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676407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181119.3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义乌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 瑞安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Abstract: 一种三拱肋撑系杆结构,至少包括中拱梁、边拱梁、槽钢板、角钢挡块、墩支架、六四式梁和边系梁;所述中拱梁设置在两边拱梁中间;所述边拱梁设置在边系梁上端且与边系梁紧连;所述边系梁设置在拱梁与槽钢板中间位置,并且边系梁下表面与槽钢板紧密连接;所述槽钢板设置在边系梁与六四式梁中间且与六四式梁相接;所述六四式梁设置在两角钢挡块内侧;所述角钢挡块设置在墩支架上端且与墩支架连接;所述墩支架设置在六四式梁下端且与六四式梁下端焊接;该三拱肋撑系杆结构,有效保证施工精度要求,同时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混凝土和预应力施工工艺针对性较强,提高了工程质量,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4570752U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20872675.0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义乌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 瑞安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IPC: E02D31/02
Abstract: 一种建筑节点防水结构,至少包括井盖板、集水井、出水孔、底板、素土、砖胎模、PVC管、碎石坑、碎石、砼垫层、厚钢板、角钢和水泥砂浆;所述井盖板设置在集水井顶部,并且与集水井顶部紧密配合连接;在集水井中间部位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底板设置在集水井侧壁与砼垫层上表面之间;所述PVC管两端头设置在砼垫层与素土之间,并且PVC管下端嵌入碎石坑内部;所述碎石坑设置在集水井底部的右下方,并且碎石坑上表面与砼垫层紧密粘连以及碎石坑侧壁与素土粘连;在碎石坑内部均匀分布着碎石;所述厚钢板设置在角钢与水泥砂浆之间,并且角钢与后钢板之间焊接在一起;该结构简单,连接紧密,防渗效果好,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4571320U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20872747.1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瑞安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 杭州二建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4G21/12
Abstract: 一种可调式抗干扰张拉结构,至少包括面板、筋带、螺帽、筋带连结板、张拉螺杆、扣环、地锚和方木;所述面板设置在整体的顶部,并且筋带拴接在面板的下表面;所述地锚设置在整体的底部;所述筋带连结板水平设置在整体中部;所述方木设置在筋带连结板浅槽上;所述筋带倾斜设置在筋带连结板与面板之间;所述张拉螺杆设置在筋带连结板与地锚之间,并且张拉螺杆上端贯穿筋带连结板;所述螺帽设置在筋带连结板表面上突出的张拉螺杆上,并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扣环设置在地锚上,并且将张拉螺杆与地锚紧密连接;该可调式抗干扰张拉结构简单,连接紧密,使用地锚数量少,可调性强,具有抗干扰能力,筋带受拉力均衡,易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1005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28584.X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IPC: E21B10/44 , E21B3/02 , E21B17/22 , E21B10/633 , E21B12/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打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基工程低噪音打孔扩孔设备,它包括连接装置、液压马达、连接件、钻杆、螺旋钻刀,本发明设计的螺旋钻由第一螺旋片、第二螺旋片和第三螺旋片组成,且第二螺旋片和第三螺旋片可以进行拆卸,这一设计为了减小钻孔噪音,先用直径小的螺旋钻钻孔,之后依次增加螺旋钻的钻孔直径进行逐渐扩孔,最终完成特定直径的桩孔的特性;即本发明设计的螺旋钻能够实现背景中所提的降噪方式。本发明设计的螺旋钻中第一螺旋片固定安装在钻杆上,第二螺旋片和第三螺旋片为环状螺旋结构,重量相比于传统的实现同等钻孔效果的螺旋钻较轻,降低了因携带螺旋钻重量巨大增加的运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10184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148958.0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冲击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基使用的便于清孔的冲击钻设备,它包括吊钩、钻杆,其中吊钩固定安装在钻杆的上端,本发明设计的冲击钻,当冲击钻靠重力下坠的时候,冲击件中的两个安装板和钻杆上安装的四个三角筋相互重合成十字分布,与传统的十字型的冲击钻相同,因冲击件和钻杆下侧完全重合,保证冲击件的冲击力传递到钻杆上,减弱冲击件的损坏程度。