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状原料粒度测量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63424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011599527.2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颗粒状原料粒度测量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标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比例尺进行样本实际尺寸标定,利用一采样盒固定智能设备;采样盒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拍摄样本图片亮度的LED光源;采样盒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颗粒状原料的料斗,以及带动料斗振动使得颗粒状原料分散均匀的振动底座;预处理模块,用于将标定后的样本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分割模块,用于将预处理图像分割为不同的连通区域;粒度分析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比例尺,得到至少一个颗粒的尺度参数;粒度测量模块用于基于至少一个颗粒的尺度参数,得到颗粒状原料的测量结果。本发明具有使用便捷,量化粒度更细等优势,为引入数字化的图像分析检测技术提供了便利。

    石墨烯加热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58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08699.1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加热芯片,包括一基底、一绝缘层、一石墨烯膜和多个电极;所述基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基底设置一通孔;所述绝缘层在所述通孔处悬空,覆盖所述通孔且不与所述第一表面直接接触的绝缘层定义为一窗口,该窗口上设置多个凹槽;所述石墨烯膜覆盖所述窗口,所述石墨烯膜包括第一部分石墨烯膜和第二部分石墨烯膜,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石墨烯膜和所述第二部分石墨烯膜间隔设置;所述多个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石墨烯加热芯片的制备方法。

    起窖过程中窖池内酒糟含水量三维分布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297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1052539.3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起窖过程中窖池内酒糟含水量三维分布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窖池在预先建立的窖池群地图内的位置信息,在起窖过程中控制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窖池内的酒糟的含水量;根据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窖池内的酒糟的含水量时的检测点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含水量,确定所述酒糟的含水量三维分布数据。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窖池内酒糟含水量三维分布的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控制检测单元实现了对起窖过程中窖池内酒糟含水量的实时自动化检测,通过酒糟含水量的三维分布数据的获取进一步实现了对白酒酿造过程的数字化精细管理。

    光吸收体及其制备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247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1471007.3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一种光吸收体,包括多个碳纳米管和多个碳颗粒,所述多个碳纳米管形成一网络状结构,所述多个碳颗粒位于所述网络状结构中。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所述光吸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光吸收体预制液,所述光吸收体预制液包括一溶剂、多个碳纳米管和多个碳颗粒,所述多个碳纳米管和所述多个碳颗粒位于所述溶剂中,所述多个碳纳米管形成一网络状结构,多个碳颗粒位于所述网络状结构中;以及将所述光吸收体预制液喷涂在一基底上。

    基于发酵产生的气体调整入窖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31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1305697.X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发酵产生的气体成分含量的优化调整入窖糟的方法,首先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气体进行采集分析,选取成分含量较多且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气体物质来表征发酵产生气体的状态。然后,通过改变发酵过程中糠壳用量和入窖糟含水量,研究不同入窖糟参数下发酵产生的气体成分及含量的变化,探究发酵产生的气体成分及含量的变化所反映的发酵状态以及对应入窖糟参数的不同,为确定优化调整入窖糟参数的最佳方案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取样方便且不影响密闭发酵环境,同时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方法与发酵过程中其它参数的测量相结合,可为合理调整配糟、提高原酒品质提供依据,达到精准配料和稳定原酒品质的目的。

    纳米操纵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626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0348553.1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操纵器,包括一基体和一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两个纳米纤维致动器,两个所述纳米纤维致动器间隔设置在所述基体上,所述纳米纤维致动器包括一复合结构体及一二氧化钒层,所述复合结构体包括一碳纳米管线及一氧化铝层,所述氧化铝层包覆在所述碳纳米管线的表面并与所述碳纳米管线同轴设置,所述二氧化钒层包覆在所述复合结构体的表面,且所述二氧化钒层与所述复合结构体非同轴设置。

    基于碳纳米管结构的红外隐身布料及红外隐身衣服

    公开(公告)号:CN11310368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1357813.5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一种红外隐身布料,其包括:一布料衬底;一红外光吸收体,该红外光吸收体设置在所述布料衬底上;所述红外光吸收体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该碳纳米管结构包括一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一第二层碳纳米管拉膜和一第三层碳纳米管拉膜,所述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第二层碳纳米管拉膜和第三层碳纳米管拉膜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第二层碳纳米管拉膜和第三层碳纳米管拉膜中的每一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首尾相连且基本沿同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和所述第二层碳纳米管拉膜中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形成42度至48度的夹角,所述第一层碳纳米管拉膜和所述第三层碳纳米管拉膜中的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形成84度至96度的夹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