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473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47047.5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承受拉力的基坑钢支撑支护结构,包括连接节点和支撑单元,两个连接节点分别用于预埋在基坑两侧的混凝土中,支撑单元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节点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支撑单元包括呈直线分布且通过紧固件依次相连的至少一个活动单元以及若干固定单元,活动单元包括第一钢管、液压千斤顶、弹簧锁和第二钢管,液压千斤顶固定于第一钢管内,液压千斤顶具有一伸缩轴,第二钢管的一端插入第一钢管内,伸缩轴与第二钢管固定连接,弹簧锁位于液压千斤顶与第二钢管之间。本发明的钢支撑支护结构与混凝土撑相比,钢支撑安装、拆除更加方便,施工速度更快,缩短了整个基坑的施工工期,节约了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880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52257.1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力平 , 黄一格 , 张中安 , 宋天田 , 曾祖铭 , 王波 , 周侃 , 姜天公平 , 殷成钰 , 杨春华 , 吴迪 , 张泽旭 , 陈尧 , 王路伟 , 周霁 , 李培昊 , 肖衍强 , 黄胜 , 陈自翔
IPC: G06T15/20 , G06T17/00 , G06T19/2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病害体渲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渲染数据处理平台加载目标渲染地下病害体的应力应变数据,分割目标渲染地下病害体,得到多个子病害体,基于应力应变数据确定各子病害体的子应力应变数据;在子应力应变数据中,基于应力应变数据渲染类型的目标子应力应变数据确定目标渲染像素值,以使三维渲染引擎基于目标渲染像素值渲染子病害体,并基于多个渲染后的子病害体得到包含多种目标渲染像素值的目标渲染地下病害体,通过提前对父病害体进行分割处理,即使渲染引擎本身仅能使用一种颜色渲染,也能够通过单独渲染子病害体,最终生成含有多种颜色的父病害体,进而提升了显示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47305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347047.5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承受拉力的基坑钢支撑支护结构,包括连接节点和支撑单元,两个连接节点分别用于预埋在基坑两侧的混凝土中,支撑单元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节点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支撑单元包括呈直线分布且通过紧固件依次相连的至少一个活动单元以及若干固定单元,活动单元包括第一钢管、液压千斤顶、弹簧锁和第二钢管,液压千斤顶固定于第一钢管内,液压千斤顶具有一伸缩轴,第二钢管的一端插入第一钢管内,伸缩轴与第二钢管固定连接,弹簧锁位于液压千斤顶与第二钢管之间。本发明的钢支撑支护结构与混凝土撑相比,钢支撑安装、拆除更加方便,施工速度更快,缩短了整个基坑的施工工期,节约了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8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86819.4
申请日:2025-03-31
Applicant: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力平 , 雷江松 , 张中安 , 宋天田 , 彭坷珂 , 王波 , 何莹 , 姜天公平 , 沈楚沛 , 陈冬 , 刘壕 , 崔云赫 , 康文彬 , 史荣丹 , 刘伟 , 杨永泰 , 胡淇雄 , 胡天晗 , 朱俏客
IPC: G06Q10/063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道路病害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目标区域预先构建的数字孪生体;从数字孪生体中提取待评估地下病害体的待处理病害体数据和待处理病害体环境数据;根据待处理病害体数据和待处理病害体环境数据,对待评估地下病害体进行风险评估,得到评估结果。本公开能够显著提高评估效率,同时大大减少人工收集和处理大量数据时可能产生的错误,从而有力保证最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5894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599876.7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隧道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相机集群装置固定于相机轨道装置上,用于采集隧道图像;相机轨道装置安装于隧道壁的电缆上方,相机轨道装置包括相机轨道和机器人,机器人安装于相机轨道上,相机集群装置固定于机器人上;相机集群装置的数据输出端通过信息传输设备与数据服务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应用端的输出端通过信息传输设备与机器人的控制端连接,应用端用于将输出的控制指令传输至机器人,以调节机器人的运动状态;数据服务器通过信息传输设备与应用端连接,应用端用于对隧道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隧道变形的监测结果。本发明可以实时对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提高监测的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