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1668595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010582304.9

    申请日:2020-06-23

    Inventor: 邹高迪 邹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其中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具有一目标探测方向并能够形成在所述目标探测方向的径向方向被拉伸的一辐射空间,对应提高了所述辐射空间的平面波束角,以使得所述辐射空间在相应探测距离范围内具有趋于柱体的形态而在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被应用于人体活动的定向探测时,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对应于所述辐射空间的实际探测空间能够与相应的目标探测空间相匹配,进而提高了所述扩展波束角的微波探测模块的探测稳定性。

    适于远距离探测的菲涅尔透镜和红外探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563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984119.7

    申请日:2024-12-27

    Inventor: 邹高迪 孙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远距离探测的菲涅尔透镜和红外探测装置,所述菲涅尔透镜包括以至少一个透镜单元被设置并具有中轴线的中心透镜,和以多个透镜单元组成并环绕所述中心透镜被设置的至多三组透镜单元组,其中所述中心透镜的透镜单元的焦距为f,所述透镜单元组的透镜单元中离所述中轴线最远的透镜单元的光心与所述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菲涅尔透镜被设计在L≤18mm,f≥15mm,以及H≤10mm的状态满足L/(f‑H)≤0.7,其中H为所述中心透镜的透镜单元的光心与所述透镜单元组的透镜单元中离所述中轴线最远的透镜单元的光心在沿所述中轴线方向的高度差,如此以使得所述菲涅尔透镜能够同时兼顾所述红外探测装置的小型化设计和在远距离探测应用场景中的有效探测面积。

    背向反射式圆极化微波探测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233211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1236493.0

    申请日:2020-11-09

    Inventor: 邹高迪 邹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背向反射式圆极化微波探测天线,其中所述背向反射式圆极化微波探测天线包括一圆极化天线体和一背向反射腔体,其中所述圆极化天线体包括一辐射源和一参考地,其中所述辐射源与所述参考地相间隔,其中所述辐射源被圆极化设置,其中所述背向反射腔体具有形成于所述参考地至所述辐射源方向的一背向反射腔,其中所述背向反射腔于所述辐射源至所述参考地方向具有一电磁辐射口,其中所述圆极化天线体以所述辐射源背向所述电磁辐射口的状态被设置于所述背向反射腔体,以通过背向反射的方式,将副波瓣能量合成至主波束而形成对副波瓣的“抑制”效果,从而形成对所述背向反射式圆极化微波探测天线的抗干扰能力和增益的双重提升。

    空间交错式一体收发分离微波探测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88975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1210870.8

    申请日:2021-10-18

    Inventor: 邹高迪 邹新 孙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空间交错式一体收发分离微波探测天线,其包括一参考地面和两辐射源,其中一辐射源被设置为一单点馈电形态的半波振子辐射源,另一辐射源被设置为一平板辐射源和所述单点馈电形态的半波振子辐射源以及一双点馈电形态的半波振子辐射源中的一个,两所述辐射源以两所述辐射源的极化方向空间交错的状态,于所述参考地面的同一侧与所述参考地面相间隔地在所述参考地面的垂直投影空间被交错布置,以形成两所述辐射源一体共用所述参考地面的结构形态,对应在两所述辐射源分别被发射馈电和被接收馈电的状态,以空间交错的两所述辐射源一体共用所述参考地面的结构形态形成收发分离式微波探测天线。

    基于微带贴片天线的双极化微波探测模块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8704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910055.X

    申请日:2024-07-09

    Inventor: 邹高迪 孙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带贴片天线的双极化微波探测模块和装置,所述基于微带贴片天线的双极化微波探测模块包括一参考地和数量仅为三个的辐射源,分别以第一辐射源、第二辐射源以及第三辐射源命名三个辐射源,所述第一辐射源和所述第二辐射源在极化方向同向的排布状态接入反相的馈电信号,或在极化方向反向的排布状态接入同相的馈电信号,所述第三辐射源被设置与所述第一辐射源和所述第二辐射源正交,如此以在采用多辐射源阵列布局的状态,增大所述基于微带贴片天线的双极化微波探测模块的波束角,并能够避免形成中心辐射死区,在垂直与倾斜探测应用场景具有呈倒角矩形的实际探测面而能够与矩形形态的目标探测空间相匹配。

