出制冷剂气相粘度值。本发明通过测量区、温度单元、压力单元、驱动单元以及测量单元相结合,能够计算出不同温度、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制冷剂气相粘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74269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121761.7
申请日:2015-03-19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B60H1/32 , B60R16/033 , F02N19/10 , F01P1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夏两用型车载太阳能利用装置,包括太阳能收集单元,以及与太阳能收集单元连接用于储存电能的蓄电池组件,还包括:对汽车进行供冷的制冷单元;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进行温度控制的加热单元;所述蓄电池组件对所述制冷单元和加热单元同时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太阳能发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收集在蓄电池中。夏天时,利用蓄电池所储存的电量驱动一个压缩式制冷系统实现汽车内部舒适的环境。冬天时,利用蓄电池所储存的电量维持发动机的冷却液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该装置很好的利用了太阳能和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废热,解决了夏天空调耗能冬天汽车电池容量小,启动困难的问题,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944080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456827.4
申请日:2012-11-13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切向冷热切换功能的涡流管,包括涡流室,涡流室两侧分别带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涡流室中带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两个工作腔腔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两个工作腔中分别设有与各自进气口相对应的涡旋分离器;涡流室外部设有沿涡流室切向滑动用于选择性开放第一进气口或第二进气口的密封件;涡流室内设有与所述密封件联动以调节涡流室内冷热流体流向的调节机构。本发明采用在涡流管内设置调节涡流室内冷热流体流向的调节机构,通过密封件的运动可以切换涡流管内冷热流体的方向,实现冷热流体出口的转换;本发明的带有涡流管的换热系统,可以应用到冷热切换较为频繁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818395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255406.5
申请日:2012-07-23
申请人: 浙江大学
CPC分类号: Y02B30/7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低温的混合工质冷变换器,包括发生器、第一冷凝器、吸收器、溶液换热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第五制冷剂节流装置、溶液节流装置和溶液泵、第一组分分离装置、第三制冷剂节流装置、第三制冷剂换热器和第四制冷剂换热器、第四制冷剂节流装置、蒸发器、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与第五制冷剂节流装置之间的两个管路利用第四制冷剂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本发明可将一定比例的由吸收式制冷获得的低品位冷量变换为高品位冷量,实现-70℃以下温区的深度制冷,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地热和工业废热的利用率,提高压缩制冷模块的效率,减少电能的消耗,实现了科学的能量梯级利用,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与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2240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28802.3
申请日:2014-01-22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F25B39/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螺旋布置的降膜式换热器,其特点是换热管道水平螺旋布置,壳程工质沿管道外壁面膜状流下。具体包括管壳,该管壳上设有流体A进口、气态流体A出口、液态流体A出口、流体B进口和流体B出口,该管壳内设有流体A分配器,并设有至少一层螺旋管道、以及与所述螺旋管道的出口连通的汇集管道;螺旋管道的进液口均与所述流体B进口连通;管道的螺旋形式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形式、线段渐开线形式、正多边形渐开线形式、圆渐开线形式、椭圆渐开线形式中的一种。管程流体的进液方式可为直接进液法、套管式进液法和软管式进液法。该新型降膜式换热器大大拓宽了常规降膜式换热器的工作场合和应用领域,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8744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51716.3
申请日:2013-12-05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H05K7/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架式服务器机柜的高效散热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模块、带有进气口的柜体,制冷模块通过进气口向柜体输送冷空气,柜体内设有隔板,该隔板的一侧为风道,另一侧为用于放置服务器的容纳空间,风道的横截面沿空气流向梯度减小,在隔板上沿空气流向排布有若干进风口,各进风口处均设有弧形导流板。通过隔板来实现风道的横截面沿空气流向梯度减小,使得进入各过风间隙的冷空气的速度相等、风量相等,实现均匀散热;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隔音材料层、在柜体拐角处设置弧形过渡板以及在进风口处设置弧形导流板来降低噪音,使得系统工作时噪音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81839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55406.5
申请日:2012-07-23
申请人: 浙江大学
CPC分类号: Y02B30/7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低温的混合工质冷变换器,包括发生器、第一冷凝器、吸收器、溶液换热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第五制冷剂节流装置、溶液节流装置和溶液泵、第一组分分离装置、第三制冷剂节流装置、第三制冷剂换热器和第四制冷剂换热器、第四制冷剂节流装置、蒸发器、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与第五制冷剂节流装置之间的两个管路利用第四制冷剂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本发明可将一定比例的由吸收式制冷获得的低品位冷量变换为高品位冷量,实现-70℃以下温区的深度制冷,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地热和工业废热的利用率,提高压缩制冷模块的效率,减少电能的消耗,实现了科学的能量梯级利用,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与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