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50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810499883.3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领域,公开了一种中草药内生真菌发酵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使用由野马追、益母草、穿心莲和瓜篓四种中草药配制成的中草药复方分别制备中草药浸煮液和发酵培养基;使用中草药浸煮液配制真菌分离培养基;将切碎的四种中草药的新鲜植株置于真菌分离培养基上培养至切口处长出菌丝;将菌丝转接至添加有20%中草药浸煮液的所述真菌分离培养基上培养出内生真菌菌株,并筛选出生长良好的内生真菌菌株;将筛选出的内生真菌菌株接种于液体种子培养基上培养出种子液;将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上进行发酵,得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出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抑菌活性和酶活性均有很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941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81306.2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秸秆的预处理方法和应用以及生产可发酵糖的方法,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作为反应容器,通过设置不同的保温时间、温度和有机酸溶液浓度来预处理秸秆,旨在提高酶解效率,高效生产可发酵糖。本发明主要通过秸秆预处理和酶解两个步骤将秸秆转化为可发酵糖。丁酸作为本发明中预处理秸秆的化学催化剂,其对半纤维素结构中的乙酰基敏感,使得半纤维素组分脱除率达93.59%,之后再利用复合型纤维素酶对其进行酶解,可以显著提高酶解可发酵糖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3824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156663.5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领域,公开了一种降低小龙虾食品中过敏原性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市售的小龙虾清洗干净,用细竹签在其腹部扎孔后,加入料酒浸泡处理;将浸泡处理过后的小龙虾肉加入辅料,进行煮制,结束后捞出;辅料由以下组分的各种原料组成:干桑叶5-10份、干菊花8-13份、花椒3-5份、大葱5-8份、洋葱3-5份、西芹5-8份、八角0.5-1份、生姜0.3-0.5份、食盐0.3-0.5份、水50-80份;将煮制过后的小龙虾加入调料,进行高压处理,高压结束后捞出,即可食用。本发明通过利用草本植物结合高压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或消除小龙虾中主要变应原蛋白的过敏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76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190090.1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黑曲霉发酵液提高纳豆芽孢杆菌表面活性素同系物产量的方法,包括:将纳豆芽孢杆菌种子按生物量OD600为0.2~0.4的接种密度接入发酵培养基中,通气量0.12~0.17VVM,搅拌桨叶尖线速度2.1~2.7m/s;发酵7~9h后,通气量降为0.75~1.0VVM,搅拌桨叶尖线速度降为1.2~1.8m/s;按1/40倍稀释发酵液,其OD600超过0.8~1.0时,按2%~10%量加入黑曲霉CICC 40294发酵液,持续发酵至24h,得到表面活性素同系物NT‑5,NT‑6和NT‑7;利用黑曲霉CICC 40294发酵液与纳豆芽孢杆菌共培养,使三种表面活性素同系物NT‑5,NT‑6和NT‑7产量相对对照组提高6~11倍。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2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96506.6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木质纤维原料高效生产燃料丁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活化培养丙酮丁醇梭菌,在梭菌培养基对丙酮丁醇梭菌进行发酵;利用秸秆丁酸预处理后残渣酶解所得的可发酵糖作为碳源,流加入发酵液中继续发酵;待丙酮丁醇梭菌生长稳定,将脱毒后的丁酸预处理上清液多次脉冲流加到发酵液中,进行发酵,生产燃料丁醇。本发明利用木质纤维素丁酸预处理后固体残渣酶解所得的可发酵糖以及含丁酸的上清液进行发酵生产燃料丁醇,生物丁醇产量得到显著提升,整个工艺路线无外源化学物质添加,既节省了成本,又可避免外源添加剂对后续丁醇发酵产生抑制,是绿色环保的发酵工艺,对生物丁醇绿色生产提供了重要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312205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0452607.7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凹土负载壳聚糖交联环糊精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由以下方法制得,将酸活化凹土与体积为V的草酸乙酸壳聚糖溶胶混合均匀,离心、抽滤、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凹土一次负载壳聚糖;静置后除去上清液,向剩余物中加入碱水至pH值为6.8~7.2,离心、水洗、抽滤、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凹土负载壳聚糖;将环糊精水溶液均匀倒入所述凹土负载壳聚糖中,快速搅拌均匀,并向其中缓慢滴加交联剂,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出物水洗至中性,再经酮洗、醇洗、抽滤、烘干,得凹土负载壳聚糖交联环糊精复合物。