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灰基泡沫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138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662284.0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煤灰基泡沫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粉煤灰基泡沫地聚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煤灰基材料900‑1000份;复合碱溶液600‑700份;增稠剂0‑10份;稳泡剂A 2‑6份;减水剂5‑10份;发泡剂20‑40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球磨、水洗、煅烧等工艺,减少了粉磨设备、水洗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及煅烧设备的投入,降低了能耗及碳排放。本发明利用粉煤灰基材料作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的粉煤灰基泡沫地聚合物具有较低的表观密度和较高的早期强度,可用于装配式建筑领域。

    一种三元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4280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0537778.5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元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三元地聚合物混凝土制备原料包括胶凝材料(粉煤灰30~40wt%、矿粉30~40wt%和偏高岭土30~40wt%)、标准砂、粗骨料和水玻璃水溶液;三元地聚合物混凝土的砂率为0.23~0.27,水胶比为0.27~0.31;骨灰比为2.9~3.1;水玻璃水溶液模数为1.5~3.3。本发明通过控制原料组成,无需包覆保鲜膜经室温养护即可获得不开裂且早期强度高的三元地聚合物混凝土,该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也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及体积稳定性,具备塑性混凝土的性质,作为建筑材料尤其是高温环境下的建筑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纳米凝胶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3D打印地聚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2305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139110.5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凝胶外加剂及其在中钙体系地聚合物中的应用、3D打印地聚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水、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和纳米氢氧化锂混合,水热合成反应后静置养护,通过控制水热合成反应和静置养护的条件,制备得到的纳米凝胶外加剂在打印时对材料动、静态屈服强度有明显的提升,极大的减少了材料挤出后发生的形变;纳米凝胶外加剂还能够在地聚物基体中更快的形成网络状的地聚物凝胶,加快地质聚合反应;纳米凝胶外加剂能够使得材料的结构更加致密,改善3D打印构件的各向异性;在较低用量下,纳米凝胶外加剂对3D打印地聚物材料的打印全过程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一种粉煤灰基泡沫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1383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62284.0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煤灰基泡沫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粉煤灰基泡沫地聚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煤灰基材料900‑1000份;复合碱溶液600‑700份;增稠剂0‑10份;稳泡剂A 2‑6份;减水剂5‑10份;发泡剂20‑40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球磨、水洗、煅烧等工艺,减少了粉磨设备、水洗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及煅烧设备的投入,降低了能耗及碳排放。本发明利用粉煤灰基材料作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的粉煤灰基泡沫地聚合物具有较低的表观密度和较高的早期强度,可用于装配式建筑领域。

    一种三元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428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537778.5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元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三元地聚合物混凝土制备原料包括胶凝材料(粉煤灰30~40wt%、矿粉30~40wt%和偏高岭土30~40wt%)、标准砂、粗骨料和水玻璃水溶液;三元地聚合物混凝土的砂率为0.23~0.27,水胶比为0.27~0.31;骨灰比为2.9~3.1;水玻璃水溶液模数为1.5~3.3。本发明通过控制原料组成,无需包覆保鲜膜经室温养护即可获得不开裂且早期强度高的三元地聚合物混凝土,该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也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及体积稳定性,具备塑性混凝土的性质,作为建筑材料尤其是高温环境下的建筑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纳米凝胶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3D打印地聚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2305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39110.5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凝胶外加剂及其在中钙体系地聚合物中的应用、3D打印地聚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水、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和纳米氢氧化锂混合,水热合成反应后静置养护,通过控制水热合成反应和静置养护的条件,制备得到的纳米凝胶外加剂在打印时对材料动、静态屈服强度有明显的提升,极大的减少了材料挤出后发生的形变;纳米凝胶外加剂还能够在地聚物基体中更快的形成网络状的地聚物凝胶,加快地质聚合反应;纳米凝胶外加剂能够使得材料的结构更加致密,改善3D打印构件的各向异性;在较低用量下,纳米凝胶外加剂对3D打印地聚物材料的打印全过程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一种固体废弃物固化河道底泥重金属及免烧裹壳陶粒的制备方法、河道底泥基免烧裹壳陶粒

    公开(公告)号:CN11637537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395804.5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废弃物固化河道底泥重金属及免烧裹壳陶粒的制备方法、河道底泥基免烧裹壳陶粒,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河道底泥与固体废弃物粉体以及碱激发粉体材料复合,采用多级造粒的方式进行粒径调控及物理造孔得到免烧陶粒,并使用硫铝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对其进行封装裹壳,制备得到内部多孔、外壳致密的河道底泥基免烧裹壳陶粒。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河道底泥中重金属的渗出与扩散;制备得到的河道底泥基免烧裹壳陶粒具有筒压强度高、孔隙率高、成本低且可持续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