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60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38486.4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介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S2、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导电材料和介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按照质量比混合,常温搅拌均匀后挤压成形固化得到导电橡胶基体;S3、制备复合正极极片;S4、制备钛酸锂负极极片;S5、将导电剂、分散剂、第一粘结剂和介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按照质量比加入到第一溶剂中,常温下混合均匀得到碳基浆料,然后将碳基浆料涂覆在导电橡胶基体上制备得到碳基复合电极,干燥、碾压、冲片后得到碳基复合电极极片;S6、在复合正极极片、钛酸锂负极极片以及碳基复合电极极片表面涂覆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然后依次叠片,得到锂离子动力电池。

    一种复合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固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89699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78592.6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固态电池,包括以下步骤: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介晶锐钛矿型二氧化钛、锂盐和粘结剂按摩尔比30‑50:3‑8:1.5‑5:0.5‑2.5:0.5‑1.5加入极性溶剂中,常温下搅拌12h‑24h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上,得到具有一定厚度的复合正极,然后在20MPa‑50MPa压力下碾压复合正极后按照需求进行冲片,得到致密的复合正极片。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正极片能够有效增强离子传导性、改善电荷分离和传输、提高热稳定性和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高安全锂电池用复合集流体与外接极耳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36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34274.2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安全锂电池用复合集流体与外接极耳连接方法,包括N个极片、高电导率材料和外接极耳,每个极片上设有引出极耳,高导电率材料包括N+1个区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高导电率材料的第一区域铺设在设备平台上;S2、将一个极片的引出极耳叠片在高导电率材料的第一区域上;S3、将高导电率材料弯折并使第二区域叠设在前述极片的引出极耳上方;重复步骤S2‑S3的动作进行叠片,叠片完成后得到高导电率材料与引出极耳交替间隔叠片的层叠极耳,最后再将该层叠极耳与外接极耳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复合集流体两侧间的低电导率问题,同时降低传统复合集流体先在单片极耳上做集流体桥接的复杂流程,为复合集流体规模化应用提供条件。

    一种可再次注液提高锂离子软包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4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43872.1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次注液提高锂离子软包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容量筛选:确认电池的容量,并计算容量保持率,将符合第一筛选条件的电池筛选出来;S2、厚度筛选:确认待修复电池厚度,并计算厚度膨胀率,将第二筛选条件的电池筛选出来;S3、内阻筛选:确认待修复电池的内阻,然后计算内阻增长率,将符合第三筛选条件的电池筛选出来;S4、电池返修:对筛选出的电池依次进行打孔、加注电解液、抽气后封口,然后静置;S5、电池恢复:对返修后的电池使用小倍率电流进行多次充放电。通过打孔、加注电解液、抽气、封口、小倍率充放电等步骤改善锂离子迁移路径,实现电池内部界面修复,提高循环寿命,延长电池使用周期。

    一种非接触式混合固液电解质锂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242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393443.4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蓄电池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混合固液电解质锂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若干依次叠加的电芯单元,所述电芯单元包括相互叠合的正极结构和负极结构;所述正极结构由正极集流体以及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两侧的正极活性层和正极固态电解质层组成,所述负极结构由负极集流体以及涂覆于负极集流体两侧的负极活性层和负极固态电解质层组成,且所述正极固态电解质层与所述负极活性层贴合,负极固态电解质层与正极活性层贴合,所述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本发明设计的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兼具集流体和隔膜的功能,再结合正极固态电解质层、负极固态电解质层以及通孔,有效提高了锂蓄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池性能。

    一种多层膜结构的负极片及其混合固液电解质锂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215175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004623.8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锂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膜结构的负极片及其混合固液电解质锂蓄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优良、安全性能高的特点。负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于集流体上的若干负极复合层,负极复合层包括依次复合的硅层、钛酸锂层和石墨层,且硅层固定于集流体上。锂蓄电池包括正极片、上述的负极片、混合固液电解质膜、外包装膜、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混合固液电解质膜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石墨层之间;外包装膜包覆于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外侧;正极极耳的一端连接在正极片上,其另一端伸出于外包装膜的外侧;负极极耳的一端连接在负极片上,其另一端伸出于外包装膜的外侧。本发明的负极片和锂蓄电池。

    一种用于固态锂电池的补锂功能电解质膜

    公开(公告)号:CN11376466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22764.6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态锂电池的补锂功能电解质膜,电解质膜由骨架层、增强层和补锂电解质层组成,骨架层具有三维多孔结构,补锂电解质层的部分填充于骨架层的多孔结构内。本发明公开的用于固态锂电池的补锂功能电解质膜取代了传统锂离子电池隔膜,组装电池后可实现首圈充电补充锂离子,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而且首圈充电不会对电池的性能产生损害。补锂电解质层填充于骨架层内部及增强层之间,能实现良好补锂,又能避免补锂剂脱落至电解液中,导致的补锂效率降低。同时补锂电解质层具有可控的厚度,进而根据正负极体系调节补锂的量。补锂电解质层中无机固态电解质颗粒不仅能增加锂离子传导,还能增强隔膜的耐热性,降低隔膜的热收缩和热穿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