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除铯吸附剂的规模化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191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59860.8

    申请日:2018-01-04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稳定性除铯吸附剂的规模化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态无机氧化物或活性炭负载型过渡金属稳定的亚铁氰化物吸附剂,其包含:颗粒态的无机氧化物载体或者颗粒态的活性炭载体;包覆所述无机氧化物或活性炭载体的过渡金属稳定的亚铁氰化物层;以及包覆所述过渡金属稳定的亚铁氰化物层的高分子材料层。该吸附剂具有高压碎强度和低离子浸出率。本发明还涉及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去除放射性同位素Cs离子和去除稳定性同位素Cs离子的应用,以及去除放射性同位素Rb离子和去除稳定性同位素Rb离子的应用。

    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7953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810333535.9

    申请日:2018-04-13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赵璇 李福志 张猛

    IPC分类号: G21F9/06 G21F9/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放射性废液进行分离处理,得到第一净化液和浓缩液;对所述浓缩液进行去除放射性核素处理,得到第二净化液,其中,对所述浓缩液进行去除放射性核素处理包括所述浓缩液经过化学沉淀工艺处理;将所述第一净化液与所述第二净化液排放处理。本发明公开的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及装置,具有更高的放射性废液净化水平,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实现放射性废物的小量化。

    高稳定性除铯吸附剂的规模化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16004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810008565.2

    申请日:2018-01-04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稳定性除铯吸附剂的规模化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态无机氧化物或活性炭负载型过渡金属稳定的亚铁氰化物吸附剂,其包含:颗粒态的无机氧化物载体或者颗粒态的活性炭载体;包覆所述无机氧化物或活性炭载体的过渡金属稳定的亚铁氰化物层;以及包覆所述过渡金属稳定的亚铁氰化物层的高分子材料层。该吸附剂具有高压碎强度和低离子浸出率。本发明还涉及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去除放射性同位素Cs离子和去除稳定性同位素Cs离子的应用,以及去除放射性同位素Rb离子和去除稳定性同位素Rb离子的应用。

    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888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0522194.7

    申请日:2020-06-10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G21F9/20 G21F9/12 C02F1/4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及方法。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包括:超滤单元,其包括超滤膜,所述超滤单元用于除去放射性废液中的胶体态核素;浓缩单元,其包括反渗透装置,且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超滤单元的净化液出口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接收所述超滤单元的净化液,以对所述超滤单元的净化液进行反渗透浓缩;离子交换单元,其包括离子交换床,且所述离子交换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缩液出口连接,所述离子交换单元接收所述浓缩单元的浓缩液,以将所述浓缩单元的浓缩液富集的放射性核素提取至固相。

    亲水改性的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951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521789.0

    申请日:2020-06-10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赵璇 王韧骋

    IPC分类号: B01D67/00 B01D69/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改性的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亲水改性的超滤膜通过如下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将聚合物膜材料、致孔剂和含亲水性基团的改性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辐射照射所述混合溶液,使所述改性剂接枝于所述聚合物膜材料,得到铸膜液;通过湿法相转化法使所述铸膜液在多孔聚合物基膜上形成多孔且亲水改性的聚合物膜层,得到超滤膜。

    含硼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1034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810353109.1

    申请日:2018-04-19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李福志 赵璇 张猛

    IPC分类号: G21F9/10 G21F9/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硼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反渗透设备和连续电除盐设备,所述反渗透设备的净化液出口与所述连续电除盐设备的进口相连;其中,所述反渗透设备能够透过硼、截留硅,同时所述反渗透设备和所述连续电除盐设备均能够去除放射性核素。本发明公开的含硼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及方法,对放射性核素和硅具有高的净化能力,以及对硼酸具有高的回收率,回收的硼酸能够回用于核电站一回路或者乏燃料贮存水池,实现了硼酸的循环利用;并且浓缩倍数高,能够显著降低放射性浓缩液的产生量,从而显著降低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一种去除放射性水中络合态核素110mAg和60Co/58Co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0231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01914.6

    申请日:2016-02-24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G21F9/12

    CPC分类号: G21F9/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放射性废水中络合态110mAg和60Co/58Co的方法,利用蒸发浓缩方法处理放射性废水,蒸残液进入水泥固化单元,冷凝液进入膜净化单元。膜单元产生的透过液排放,浓缩液进入催化氧化装置,通过催化氧化破坏Ag和Co的络合物结构,释放出离子态Ag和Co。出水进入无机吸附单元吸附Ag和Co,产水与膜单元产生的透过液混合排放。上述方法针对目前核电厂蒸发工艺对与有机物络合的核素去除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以“膜浓缩+催化氧化+无机吸附”技术为核心的放射性污染废水处理新方法,能够去除废水中与有机物络合的核素如110mAg和60Co/58Co,减少核电厂放射性废液排放。

    一种用于放射性废水处理的反渗透膜壳

    公开(公告)号:CN10552171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65664.5

    申请日:2016-02-01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赵璇 李福志 张猛

    IPC分类号: B01D61/08 G21F9/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放射性废水处理的反渗透膜壳,包括压力容器、固定端盖和拆装端盖。反渗透的淡水出口设置在固定端盖上,固定端盖以卡箍的形式与压力容器相连接。拆装端盖以快装旋转螺母的形式与压力容器相连接,快装端盖上装有把手。反渗透的进水口和浓水出口设置在压力容器的两个侧边,在沿着压力容器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其中一个接口靠近固定端盖一侧,而另一个接口则靠近拆装端盖一侧;在垂直于压力容器中心轴线的剖面图上,上述两个接口对称分布在中心轴两侧。所述膜壳材料为316L不锈钢或者屏蔽材料,可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受照射剂量。反渗透的进水口、淡水出口和浓水出口的外接口均采用快装接头的方式。

    一种分离放射性废水中硼和放射性核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7912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41218.7

    申请日:2015-11-03

    IPC分类号: G21F9/12

    CPC分类号: G21F9/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放射性废水中硼和放射性核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备一电场,在其阳极和阴极之间设置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与阴极之间构成阴极室,阴离子交换膜与阳极之间构成阳极室,阳离子交换膜与阴离子交换膜之间构成淡水室;2)在阳极室、阴极室和淡水室内填充离子交换树脂;3)向阴极室、阳极室和淡水室内通入放射性废水,淡水室中的硼酸根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迁移至阳极室,而核素离子迁移至阴极室,由此分离淡水室内放射性废水中的硼和放射性核素;在分离过程中,控制阳极室中硼的平均浓度与淡水室中硼的平均浓度的比值不大于35。

    一种在磁核材料Fe3O4表面包覆致密单层SiO2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489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47195.8

    申请日:2012-09-19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磁核材料Fe3O4的表面包覆致密单层SiO2、TiO2和Al2O3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得材料适宜作为复合磁性载体。本发明采用醇盐水解法,通过调节反应液中有机溶剂(如异丙醇等)的种类、醇/水比例以及滴加反应速度,使醇盐水解反应缓慢进行,在Fe3O4磁核表面形成致密的包覆层。进一步利用表面单层分散原理,确定不同物质在Fe3O4表面的单层分散阈值,以此为指导优化制备过程的Fe/M(Si、Ti、Al)比例,获得表面单层包覆的复合磁性材料Fe3O4/SiO2、Fe3O4/TiO2和Fe3O4/Al2O3。表面包覆致密单层抑制了Fe3O4的氧化,同时也可将包覆以后材料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下降率控制在1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