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505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32077.1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R31/396 , G01D21/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传感器的电池/电池组监测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装置包含一个或多个柔性传感器;所述柔性传感器用于根据待测电池/电池组的结构特征变形调整后,采集所述待测电池/电池组的状态参数变化数据;其中,所述变形调整至少包含折叠、弯曲、裁剪、切割和粘接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以此,对柔性传感器进行折叠、弯曲、裁剪、切割、粘接等操作使结构变形后的柔性传感器能够与电池组中多个相邻电池的关键部位同时接触、也更容易布置在电池内部狭小空间中的关键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98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66291.5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极少量探测点的非视域成像方法及装置,属于光学非视域成像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向中介面上预设的照射点发射激光,从所述中介面上预设的探测点获取非视域目标用于非视域成像的探测信号;根据所述探测信号,基于二维曲面正则,构建考虑所述探测信号强度、所述非视域目标的反射率体素表示及所述非视域目标的反射率曲面表示的信号曲面联合先验优化模型并求解,得到所述非视域目标的反射率体素表示的优化结果,以实现对所述非视域目标的成像。本发明可完整利用探测器接收回波信号的全部信息计算非视域目标物体的反射率,尤其适用于探测点数量极少的场景,可显著降低信号采集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66291.5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极少量探测点的非视域成像方法及装置,属于光学非视域成像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向中介面上预设的照射点发射激光,从所述中介面上预设的探测点获取非视域目标用于非视域成像的探测信号;根据所述探测信号,基于二维曲面正则,构建考虑所述探测信号强度、所述非视域目标的反射率体素表示及所述非视域目标的反射率曲面表示的信号曲面联合先验优化模型并求解,得到所述非视域目标的反射率体素表示的优化结果,以实现对所述非视域目标的成像。本发明可完整利用探测器接收回波信号的全部信息计算非视域目标物体的反射率,尤其适用于探测点数量极少的场景,可显著降低信号采集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61004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140694.8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信号增益固体激光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及固体激光放大器。该方法包括:根据固体激光放大器的速率方程、第一泵浦半径和第一泵浦激光光束质量M2因子,对增益介质进行离散化处理,获取小信号增益、增益介质掺杂浓度和泵浦功率的关系图;根据所需的小信号增益和所述关系图,获取与所述第一泵浦半径和第一泵浦光光束质量M2因子对应的增益介质掺杂浓度、增益介质长度和泵浦功率;根据所述第一泵浦半径、第一泵浦激光光束质量M2因子和对应的增益介质掺杂浓度、增益介质长度、泵浦功率设计所需的小信号增益固体激光放大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信号增益固体激光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并根据该方法设计了所需的小信号增益的固体激光放大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901653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230744.7
申请日:2015-05-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3K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高重频亚纳秒脉宽的任意时域波形发生器,包括连续宽带光源、可编程光谱调制器、马赫增德尔强度调制器、电位模式发生器、单模色散光纤、高速光电探头以及低通滤波器,连续宽带光源发射的连续宽谱光信号通过可编程光谱调制器进行连续宽谱光信号的整形,马赫增德尔强度调制器在电位模式发生器的控制下对整形后的光信号进行调制,得到的高重频光脉冲信号通过单模色散光纤进行传输,得到任意脉宽的高重频脉冲光,高速光电探头对任意脉宽的高重频脉冲光进行光电转换,通过低通滤波器将脉冲包络采集输出。本发明可以产生亚纳秒的脉冲,并且得到的输出激光的时域波形可以任意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06648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210586650.X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止晶体损伤的激光分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基频光与第二基频光在非线性光学晶体内,在满足相位匹配条件下部分地进行非线性频率变换,产生转换光;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前,转换光、剩余的第一基频光和剩余的第二基频光相互平行或者近似平行,在空间上相互交叠地传播;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后,转换光、剩余的第一基频光和剩余的第二基频光相互之间有一定夹角,在空间上相互分离地出射。本发明降低了非线性光学晶体出射面的功率密度,保护非线性光学晶体不受损伤的同时,获得了纯的频率转换光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27892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239691.6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2B2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装置及位移传递组件,该位移传递组件包括:座体、推进器、弹性件和致动器。具体而言,所述座体内具有致动通道;所述推进器设在所述致动通道内的第一端,且所述推进器的一部分伸出所述致动通道;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推进器和所述座体相连且所述弹性件具有常推动所述推进器向所述致动通道内移动的力;所述致动器设在所述致动通道内,且所述致动器与所述推进器接触。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位移传递组件,可以快速精确的调节推进器的传递给镜体的位移量,提高了位移传递组件的精度和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76141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310721804.6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2B2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形镜及其致动器组件,该致动器组件包括致动筒;推进器,沿直线可前后移动地设在致动筒内且推进器从致动筒的前端壁伸出;第一和第二磁铁,沿前后方向且同极相对地设在致动筒内,且位于致动筒的前端壁和推进器之间以通过同性磁极排斥力向后推动推进器;第三和第四磁铁,沿内外方向且同极相对地设在致动筒内,且位于推进器和致动筒的内壁之间以通过同性磁极的排斥力使推进器沿直线前后移动;致动器,设在致动筒内以推动推进器向前移动或允许推进器向后移动;和密封圈,设在致动筒内以封闭致动筒的后端部。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镜的致动器组件,通过同极相对设置的第一和第二磁铁能够保证工作精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412403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303934.8
申请日:2013-07-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2B2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光束调制系统,包括:激光器和至少一个激光光束调制机构,其中,激光器用于发出激光光束。每个激光光束调制机构均包括:光束调制装置和角度调整支架,光束调制装置用于对光束进行调制,光束调制装置设在角度调整支架上以由角度调整支架驱动旋转。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光束调制系统,可通过调整光束调制装置的位置调整激光光束射入光束调制装置的入射角,从而提高激光光束调制系统的调制能力,又由于每个激光光束调制机构都设有角度调整支架,从而可实现对激光光束的光斑面积的精确调整。由于激光光束调制机构的数量可合理增加,从而可大幅度提高激光光束调制系统的调制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