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库辨识的金属元素含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709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065552.X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数据库辨识的金属元素含量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多种实验设置下对定标样品进行数据采集,从而建立一个多维度的定标样品谱线强度大数据库;对未知样品进行检测时,则在与定标样品相同的多种实验设置下采集光谱数据,从不同维度对待测样品进行辨识,根据辨识结果直接得到或者代入定标模型中计算得到待测金属样品的元素含量;该方法利用金属样品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作为内标元素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处理后的光谱强度进行辨识,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未知样品辨识的准确度,从而减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的不确定度。

    一种侧风回收式湿冷塔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2778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09437.8

    申请日:2016-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C1/00 F28F25/10 F28F2250/102

    Abstract: 一种侧风回收式湿冷塔,涉及一种对发电厂湿冷机组环境风进行导流利用的设备。该湿冷塔包括湿冷塔壳体、底部进风口和至少一个布置于底部进风口外侧的收风室;收风室沿湿冷塔周向布置,且面向环境风来流方向开口,在背风侧封闭。该湿冷塔还在背风侧设置至少一个侧风导流结构,每个侧风导流结构含有进风导流段、通风管道和背部出风导流段;进风导流段面向来风方向开口,沿湿冷塔壳体设置于收风室上侧。本发明通过收风室、侧风导流结构和挡风墙等布置,将环境侧风的动力源进行周向布置,提高环境风情况下湿冷塔底部进风的周向均匀性,改善侧风环境下湿冷塔内部流场结构,从而进一步强化湿冷塔的通风特性和冷却性能。

    一种分级逆向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5020736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06321.6

    申请日:2015-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一种分级逆向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涉及利用低温热烟气对冷空气进行加热的设备。该空气预热器包括外壳、转子、轴承、烟气通道和空气通道;所述的转子至少包括两级,多级转子串联布置,在相邻两级转子的旋转轴之间设有逆向传动装置,相邻两级转子旋转方向相反,并在相邻两级转子之间相邻通道交界处设有径向密封件,在相邻两级转子之间的转子与外壳缝隙处设有周向密封件。通过前后级转子旋转方向的不同,将空气预热器烟道内的两侧烟气交替加热被空气冷却的转子蓄热片,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偏差,从而避免空气预热器烟道中部分烟气过早进入露点区,减少冷端蓄热片结露、沾灰、腐蚀、堵塞等问题,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一种抽气式回转空气预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5020735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06201.6

    申请日:2015-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一种抽气式回转空气预热器,属于火力发电厂利用尾部热烟气对冷空气进行回转预热的设备。该回转空气预热器包括外壳、转子、密封片、密封板以及抽气系统;所述抽气系统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密封板上的至少一个抽气口、至少一个安装在密封板上包络抽气口的收风箱、至少一个抽气风机和空气利用设备。抽气风机的入口与收风箱通过抽气管道连接,抽气风机的出口通过出风管道与空气利用设备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抽气系统,可以对密封板开口处的压力适度调整,从而降低甚至消除烟气侧与抽气口处的压差,达到降低乃至消除漏风的效果。

    基于煤气化与甲烷化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245262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810056619.9

    申请日:2008-01-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6 Y02E20/18 Y02P20/123

    Abstract: 基于煤气化与甲烷化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及工艺,包括由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气和煤粉或水煤浆进入煤气化设备,产生的粗气化煤气经显热回收后送入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反应器调整氢碳比后,进入耐硫甲烷化反应器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再送入脱硫脱碳设备回收单质硫并分离二氧化碳,得到含有高浓度甲烷的代用天然气,部分送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部分送入城市燃气系统。其系统及工艺富集的CO2浓度可达50~60%,为合理实现低能耗的减排CO2提供了技术可能性;无须改造燃气轮机,各化工单元按照既定的额定工况运行而无须为电力调节改变负荷,增强了电厂运行的经济性;整个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

    一种中低压工质蓄热型火力发电机组、设计方法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1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32917.0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低压工质蓄热型火力发电机组、设计方法及运行方法,包括:回热系统,包括至少一级加热器;给水泵,用于向对应加热器供水;工质蓄热系统,通过进水管连接于所述加热器疏水出口或给水泵进口之前的中低压给水管路或凝结水管路上;所述工质蓄热系统可解耦或可调耦合度地设于所述回热系统的给水管路或凝结水管路上。本发明为了提高低负荷工况的供热能力,利用工质蓄热系统对回热系统的任一级加热器进行蓄热,提高低负荷工况下的热能回收利用率,并且可解耦或可调耦合度地与加热器进行热交换,提升热电联产火电机组低负荷工况的供热能力。

    一种汽轮机主蒸汽压力运行曲线及其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4616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559795.5

    申请日:2013-11-12

    Abstract: 一种汽轮机主蒸汽压力运行曲线及其优化方法,涉及电站汽轮机的变工况优化运行技术。该发明提出一个形状近似S型主蒸汽压力运行曲线,替代原有的定‐滑‐定主蒸汽压力运行方式。根据汽轮通流特性和喷嘴组物理结构,在主蒸汽压力定‐滑‐定运行曲线的基础上提出更加接近于理想最优压力运行曲线的平滑“类S型”曲线,该曲线主要包括高负荷和低负荷的定压水平直线段,中间负荷滑压倾斜直线段,以及滑压倾斜直线段与高负荷水平直线断和低负荷水平直线段之间相切的弧线段组成。通过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确定此主蒸汽压力类S型运行曲线,代替原有的定‐滑‐定主蒸汽压力运行曲线,指导机组压力控制。

    一种基于大数据库辨识的金属元素含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709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65552.X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718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数据库辨识的金属元素含量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多种实验设置下对定标样品进行数据采集,从而建立一个多维度的定标样品谱线强度大数据库;对未知样品进行检测时,则在与定标样品相同的多种实验设置下采集光谱数据,从不同维度对待测样品进行辨识,根据辨识结果直接得到或者代入定标模型中计算得到待测金属样品的元素含量;该方法利用金属样品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作为内标元素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处理后的光谱强度进行辨识,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未知样品辨识的准确度,从而减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的不确定度。

    一种带有环境风导流装置的空冷塔

    公开(公告)号:CN10371247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746657.8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一种带有环境风导流装置的空冷塔,涉及对发电厂间接空冷机组环境侧风进行管理利用的设备。该空冷塔由常规空冷塔和布置在空冷塔出口周围的环境风导流装置组成,该导流装置包括环境风出风口、贴壁安装板、导流板、环境风进风口和隔板。环境侧风经由导流板与隔板等组成的流道被转换成向上吹的气流屏,该气流屏可同时实现对空冷塔出口热空气进行引流和对同侧来流环境风进行阻隔的作用。

    一种带有环境风导流装置的湿冷塔

    公开(公告)号:CN10369774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45997.9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一种带有环境风导流装置的湿冷塔,涉及对发电厂湿冷机组环境侧风进行管理利用的设备。该湿冷塔由常规湿冷塔和布置在湿冷塔出口周围的环境风导流装置组成,该导流装置包括环境风出风口、贴壁安装板、导流板、环境风进风口和隔板。环境侧风经由导流板与隔板等组成的流通道被转换成向上吹的气流屏,该气流屏可同时实现对湿冷塔出口热空气进行引流和对同侧来流环境风进行阻隔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