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2137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561401.0
申请日:2021-12-18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静止坐标系下的阻抗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直流输电送端系统的电路信息,并根据所述电路信息获取在旋转坐标系下的阻抗矩阵;根据所述阻抗矩阵建立所述直流输电送端系统在所述旋转坐标系下的第一阻抗模型,并获取所述第一阻抗模型的共轭模型;对所述第一阻抗模型和所述共轭模型进行坐标转换得到所述静止坐标系下的第二阻抗模型;基于所述第二阻抗模型以及所述旋转坐标系和所述静止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信息得到所述直流输电送端系统在所述静止坐标系下的输入阻抗。采用本方法可以对高压直流输电送端系统在静止坐标系下的输入阻抗进行建模并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3104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5050.X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应用场景开关量记录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装置模块,二者均包括一计数器、一切换开关以及两个接口;其中,计数器设有两个有源端和两个无源端;切换开关设有两个输入端和四个输出端,一输入端与一接口相连并与连接计数器的一有源及无源端的两个输出端进行通断配合,另一输入端与另一接口相连并与连接计数器的另一有源及无源端的两个输出端进行通断配合;待基于当前应用场景的接线方式,对第一及第二装置模块上的两个接口进行接线,并切换第一及第二装置模块上的切换开关导通所连计数器来分别显示相应的结果值,对当前应用场景验收通过与否进行判断。实施本发明,能提高效率、解放人力及节约成本,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
公开(公告)号:CN1130936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229637.8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其林 , 刘永刚 , 张文 , 朱何荣 , 张瑞 , 巩俊强 , 郑润蓝 , 冯宗建 , 姜云峰 , 李洪卫 , 程景清 , 涂文彬 , 朱丽娟 , 刘东超 , 魏德华 , 陈志刚
IPC: G05B19/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控系统,包括开出模块、开入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其中开入模块用于采集本间隔第一开关状态信息,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分别获取本间隔第一开关状态信息及外间隔开关状态信息,并分别生成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其中第二处理模块生成第二信息后还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接收到分合闸指令后,根据分合闸指令、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驱动开出模块进行本间隔一次设备的分合闸控制,由于分别设置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生成分合闸判定结果,并将两种分合闸判定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提高了测控系统的可靠性,解决了单一判定方式引发的误出口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302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1355797.6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二次设备控制系统及二次设备系统。所述二次设备控制系包括多个采集设备、交换机和多个通信设备。采集设备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二次设备,采集设备用于采集二次设备的节点信号,并将节点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多个通信设备分别与多个采集设备和交换机通信连接,用于将数字信号输送至交换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采集设备、交换机和多个通信设备,将二次设备中节点信号最后传输至交换机。实现了不同二次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从而实现了不同二次设备之间的闭锁联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次设备控制系统解决了目前二次设备系统的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二次设备系统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9363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29637.8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其林 , 刘永刚 , 张文 , 朱何荣 , 张瑞 , 巩俊强 , 郑润蓝 , 冯宗建 , 姜云峰 , 李洪卫 , 程景清 , 涂文彬 , 朱丽娟 , 刘东超 , 魏德华 , 陈志刚
IPC: G05B19/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控系统,包括开出模块、开入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其中开入模块用于采集本间隔第一开关状态信息,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分别获取本间隔第一开关状态信息及外间隔开关状态信息,并分别生成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其中第二处理模块生成第二信息后还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接收到分合闸指令后,根据分合闸指令、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驱动开出模块进行本间隔一次设备的分合闸控制,由于分别设置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生成分合闸判定结果,并将两种分合闸判定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提高了测控系统的可靠性,解决了单一判定方式引发的误出口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6529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166741.9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综自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电网中综自系统的改造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梳理电网中各所述综自系统的改造需求;根据各所述综自系统的改造需求,确定需优先改造的站控层清单;优先改造所述站控层清单中的站控层。由于站控层对整个综自系统的影响重大,而间隔层对整个综自系统不会造成大面积的影响,基于此,本申请在改造设备众多的情况下,对存在改造需求的站控层优先进行改造,优先确保站控层正常运行,避免站控层设备超期服役,有效缓解电网安全风险。其改变了传统的站控层和间隔层同时改造的方式,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改造周期,且避免因大面积停电改造而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5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5392.2
申请日:2024-12-21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曹建伟 , 佘楚云 , 周潮 , 周永光 , 黄基放 , 熊理想 , 姜云峰 , 张文 , 汪鹏 , 郑润蓝 , 王其林 , 冯宗建 , 梁瑞利 , 周余涵 , 牛犇 , 廖伟兴 , 黄楷敏 , 郝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站用380V交流供电系统保护装置,包括CPU插件、交流插件、管理插件、开入开出插件和电源插件;交流插件负责接入系统电流并转化为模拟量信号传输给CPU插件,开入开出插件用于采集断路器位置信号并传输给CPU插件;CPU插件将模拟量信号转换为数字量信号,执行三相过流保护和零序过流保护的逻辑判断和保护控制,同时监控各间隔状态;开入开出插件在接收到保护跳闸或告警信号时,驱动断路器跳闸及告警装置;管理插件负责与调度端数据交互,实现系统参数和功能的管理;电源插件为系统各插件提供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4142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895345.8
申请日:2024-12-21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曹建伟 , 佘楚云 , 周潮 , 周永光 , 黄基放 , 熊理想 , 姜云峰 , 张文 , 汪鹏 , 郑润蓝 , 王其林 , 冯宗建 , 梁瑞利 , 周余涵 , 牛犇 , 廖伟兴 , 黄楷敏 , 郝越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断路器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包括采集器、升流器和手持测试仪;所述采集器与断路器连接,用于采集所述断路器的电流数据;所述升流源与所述断路器连接,用于给所述断路器加载测试电流;所述手持测试仪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采集器和所述升流源连接,用于选择需要测试的断路器品牌,根据所选品牌切换到相应的通信协议,基于所述通信协议通过所述采集器采集断路器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控制所述升流源给所述断路器加载测试电流,并基于所述通信协议控制所述采集器采集所述断路器的电流数据,根据所述电流数据检测断路器功能是否正常。本申请有效解决了现场不同品牌断路器测试检测过程中互不兼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3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32474.3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谐波源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处的量测数据,量测数据包括谐波电压量测数据和支路谐波电流量测数据;根据量测数据和预设盲源分离算法确定节点谐波注入电流的估计矩阵;根据估计矩阵确定目标转换矩阵,目标转换矩阵用于表征估计矩阵与节点谐波注入电流的实际矩阵的对应关系;根据目标转换矩阵进行谐波源定位,并对定位到的谐波源的注入电流进行估计处理。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谐波源定位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04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10712681.4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负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针对各待测试相,同时采集变压器的二次回路中待测试相对应的电流参数;其中,各待测试相分别对应多组电流参数;根据二次回路的标准配置参数、待测试相对应的电流参数,计算待测试相的目标差流;根据二次回路中所有待测试相对应的实际差流、待测试相的目标差流,确定二次回路中是否存在故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带负荷测试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