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4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47101.3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浙江浙能中煤舟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火电厂锅炉传热管路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的安装结构,属于光纤测温及安装技术领域,包括光纤保护结构、测温光纤、激光发射采集装置和上位机,其中光纤保护结构由若干平行设置的光纤保护塑形片组成;相邻光纤保护塑形片之间为传热管路,且光纤保护塑形片与传热管路紧贴设置。测温光纤套设在导热毛细管中,并固定在光纤保护塑形片的前后保护盖板中间。本发明通过前后保护盖板和导热毛细管等对测温光纤进行全方位保护,有效的避免裸纤在安装及工作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降低安装难度、节省安装时间;使用光纤保护塑形片紧贴传热管路的安装方式提高测温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0448.3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浙江浙能中煤舟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1K15/00 , F22B37/38 , G01K11/32 , G01K11/324 , G01K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火电厂锅炉传热管路中的分布式光纤测温标定方法,属于火电厂锅炉测温领域。该方法先获取布置于锅炉传热管路中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出光功率P,以及锅炉不同工作温度点的斯托克斯光强Rs和反斯托克斯光强Ra数据并进行特征处理,提取特征参数F;采用热电偶测得该工作温度点的实际温度T。以特征参数F为自变量,出光功率P为影响因子,实际温度T为因变量,采用分段线性拟合函数和指数拟合函数进行拟合,分别得到分段线性拟合模型和指数拟合模型。该方法解决高温下光纤测量光强与温度之间出现的非线性问题,后续工作中,只需测量不同工作温度点的光强带入模型计算,即可得到准确的标定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311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17479.X
申请日:2025-03-18
Applicant: 浙江浙能中煤舟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 杭州普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F18/2431 , G06Q50/06 , G06K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作业审批管理模块、现场监护设备、作业人员管理模块、工器具管理模块、异常告警模块,实现了有限空间作业的全流程、全方位安全管理。从作业前的审批管理到作业中的实时监测和异常告警提醒,再到作业结束后的归档管理,形成了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现场监护设备的部署,实现了对作业现场的实时监测和异常告警提醒,提高了安全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作业人员管理和工器具管理模块的设置,有效规范了人员行为和工器具使用,降低了安全风险;异常告警模块的多种告警方式,确保了异常情况能够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8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6612.1
申请日:2023-12-05
IPC: G06T7/00 , G06T7/62 , G06V10/143 , G06V40/145 , G06V10/776 , G06T5/90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指标融合的血管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旨在设计一个能够较好地对血管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的客观方案。该方法包括:采集血管图像数据并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及参考图像库;对上述训练集与验证集进行数据增强;对上述训练集、验证集基于多个单项及综合指标制作相关评价标签;构造基于多指标融合的血管图像质量评价模型;联合训练上述血管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将训练好的模型用于匹配任务的预测,得到与参考图像中相似度距离最小的图像及相应主观评价类别标签,完成对图像质量的评价;基于测试集构造类内匹配对与类间匹配对,并结合训练好的模型完成对模型性能的评估。通过实验验证了本发明能够有效对血管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298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82353.6
申请日:2024-03-29
IPC: G06V40/14 , G06V10/75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样本下的手背静脉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手背静脉识别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构建改进手背静脉识别模型;获取手背图片训练集;对手背图片训练集进行增强处理,得到增强数据集;利用增强数据集训练改进手背静脉识别模型;获取待识别手背图片;将待识别手背图片输入到改进手背静脉识别模型中,得到手背静脉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构建和训练改进手背静脉识别模型能够基于小样本提高手背静脉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723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82438.4
申请日:2024-03-29
IPC: G06V40/14 , G06V10/74 , G06V10/2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旋转变换的手背静脉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手背静脉识别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评估图像对,并利用训练好的静脉识别模型进行模型评估,得到均值阈值、标准差阈值、最佳距离索引与最佳距离阈值,然后获取待识别手背图像,对待识别手背静脉图像与参考图像库中所有图像进行相似度距离计算,得到距离最小值对应参考图像,并将其作为候选图像;对待识别图像进行旋转,与候选图像计算相似度距离并排序;基于均值阈值与标准差阈值得到最佳距离,若最佳距离小于最佳距离阈值,则候选图像对应的名称即为识别结果,否则显示无法识别。本发明方案缓解了传统手背静脉识别技术对手背姿态的限制,从而改善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2750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52808.9
申请日:2023-11-01
IPC: G06V40/10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标签引导的手背静脉识别方法,旨在缓解液滴的存在对模型性能的限制这一问题。该方法包括:采集手背静脉图像数据集并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及测试集;对训练集与验证集进行数据增强操作;构造手背静脉分类任务匹配任务,并将上述网络结构作为基础模型;引入并行的液滴分类任务,并将其输出向量与基础模型进行融合;联合训练上述三种任务得到最优模型;采用上述模型计算待测图像与图像库中图像的相似度距离,进而得到预测结果;构造类内图像对与类间图像对,完成对模型性能的评价。本发明解决了手背存在液滴状况下,现有技术缺乏相应解决方案的问题,且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升液滴存在时的手背静脉识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688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11798.3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IPC: G01K11/324 ,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光纤管道高温测量系统及其实现的校正方法,当测量400‑700°C高温管道时,传统测量系统随着温度增高和使用时间的增加,测量误差会巨烈增加,其机理是拉曼效应中反斯多克斯光和斯多克斯光波段的光纤损耗增加所致;同时,在测量光纤在高温管道中的弯曲也会导致损耗的不一致。为此,增加二个反斯多克斯光和斯多克斯光波段的脉冲弱光激光器和一个光开关,可以监测沿测量光纤的损耗变化,并由此可以产生二组多段反斜率的控制信号,分别控制二个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控制端,使得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输出端到达初始的设定值,从而多段校正高温光纤测量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397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15513.7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V10/25 , G06V10/74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10/44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V10/7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似度融合注意力机制的雾霾场景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训练数据集和真实雾霾场景下的微调数据集,采用人工加雾方法对预训练数据集进行雾气模糊,并对两种数据集进行图像增强;将相似度融合注意力机制加入到目标检测模型中,旨在通过相似特征加权融合的方法,减小雾霾退化对预测置信度降低的作用,进而增加雾霾场景下的预测准确度。使用经过处理的预训练数据集对目标检测模型预训练,再使用经过处理的微调数据集对预训练后的目标检测模型微调,得到适应真实有雾场景的目标检测模型。最后将待检测的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目标检测模型中,输出待检测目标的类别和坐标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11333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886392.0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偏振无关的低损耗光开关,用以解决传统光开关对于偏振的相关依赖性以及损耗高等问题。系统的光源经前端单模光纤三端环形器输出到2×2保偏光纤耦合器,2×2保偏光纤耦合器与PZT、保偏光纤、微型光纤转盘等组成后端的环状结构,用于保持或改变输入光的偏振特性,具体地,通过微型光纤转盘转动保偏光纤之间的主轴夹角,可改变微型光纤转盘对接的两光纤端面的耦合特性,对于设定光频率的光进行开关;在此基础上还可实现耦合器的不同强度的分光功能。通过对PZT施加控制电压可以改变保偏光纤的双折射,可以对于某个频率光波进行快速开关。本发明的输入输出关系与输入光的偏振态没有关系。本发明为光纤器件结构,与波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