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91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04002.1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钙钛矿吸光层填充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吸光层的制作装置及工艺,制作装置包括吸附槽、分布在吸附槽内用于吸附吸光层溶液的多孔材料和穿插于多孔材料中的支撑材料,多孔材料表面平整;使用时使电池的孔状结构层与吸附槽内用的多孔材料直接接触,通过毛细力,将多孔材料中吸附的吸光层溶液转移至电池孔状结构层内。该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工艺可以达到整面同时填充钙钛矿吸光层的效果,提高整面填充的均一性,且工艺简单,装置易于放大,利于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545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02062.7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高温后处理方法,公开了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用后处理方法,本发明采用干法处理方法,采用近空间升华沉积的方式将含氯原料沉积到电池吸收层表面,后高温处理即可形成均匀分散的氯化镉薄膜,提高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和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3711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31187.0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质,有效阻止钙钛矿吸光材料氧化分解,提高电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技术领域,公 池的稳定性。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介孔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含卤酸和钛酸四丁酯的种子溶液和含嵌段共聚物的水溶液混合,加热搅拌后,在聚四氟乙烯内衬中高温反应;反应完成后,蒸发获得粉体,将粉体煅烧,获得卤素离子掺杂二氧化钛粉体;步骤二:将卤素离子掺杂二氧化钛粉体和卤素钠盐粉体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将所得分散液涂覆在电子传输致密层上,经过煅烧、浸泡、烘
-
公开(公告)号:CN1185912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258805.X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H10K39/15 , H10K30/40 , H10K30/50 , H10K30/81 , H10K30/88 , H10K71/00 , H10K71/60 , H01L31/068 , H01L31/0224 , H01L31/048 , H01L31/18 , H10K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背接触式结构的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背接触式晶硅太阳能电池只能单面受光,太阳光利用率低的问题,双面太阳能电池包括:位于顶部的背接触式结构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以及位于底部的背接触式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所述晶硅太阳能电池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背对背并联堆叠,所述晶硅太阳能电池与钙钛矿电池共用一组阳极阴极。将背接触式结构的钙钛矿子电池置于背接触式结构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背面形成并联结构,可利用钙钛矿弱光发电的优势,吸收反射光并转化为电能,提高太阳光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9000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271567.6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测试工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测试装置不能够适用于各种尺寸、厚度、和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包括两个之间间距可调节的电池固定块,两个电池固定块之间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测试台组件,测试台组件上设置有和太阳能电池板配合的弹性探针。可移动的电池固定块可实现不同尺寸电池夹取、测试台组件配合固定限位槽及弹性探针可兼容一定厚度范围的电池、测试接触台的选型可适用于不同结构电池,从而减少研发过程中测试太阳能电池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9690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418519.0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TCO/碳双层电极以及基于该电极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所述电极包括碳电极层和复合于碳电极层下层的TCO层;所述TCO层和碳电极层的厚度比例为1:5~1000。本发明通过在碳电极下层复合TCO层,TCO材料是一系列透明导电氧化物,其功函数可通过改变元素组分进行调节,可完全匹配钙钛矿电池结构的能级排布,高效收集载流子;同时,TCO层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隔绝碳电极与空穴传输层,并可避免碳电极沉积时破坏下层的空穴传输层和钙钛矿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21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97529.1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499 , G06N3/0985 , G06N3/09 , H10K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光电模型的太阳能电池性能分析方法,解决了钙钛矿电池性能分析过程中,现有模型参数校准时间长,仿真效率低,无法快速满足性能分析需求的问题。方法包括以矩阵解析模型建立薄膜波动光学模型;构建并训练获得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合并薄膜波动光学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成光电模型;测数据输入光电模型获得多个电池性能参数,根据电池性能参数进行相应的电池性能分析。本发明性能分析参数根据光电模型计算得出,光电模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抛弃了计算难度高、耗时较长的有限元求解器,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取而代之,参数校准时间短,提高了光电模型仿真效率,满足对于太阳能性能快速分析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3424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75944.7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电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用柔性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金属线、透明导电氧化物前驱体和分散介质混合,制成前驱体混合液;(2)对柔性基底进行加热,并采用等离子体喷射法将前驱体混合液喷涂到柔性基底表面,获得前驱体复合基底;(3)对前驱体复合基底进行退火,使透明导电氧化物前驱体转变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获得柔性透明电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使纳米金属线形成交联网络,并使TCO材料结合和包裹在纳米金属线交联网络表面,进而使制得的柔性透明电极兼具低电阻、高透光率和高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34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75944.7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电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用柔性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金属线、透明导电氧化物前驱体和分散介质混合,制成前驱体混合液;(2)对柔性基底进行加热,并采用等离子体喷射法将前驱体混合液喷涂到柔性基底表面,获得前驱体复合基底;(3)对前驱体复合基底进行退火,使透明导电氧化物前驱体转变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获得柔性透明电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使纳米金属线形成交联网络,并使TCO材料结合和包裹在纳米金属线交联网络表面,进而使制得的柔性透明电极兼具低电阻、高透光率和高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81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69302.2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下钙钛矿吸光材料在介孔孔道中填充不均匀、结晶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率碳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导电基底上依次制备空穴阻挡层、介孔结构层及碳基对电极;将辅助外框放置于碳基对电极外,辅助外框内壁贴合碳基对电极四周边缘,辅助外框的高度大于等于对电极顶部边缘的高度;将CsMAFAPbI3的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注入碳基对电极及介孔结构层中进行三步梯度升温退火,第一步为40~80℃,第二步为80~95℃,第三步为95~110℃,该方法可使钙钛矿吸光材料在介孔孔道中形成均匀、结晶度高的晶粒,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