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润滑-抗菌功能的交联氧化石墨烯复合纤维手术缝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873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56792.3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润滑‑抗菌功能的交联氧化石墨烯复合纤维手术缝线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1)配制氧化石墨烯(GO)/Cu2+溶液,用温和性组合化学还原剂制备负载纳米铜的GO纺丝液,作为一重纳米复合结构;2)将纺丝液通过湿法纺丝和牵伸取向制得GO复合纤维;3)结合化学交联和透析技术得到初始交联GO复合纤维,作为二重取向片层交联结构;4)将初始交联GO复合纤维通过一次化学接枝在其表面引入赖氨酸得到交联GO复合纤维;5)结合环氧开环反应和二次化学接枝在交联GO复合纤维表面引入PGS涂层,形成三重表面复合涂层结构,得到具有亲水润滑‑抗菌功能的交联GO复合纤维手术缝线。该手术缝线能够替代传统缝线。

    一种基于银/铜双纳米金属颗粒的复合石墨烯纤维抗菌手术缝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873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56794.2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银/铜双纳米金属颗粒的复合石墨烯纤维抗菌手术缝线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流程为:1)配制氧化石墨烯(GO)/硝酸银溶液,使用温和性组合化学还原剂还原制备负载纳米银的GO;2)配制GO/Cu2+溶液,还原得到负载纳米铜的GO;3)将上述具有一重纳米复合结构的两种材料配制成混合纺丝液,湿法纺丝和牵伸取向制得具有二重纳米片定向排列结构的复合GO纤维;4)结合程序性升温和高温热还原还原得到复合石墨烯纤维;5)将样品浸渍于含有促表皮生长类因子的PBS溶液中形成三重纳米空间吸附结构,低温干燥、包装、灭菌后得到本发明的手术缝线。该手术缝线具有高强度、抗感染和促伤口愈合等功能,可用于替代传统缝线。

    一种用于ECAS系统的弯道识别及车高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7126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416559.5

    申请日:2019-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ECAS系统的弯道识别及车高调节方法。本发明利用摄像头获取车辆前方将要驶入弯道的实时道路信息,将图像经过形态学滤波和感兴趣区域分割处理,提取道路交通标志和车道线信息。使用基于RGB色彩空间处理和Canny边缘算子的方法处理道路交通标志,使用灰度转换、阈值分割和Bezier曲线模型3次拟合处理车道线,得到弯道模型数据,并通过动态检测来提高模型数据精度。最后由弯道模型数据计算得到过弯的安全车高作为目标高度,通过车高调节方法对ECAS系统输出调高信号,从而让车辆在过弯前调整至安全车高。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识别精度高和具有场景针对性的特点,保障了汽车过弯时的行车安全。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74092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0850655.3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各个队列的调度规则,并将调度规则相同的队列归于同一处理组,其中各个队列均有序排列有数据帧,且处理组至少为两组;获取系统带宽,并将系统带宽分配至各个处理组,以使得各个处理组均对应有带宽分量;在任意处理组中,基于带宽分量调整调度规则,各个队列按照调整后的调度规则有序地发送数据帧。本发明通过将宽带分配至各个处理组,以提高低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帧的传输实时性。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写介质。

    基于自卷积注意力池化机制的掘进装备岩石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818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22887.0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卷积注意力池化机制的掘进装备岩石分类方法,属于图像识别领域。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岩石识别分类的注意力特征融合网络,其利用识别对象(岩石)图像对模型进行训练,通过自卷积操作得到岩石的注意力特征。为了完成分类任务,本发明在网络中提出了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它能有效地将图像深度特征和注意力特征进行端到端融合和编码。本发明通过可视化实验和对比实验验证了自卷积操作和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岩石识别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注意力特征融合网络在岩石识别任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方面都优于包括LSTM(掩模引导)、ABN(注意力机制)、ResNet50(全局特征)在内的现有方法。

    一种模拟信号自适应采样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0297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949561.9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信号自适应采样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进行信号调理;确定模拟信号在指定模数转换频率下采样得到的数字量以及采集时间戳;确定采集信号模数转换频率调整的阈值;确定当前所采集的信号与之前若干采样时刻所采集的信号之间的差异度;根据所确定的差异度、当前时刻的模数转换频率及模数转换频率调整的阈值,确定新的采样频率。本发明根据采样数据的相对变化率来动态调整数据采集装置的采样率,在不需要测量采样频率的情况下迭代调整采样频率,既保证了采样的准确性,又减少了不必要的采样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