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507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810704858.4
申请日:2018-06-30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导电基底、钙钛矿吸光层和对电极;在导电基底和钙钛矿吸光层之间设有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绝缘层;在对电极和钙钛矿吸光层之间设有空穴传输层,在导电基底上还排布有用于收集电子的导电柵线和总栅线;在导电基底上设有多个形成为并联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间由连接线连接,连接线与导电基底之间设有绝缘层,导电柵线汇总于总栅线作为电池的一个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间由连接线连接汇总作为电池的另一个电极。由此,能降低电池的串联电阻,提高了电池工作电流,增加电池有效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04919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10614.4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封装结构,包括层压件和安装在层压件周围的辅助框架,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叠置的正面保护层、上填充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填充层、下填充层和背面保护层;所述下填充层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直接接触,且下填充层填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正面与背面保护层之间;所述上填充层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直接接触,且上填充层填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背面与正面保护层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即插即用式的金属电极相互连接,可以控制光伏组件整体的电流电压和发电量,且组件安装方便,同时能够提高单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以延长光伏组件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82341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0703024.1
申请日:2018-06-30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22B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废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循环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浸入能够溶解钙钛矿材料且对其它组分不溶的溶剂中以进行清洗;(2)将步骤(1)所得的清洗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铅浸出液;(3)将所得的含铅浸出液与氨水反应,得到第一浊液;(4)将所得浊液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体;(5)将所得第一固体与醋酸反应,得到第二浊液;(6)将所得第二浊液固液分离,得到Pb(CH3COO)2固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55070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704858.4
申请日:2018-06-30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导电基底、钙钛矿吸光层和对电极;在导电基底和钙钛矿吸光层之间设有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绝缘层;在对电极和钙钛矿吸光层之间设有空穴传输层,在导电基底上还排布有用于收集电子的导电柵线和总栅线;在导电基底上设有多个形成为并联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间由连接线连接,连接线与导电基底之间设有绝缘层,导电柵线汇总于总栅线作为电池的一个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间由连接线连接汇总作为电池的另一个电极。由此,能降低电池的串联电阻,提高了电池工作电流,增加电池有效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0491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910610614.4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封装结构,包括层压件和安装在层压件周围的辅助框架,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叠置的正面保护层、上填充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填充层、下填充层和背面保护层;所述下填充层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直接接触,且下填充层填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正面与背面保护层之间;所述上填充层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直接接触,且上填充层填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背面与正面保护层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即插即用式的金属电极相互连接,可以控制光伏组件整体的电流电压和发电量,且组件安装方便,同时能够提高单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以延长光伏组件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82341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03024.1
申请日:2018-06-30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22B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废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循环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浸入能够溶解钙钛矿材料且对其它组分不溶的溶剂中以进行清洗;(2)将步骤(1)所得的清洗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铅浸出液;(3)将所得的含铅浸出液与氨水反应,得到第一浊液;(4)将所得浊液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体;(5)将所得第一固体与醋酸反应,得到第二浊液;(6)将所得第二浊液固液分离,得到Pb(CH3COO)2固体。
-
公开(公告)号:CN210575957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1218316.2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包括导电基底、钙钛矿吸光层和对电极;导电基底和钙钛矿吸光层之间设有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绝缘层;对电极和钙钛矿吸光层之间设有空穴传输层;导电基底上设有若干个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若干个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之间并联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块;导电基底上排布有用于收集电子的栅线,栅线由导电栅线和总栅线组成,导电栅线汇总于总栅线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两个电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联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以往的串联结构相比能降低电池的串联电阻,提高了电池工作电流,增加了电池有效面积。而刻蚀线可以将电池正负极隔开,从而实现稳定的并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10110842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1055267.5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封装结构,包括层压件和安装在层压件周围的辅助框架,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叠置的正面保护层、上填充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填充层、下填充层和背面保护层;所述下填充层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直接接触,且下填充层填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正面与背面保护层之间;所述上填充层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直接接触,且上填充层填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背面与正面保护层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即插即用式的金属电极相互连接,可以控制光伏组件整体的电流电压和发电量,且组件安装方便,同时能够提高单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以延长光伏组件的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507733U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21028490.6
申请日:2018-06-30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导电基底、钙钛矿吸光层和对电极;在导电基底和钙钛矿吸光层之间设有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绝缘层;在对电极和钙钛矿吸光层之间设有空穴传输层,在导电基底上还排布有用于收集电子的导电柵线和总栅线;在导电基底上设有多个形成为并联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间由连接线连接,连接线与导电基底之间设有绝缘层,导电柵线汇总于总栅线作为电池的一个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间由连接线连接汇总作为电池的另一个电极。由此,能降低电池的串联电阻,提高了电池工作电流,增加电池有效面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93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0216373.1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计量大学
IPC: B03C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干式磁选机,包括磁选主要工作部分、磁选辅助工作部分和机械运动部分,所述磁选主要工作部分包括磁性内管,横向固定安装在磁选机腔体内部,所述磁选辅助工作部分包括磁选机腔体,整体呈空心方形结构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所述磁选机腔体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气动进料口。该粉末干式磁选机,采用创新式套管与磁性内管设计,将磁性内管固定再磁选装置的固定位置,所有的磁性内管组成完整的磁选工作区,在磁选工作中完成对磁性粉末颗粒捕捉,被捕捉的磁性粉末不是直接吸附在磁性内管上,而是依附在磁选套管外壁,以这种方式取代了传统方式的刮板,解决了磁性物质会有一定程度粘在磁性内管上的问题,方便了磁性粉末的分离收集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