    具有确定探测边界的多普勒微波探测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276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072185.8

    申请日:2022-09-02

    Inventor: 邹高迪 邹明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确定探测边界的多普勒微波探测方法和装置,所述具有确定探测边界的多普勒微波探测装置具有第一探测模式和第二探测模式,相应天线模块在第一探测模式发射具有固定频率的连续微波或脉冲微波,和在第二探测模式以扫频或跳频方式发射具有变化的频率的微波,以基于对相应多普勒中频信号在频率和初始相位上的多重限值设定形成具有确定探测边界的有效探测空间,其中所述第二探测模式仅在基于所述第一探测模式探测获取到相应目标信息时启动,并能够反馈式调整第一探测模式下的发射频率,以在降低所述具有确定探测边界的多普勒微波探测装置的平均功耗,和保障其探测准确度,以及同时保障其在两种探测模式下的抗干扰能力。

    基于微波动态测距的分区探测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91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86721.1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动态测距的分区探测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基于微波动态测距的分区探测方法和装置能够基于动态测距原理依探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基于微波动态测距的分区探测装置之间的距离d与一第一预设值R1之间的关系,在d≥R1的条件排除与所述基于微波动态测距的分区探测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R1的运动物体对探测结果的影响,对应在以近区表述与所述基于微波动态测距的分区探测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R1的空间范围时,在d≥R1的条件排除近区的运动物体对探测结果的影响,因而有利于基于所述第一预设值R1的设置提高所述基于微波动态测距的分区探测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尤其是抗近区干扰能力。

    近区可调的抗近区干扰微波探测装置及其遥控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1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61920.7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区可调的抗近区干扰微波探测装置及其遥控调节方法,其中以近区表述与所述近区可调的抗近区干扰微波探测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Rmin的空间范围,所述近区可调的抗近区干扰微波探测装置基于动态测距原理具有以Rmin为最小距离阈值的等效设置,以使得所述近区可调的抗近区干扰微波探测装置能够排除近区的运动物体对探测结果的干扰,其中所述遥控调节方法能够以图形化的遥控调节方式形成对Rmin的等效调节,对应形成对近区的可视化调整而准确调整所述近区可调的抗近区干扰微波探测装置的有效探测空间,如此以基于近区所表述的意义使得对所述有效探测空间的调整更为直观和便捷而易于被接受和普及。

    多普勒微波探测装置及其提高增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598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110920521.9

    申请日:2021-08-11

    Inventor: 邹高迪 邹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普勒微波探测装置及其提高增益方法,其中通过绕所述多普勒微波探测装置的定向辐射方向设置至少一辅助振子的方式,改变一近场介质空间内的介质状态,从而形成相应的微波波束的能量密度和在定向辐射方向的辐射距离的同时增加,其中所述多普勒微波探测装置包括一平面参考地和一辐射源并具有一原点,其中所述近场介质空间为以所述原点为球心在±λ/4的误差范围内以λ/2为内半径以及以3λ/2为外半径界定的空间,其中λ为与所述多普勒微波探测装置的频率参数相对应的波长参数。

    基于存在探测的多普勒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0980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10353265.X

    申请日:2021-04-01

    Inventor: 邹高迪 邹明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基于存在探测的多普勒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通过对所述多普勒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和时频分析,获取对应所述多普勒信号于不同时间窗口在频域上的幅度信息的一时频数字信息编码,以基于人体呈不同频率变化的速度分量与相应动作的对应关系,通过调取至少一个时间窗口的所述时频信息编码,并比较所调取的时间窗口的所述时频信息编码的频率成分以及对应频率成分的幅度信息是否满足相应预设范围的方式,实现对与预设范围的频率相对应的动作的探测与识别,进而鉴于人体的呼吸动作和/或心跳动作的周期连续性及与其他人体动作频率范围和环境干扰动作频率范围的不同,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