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8372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36010.7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2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功率无线仿真测试系统,包括计算机仿真测试装置和与其连接的测试收发装置。测试收发装置与其相匹配的集中器模块无线连接进行数据交互,集中器模块与集中器连接,测试收发装置用于接收集中器组网中获取的各节点路由路径数据。计算机仿真测试装置包括收发模块、配置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路由算法模块、网络模块和展示模块;计算机仿真测试装置用于模拟表计模块用电采集流程,通过测试收发装置与集中器模块的交互,最后展示测试结果。本发明测试时不需要搭建复杂测试环境,而是通过配置模块的配置快速、便捷地模拟各种测试环境,直观展示测试结果,有效的衡量路由算法质量,且能兼容不同无线技术方案,具有较强的兼容和扩展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6838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79274.6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5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52/0248 , H04W52/0216 , H04W52/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结合检测和调度机制的低功耗唤醒方法,包括主节点在需要唤醒从节点时,编码产生具有自相关特性的一串连续比特流,并将这串比特流等长分开并形成段;在每段起始位置以及最后一段的结束位置插入时间同步消息形成唤醒数据段,再由唤醒数据段排列连接最终构成唤醒数据包;主节点将唤醒数据包调制成无线信号并持续发送,从节点在休眠模式下周期性的启动无线接收功能,并对接收到无线数据进行解码,本发明通过检测和调度的方法增加休眠时间,避免了节点由于过早唤醒而导致的能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191029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39000.7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有线和无线的混合双模组网方法,应用于有线网络模式和无线网络模式的双模通信网络,双模通信网络为树状网络结构,双模通信网络为树状网络结构,包括多个节点,节点包括一个主节点和多个接入从节点,多个从节点和主节点通信均支持有线和无线两种通信模式。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有线和无线的混合双模组网方法具有抗干扰和抗噪声能力强、通信可靠、稳定等特点,这种有线和无线的混合双模组网方法,无需额外布线,不受墙壁等建筑物阻挡,不受金属外壳屏蔽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无线网络存在的覆盖死角以及有线网络无法覆盖的通信盲点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91029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910339000.7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有线和无线的混合双模组网方法,应用于有线网络模式和无线网络模式的双模通信网络,双模通信网络为树状网络结构,双模通信网络为树状网络结构,包括多个节点,节点包括一个主节点和多个接入从节点,多个从节点和主节点通信均支持有线和无线两种通信模式。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有线和无线的混合双模组网方法具有抗干扰和抗噪声能力强、通信可靠、稳定等特点,这种有线和无线的混合双模组网方法,无需额外布线,不受墙壁等建筑物阻挡,不受金属外壳屏蔽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无线网络存在的覆盖死角以及有线网络无法覆盖的通信盲点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45309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03261.1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IPC: H04L12/751 , H04L12/7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网络拓扑的自动叠加数据采集算法,其步骤如下:开始启动,令i=1,i表示第i级节点;主节点刷新路由拓扑信息;主节点发送采集第k级某一个叶子节点的数据信息。本技术方案的优点:本技术方案在传统采集数据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网络拓扑信息,采取叶子节点信息回传时将沿路节点信息作为附加信息的方式,实现采集一个叶子节点信息的同时采集到该路径上所有节点的信息,与传统一问一答式通信方式相比,减少了通信次数,缩短了通信时间,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与遍历式数据采集相比,该算法只需对叶子节点进行数据采集便可实现对整个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数据采集,减少了遍历过程的重复度,可实现快速数据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0972164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1228545.7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升级方法,包括:当前层子节点接收来自中心节点或上一层子节点中指定的第一升级发起子节点的广播消息;接收来自中心节点或第一升级发起子节点的升级数据包;根据接收到的升级数据包进行升级;在升级完成之后,通过中心节点指定当前层子节点的子集作为用于升级下一层子节点的第二升级发起子节点;以及第二升级发起子节点发起针对下一层子节点的升级过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心节点可通过广播升级周围第一层级子节点,已升级子节点中的一部分可作为发起者,通过备份升级包或者读取自身程序来广播升级数据,以升级下一层子节点,简化操作、节省时间、提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72164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28545.7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升级方法,包括:当前层子节点接收来自中心节点或上一层子节点中指定的第一升级发起子节点的广播消息;接收来自中心节点或第一升级发起子节点的升级数据包;根据接收到的升级数据包进行升级;在升级完成之后,通过中心节点指定当前层子节点的子集作为用于升级下一层子节点的第二升级发起子节点;以及第二升级发起子节点发起针对下一层子节点的升级过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心节点可通过广播升级周围第一层级子节点,已升级子节点中的一部分可作为发起者,通过备份升级包或者读取自身程序来广播升级数据,以升级下一层子节点,简化操作、节省时间、提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9507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1481947.9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IPC: H03B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温度补偿的晶体振荡电路,包括无源晶体、数控电容阵列、压控变容管、可调的PTAT电压产生模块和时钟输出缓冲模块;无源晶体用于产生基准振荡信号;数控电容阵列用于调节基准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可调的PTAT电压产生模块用于产生特定温度系数的电压,并向压控变容管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指令携带产生特定温度系数的电压;压控变容管用于接收控制指令,根据特定温度系数的电压,对无源晶体的温度漂移进行补偿;时钟输出缓冲模块与无源晶体连接,时钟输出缓冲模块用于对基准振荡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输出振荡信号。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基准振荡信号的频率精度和温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088909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656674.7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M‑BUS总线切换开关设备,包括开关壳体,开关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继电器,继电器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引脚一和引脚二,继电器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引脚七和引脚八,继电器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引脚三、引脚四、引脚五和引脚六,继电器的一端电性连接有水气热表,继电器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原水气热集抄系统,继电器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四表集抄系统。该种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功能实用,通过设置有双刀双掷电磁继电器,免去了切换两个系统的远程抄表系统总线时,使用标准远程抄表系统数据通信接口进行数据获取、解析和转发的一些列依靠MCU处理的步骤,大大节约了设备的成本,该实用新型结构多样,适合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06930745U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20369949.8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设备,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的传送装置、信息录入装置、烧录装置、烧录定位装置、测试连接装置和测试定位装置,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信息录入装置能够读取被测件的条码信息,被测件能够在该检测设备上进行程序烧录和功能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建立该被测件的检测档案,便于返修人员对不良品进行维修,也使被测件能够进行溯源管理及问题跟踪,便于后期维护。程序烧录和功能检测集中在该设备上,减小设备着地面积,方便管理和维护。检测过程自动化进行,提高生产检测效率,节约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