与大孔树脂相比,本复合物对植物色素吸附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2870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732017.7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IPC: C12P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木质纤维素和木薯粉混合底物发酵丁醇的方法,包括步骤:S1.对木质纤维素进行预处理,破坏其致密网络结构;S2.先对预处理后的木质纤维素进行酶解,再与木薯粉混合进行液化、糖化,得到丁醇发酵混合底物;或先对木薯粉进行液化、糖化,再与预处理后的木质纤维素混合、酶解,得到丁醇发酵混合底物;木质纤维素与木薯粉的质量百分比为20%‑30%:70%‑80%;S3.向丁醇发酵混合底物中加入丁醇发酵菌进行厌氧发酵,发酵后得到丁醇。本方法以木薯粉和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并使酶解和液化糖化任一处理时与另一处理的产物混合共同作为原料,打破了利用木质纤维素进行丁醇发酵的抑制,提升了丁醇发酵性能和产量;本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可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49440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631121.8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IPC: A61K8/9794 , A61K8/9789 , A61K8/92 , A61K8/35 , A61Q19/00 , A61Q19/02 , A61Q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化妆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美白消炎面膜液,面膜液的原料重量配比如下:瓜蒌瓤提取物5‑25份、瓜蒌籽精油3‑6份、葡萄籽油1‑3份、黑蒜提取物5‑10份、四氢姜黄素1‑2份、甘油1‑4份、去离子水30‑40份、透明质酸钠15‑20份、抗菌剂1‑3份、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铵0.05‑0.1份、EDTA二钠0.5‑1份、乳化剂1‑2份、增稠剂1‑2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面膜液无毒副作用,具有较好的消炎抗痘、抗氧化、美白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76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90090.1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黑曲霉发酵液提高纳豆芽孢杆菌表面活性素同系物产量的方法,包括:将纳豆芽孢杆菌种子按生物量OD600为0.2~0.4的接种密度接入发酵培养基中,通气量0.12~0.17VVM,搅拌桨叶尖线速度2.1~2.7m/s;发酵7~9h后,通气量降为0.75~1.0VVM,搅拌桨叶尖线速度降为1.2~1.8m/s;按1/40倍稀释发酵液,其OD600超过0.8~1.0时,按2%~10%量加入黑曲霉CICC 40294发酵液,持续发酵至24h,得到表面活性素同系物NT‑5,NT‑6和NT‑7;利用黑曲霉CICC 40294发酵液与纳豆芽孢杆菌共培养,使三种表面活性素同系物NT‑5,NT‑6和NT‑7产量相对对照组提高6~11倍。
-
公开(公告)号:CN11249440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631121.8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IPC: A61K8/9794 , A61K8/9789 , A61K8/92 , A61K8/35 , A61Q19/00 , A61Q19/02 , A61Q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化妆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美白消炎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面膜液的原料重量配比如下:瓜蒌瓤提取物5‑25份、瓜蒌籽精油3‑6份、葡萄籽油1‑3份、黑蒜提取物5‑10份、四氢姜黄素1‑2份、甘油1‑4份、去离子水30‑40份、透明质酸钠15‑20份、抗菌剂1‑3份、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铵0.05‑0.1份、EDTA二钠0.5‑1份、乳化剂1‑2份、增稠剂1‑2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面膜液无毒副作用,具有较好的消炎抗痘、抗氧化、美白等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