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6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54836.2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峰工况下的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的配水方法,利用冷却塔外围冷却效果好的特性,在配水槽与配水管道相交处设置电动阀门,使电动阀控制冷却水在配水管道内的流动;将配水管道环形布置,可以更好地进行内外圈流量的配水控制,同时获得更大的外圈配水流量;循环水流量降低时,根据冷却塔配水控制系统确定关闭电动阀的数量,并从内而外依次关闭内侧的电动阀,也提高了喷嘴的压头,使喷出的冷却水能够更好地覆盖整个填料区域;使用雾化喷嘴,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配水区的热交换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流对填料的直接冲击,减少填料的损坏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76173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170378.6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汽轮机抽汽逆止阀严密性的新方法,包括步骤:在机组的各个抽汽管道上安装热电偶,获取热电偶测得的每个抽汽管道上的抽汽温度;机组发生停机时,判断各个抽汽管道中是否存在抽汽管道上的抽汽温度发生急剧下降的情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在汽轮发电机组停机时,判断各个抽汽管道上的逆止阀严密性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迅速识别出逆止阀故障情况,可以判断抽汽逆止阀是否正常关闭,为运行人员提供辅助参考;为做出事故处理提供宝贵的时间,及时启动汽轮机进水等事故预案,防止事故扩大;将极大地保障机组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076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527624.9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低压缸汽轮机低负荷运行时提升供热抽汽参数的装置,包括高压缸、中压缸、锅炉再热器、A低压缸、B低压缸、A低压缸进汽蝶阀、B低压缸进汽蝶阀、低压第一级抽汽和低压第二级抽汽;高压缸排汽口通过再热冷段连接至锅炉再热器,锅炉再热器通过再热热段连接至中压缸进汽口,中压缸排汽口分别连接至A低压缸和B低压缸进汽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两个低压缸进汽联通管处各加装一个进汽蝶阀,蝶阀后面加装压力变送器,监测进低压缸蒸汽压力,机组低负荷运行时,通过依次关小单个低压缸进汽蝶阀开度来提升供热抽汽压力,能够满足机组低负荷段运行时外界供热用户所需的最低压力需求,机组运行经济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762730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42694.2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宁夏枣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突尖圆形凹槽的间接空冷换热管束,包括基管、具有突尖的圆形凹槽和换热器壳体组件;基管为圆管或椭圆管;圆形凹槽通过焊接固定在基管外侧的迎风侧和背风侧,同侧的两个圆形凹槽之间相交形成一个突尖;基管和具有突尖的圆形凹槽组成换热管,若干个换热管之间的排列方式为顺排或叉排,并通过换热器壳体组件固定;圆形凹槽的材质可以为铝或铝合金等金属;换热管两端呈弧形收缩闭合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换热管设有带突尖的圆形凹槽,不仅可以降低间接空冷塔换热管束的污垢沉积、减少空气气流的流动阻力,同时还可以提高空冷机组的换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62432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03858.4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12 , C02F7/0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盐高氨氮再生废水处理系统及控制策略,包括步骤:开启变频泵和电动阀,精处理再生废水从精处理再生废水储罐流出,依次经过变频泵、氨表A、电动阀和流量计A,与城市来水管道来水在管道混合器中混合;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得到流量计B、氨表B和氨表A的数据,降低变频泵的频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曝气生物流化池的氨氮处理能力设计值与来水氨氮的浓度差来处理精处理再生废水;由于城市来水水量大,可将高盐高氨氮的精处理再生废水转化为低盐低氨废水,并通过曝气生物流化池来降解氨氮;同时可根据来水水量水质的不同通过控制逻辑自动调节精处理再生废水量;有效解决了精处理再生废水高盐、高氨和难处理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3587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285722.1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在线监测给水泵汽轮机组效率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给水泵转速r,扬程h,小汽轮机排汽压力p变化区间内,建立多个数组集合;步骤2、在历史数据库中提取数据计算给水泵扬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给出了基于给水泵相似准则、试验工况给水流量测试数据的给水流量实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机组历史大样本数据分类、修正将给水泵汽轮机组的运行边界条件(给水泵转速、扬程、有效功率、小汽轮机进汽压力、温度、排汽压力)统一到同一基准,使修正后的给水泵及其汽轮机组效率能真实反映其性能的变化,提高了给水泵及其汽轮机组性能在线监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076117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554442.X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高效低负荷脱硝装置以及控制方法,属于大型火电机组脱硝控制系统领域。现有技术的省煤器出口烟温不能满足脱硝系统最低连续喷氨烟温要求。本发明设置匹配器对高压加热器内的压力进行调节,满足给水温度要求,将SCR入口烟汽温度提高,满足机组在各种工况下的脱硝要求。同时由于给水温度提高,可提高机组循环效率,降低发电煤耗。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利用B样条插补算法,对离散的数据进行拟合,进而根据已知压力差值能够得到较为准确喷嘴的张开度,进而使得控制系统控制精度提高。控制系统利用自适应PID算法对喷嘴的张开度进行微调,能够及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使得控制方法更加准确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9059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42709.5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宁夏枣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10 , G06F16/2458 , G06Q50/06 , F28F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间接空冷塔翅片管换热器脏污程度的实时监测方法,包括实时运行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脏污程度在线监测模块、参数存储模块和输出显示模块;运行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并记录所需机组的实时运行数据,并将实时运行数据发送至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清洗,剔除超温超限的数据;脏污程度在线监测模块计算相应的间接空冷塔换热器管束的脏污系数Cf、管外侧污垢热阻Ra、清洁管总体传热系数K0、实际总体传热系数K以及各计算式中的Ai、B0i、B1i、Ci参数数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基础数据全部来自现场实际测量,并且采用严格的公式推导,保证物理概念清晰、但又适合现场实施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162040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11263.7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4 , C02F1/16 , F28B9/00 , F28B9/08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冷岛废热及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废水处置系统,包括:蒸汽分配管、轴流风机、冷却三角顺流管束、冷却三角逆流管束、废水来路进三联箱、脱硫废水流量计、脱硫废水温度计、脱硫废水进料管、脱硫废水进料泵、顶部水箱、屋脊水槽、V形导流蒸发槽、废水集液槽、可调三通及脱硫废水循环水泵、脱硫废水循环回路管、脱硫废水自回流管和脱硫废水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V形导流蒸发槽在不影响空冷岛散热的情况下紧凑布局;室外温度高时可减少阳光对于空冷凝汽器的直射,增加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效果;脱硫废水自回流管连接脱硫废水池,冬季室外温度低时保持脱硫废水池的温度,增加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效果,可以应用在废水蒸发减量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08933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658828.5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内外缸夹层密封件的高中压合缸机组。现有合缸机组会因密封性欠佳产生窜汽情况,导致内缸产生张口、泄漏现象,影响使用寿命。本发明包括外缸以及设于外缸中的内缸,外缸和内缸间形成环状夹层,夹层通过密封组件分割形成若干环状独立腔室,密封组件包括由若干密封件沿夹层周向围合搭接形成的可退让式密封环,密封组件通过松紧调节相邻密封件间距实现密封环密封分割夹层。将夹层密封结构由原先通过填充装配软密封盘根的方式改进为装配可退让式密封环的结构,利用密封环可退让特性来适应外缸和内缸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变形,使得密封环各部始终与内缸、外缸上的预设贴合面密封贴合,确保各独立腔室间互为密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