本发明设计的冲击钻,当冲击钻被吊绳拉着向上抬起的时候,冲击件相对钻杆旋转,冲击件中的两个安装板与钻杆上安装的四个三角筋的下端交错分布,在旋转过程中,冲击件会将一部分泥渣铲到两个安装板的上侧,在冲击钻被抬起的时候,两个安装板上侧的泥渣会被一起抬起,提高排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90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138651.7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大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杭州湾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保温防火门安装施工方法,包括防火门制作、生态保温防火门安装施工,其中生态保温防火门安装施工步骤包括划线、立门框、安装门扇、安装附件、安装门帘等步骤。本发明施工方便,工作性能好。保温门为双层钢体或双层木板体、中间填充体采用秸杆草粉与发泡剂粘固方法,保温隔音性能好,且环保。适用于不同区域房屋建筑工程应用、不同结构房屋建筑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53164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138872.4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杭州中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54 , Y02B8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生态保温屋面板制作方法,包括碳硅钙材料制作、生物胶制作、竹筋网制作、屋面模板安装、竹筋网铺设、浇筑、保养、拆模、粘贴铝锡锑合金卷材等步骤。本发明不仅能够就地取材,节约资源,而且施工操作方便,又且起到节能保温作用;施工工法,具有集成性技术特点,现浇生态保温屋面施工工法中采集了碳硅钙材料制作技术与现浇屋面模板安装技术,现浇屋面混凝土技术,屋面保温施工技术。本发明适用于不同区域房屋建筑,不同类型房屋建筑,不同用途房屋建筑。
-
公开(公告)号:CN102619223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100711.7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博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湖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冠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结力增强式刚柔组合桩及其施工方法,组合桩包括水泥搅拌桩桩体以及同心的混凝土沉管灌注桩劲芯,后者深于前者;两者的重合部位设置一个以上扩挤混凝土支盘。首先施工水泥搅拌桩桩体,然后在水泥土中施工混凝土沉管灌注桩,沉管打设至设计桩底标高后,向沉管内灌入混凝土,上拔钢沉管,启动支盘挤扩装置,形成向外扩张的扩挤混凝土支盘,沉管灌注桩施工完成后,在桩顶插设盖板连接钢筋,浇筑钢筋混凝土盖板。本发明可有效解决沉管灌注桩桩体上部易出现断桩等问题,设置扩挤支盘增强了水泥搅拌桩与混凝土灌注桩的粘结作用,提高了其协同承载效果,有效避免了盖板与桩连接强度低、同心度偏差大及施工机械易导致桩帽与桩脱离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05775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8832.X
申请日:2012-03-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杭州中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5/50
Abstract: 一种柔性桩与刚性桩上下同体组合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布置、同圆心的柔性桩和刚性桩,刚性桩嵌入柔性桩内,柔性桩直径大于刚性桩,且刚性桩桩顶封闭。施工时,先按照设计桩长采用柔性桩设备不喷浆搅拌钻进,至距柔性桩底0.8m-1.0m时喷浆搅拌钻进,后采用钢沉管将刚性桩压至设计桩底标高,然后向沉管内灌入一定混凝土,振动上拔沉管,形成刚性桩桩顶混凝土加强段;再移机进行柔性桩喷浆搅拌施工,柔性桩施工完毕后,采用加筋水泥土填补柔性桩搅拌下陷部分至设计桩顶标高。本发明克服水泥搅拌桩等柔性桩处理深度有限难于用于深厚软基处理,同时避免刚柔组合桩在柔性桩部分设置刚性桩存在浪费的问题,可大幅节约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203166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974122.6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桩基础使用的钻孔装置,它包括第一撞击件、第二撞击件,本发明设计的第一撞击件和第二撞击件可以相对旋转,在相对旋转过程中,孔的底面与第一撞击件和第二撞击件组成的撞击钻接触被撞击的区域就会发生相对变化,使得第一撞击件和第二撞击件能够对孔底实现相对均匀的撞击,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偏孔现象;本发明设计了弧形孔和传力板,在第一撞击件和第二撞击件在重力作用下下坠的时候,当第二撞击件的下端与孔底面接触后,传递到第二撞击件上的撞击力就会通过安装在其上的两个传力杆传递到第一撞击件上,提高第一撞击件和第二撞击件在撞击孔底面过程中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