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缆热失效的仿真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63638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11698.9

    申请日:2022-01-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缆热失效的仿真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该仿真测试装置包括燃烧部件、绝缘电阻测量部件、监测部件和调节部件。其中,燃烧部件用于向待测电缆提供具有火源的热失效环境,且通过燃烧部件能够调节热失效环境的第一热失效参数。绝缘电阻测量部件用于连接待测电缆以测量待测电缆在热失效环境下的绝缘电阻。监测部件至少能够获取待测电缆的聚热区域的温度,其中,聚热区域靠近火源分布。调节部件用于承载待测电缆,并且调节部件能够调节待测电缆与火源之间的第二热失效参数。该仿真测试装置能够获取电缆在火灾环境下热失效的相关参数,为电缆热失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一种减摩耐热锂基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139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57423.6

    申请日:2021-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基润滑脂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计,所述锂基润滑脂的制备原料包含:基础油70‑90份、7.5‑15份脂肪酸、1.5‑5份氢氧化锂、0.5‑10份减摩耐热剂、0.2‑0.6份抗氧剂和0.05‑0.3份防锈剂。本发明添加了纳米粒子和硅烷偶联剂等新型添加剂组分,通过球磨对添加剂进行处理,并且利用球磨将添加剂均匀的分散在润滑脂中,易于操作、绿色环保,克服了传统制备工艺的锂基润滑脂不耐高温、减摩性不强等问题,极大的提高了锂基润滑脂的减摩耐热性能,使之能够在高温、高速、高负荷等苛刻工况条件下工作。

    石墨烯/四氧化三锰复合纳米润滑添加剂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553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958604.0

    申请日:2017-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墨烯/四氧化三锰复合纳米润滑添加剂及其合成方法,其中,合成方法包括:将石墨与高质量比的浓硫酸和高锰酸钾混合并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含有氧化石墨和/或氧化石墨烯的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双氧水,还原未反应的高锰酸钾,并加水稀释后超声预定时间,得到氧化石墨烯混合液;调节氧化石墨烯混合液的pH至碱性,反应得到四氧化三锰并负载在氧化石墨烯上,对混合物进行蒸发或者过滤,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在高温下进行还原处理,得到石墨烯/四氧化三锰复合产物;将石墨烯/四氧化三锰复合产物经清洗后进行球磨处理,得到石墨烯/四氧化三锰复合纳米润滑添加剂。该方法简单高效,且制备得到的添加剂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和润滑性。

    基于空心阴极离子源的奥氏体不锈钢氮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20031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1051778.5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空心阴极离子源的奥氏体不锈钢氮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奥氏体不锈钢氮化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电源系统、真空渗氮炉、放置在炉内的空心阴极装置、抽气系统、供气系统、测控系统,及连接管道和阀门;所述真空渗氮炉中空心阴极装置结构为多块平行排列在炉内的金属板,每块金属板带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长条凹槽且每个凹槽中均开有间隔排列的通孔。本方法为将多个零件清洗后放入真空渗氮炉内安装空心阴极装置的两金属板之间后进行氮化处理后,升温到500℃-550℃温度,保温时间为0.5h-1.5h,再冷却,拿出零件。本发明提高了气体离化率,增大了等离子体浓度,可改善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不影响其耐蚀性能,提高氮化效率。

    一种金属材料表面渗氮沉积复合减摩耐磨改性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413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30980.3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表面渗氮沉积复合减摩耐磨改性层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将金属材料工件表面磨平、抛光、清洗后,放置于空心阴极放电离子源渗氮炉内的阳极电位台上,炉内抽真空到10‑15Pa,充入氨气并维持工作气压100‑500Pa,在440‑520℃保温氮化8h,冷却后得到渗氮沉积复合减摩耐磨改性层。试样处于阳极电位,无需离子轰击,氮原子也可渗入奥氏体基体形成渗氮强化层,有效避免了边缘效应问题,整个表面的硬度是均匀的;金属工件经阳极渗氮后,表面形成了渗氮沉积层,减摩耐磨性能明显提升。

    基于P2P技术的导航定位增强信息互联网实时播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71122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610011938.9

    申请日:2006-05-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航定位增强信息播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在地面部分中,使各参考站与中心站联网,以传送各类差分改正数据,在导航定位接受装置之间建立以该装置为普通节点的P2P网络,并在节点中建立节点列表;中心站使用防火墙后通过P2P网络与P2P服务器连接;所述普通节点和各参考站从导航定位系统接收导航信息;各参考站根据自己的物理位置和卫星定位数据计算各类差分改正数据并发往中心站;中心站经处理后形成导航定位增强信息并通过P2P服务器在整个P2P网络中发播;导航定位装置收到增强信息后调整自己的导航定位信息。本发明具有提高定位精度、即播即用而与网络无关以及缓解C/S模式服务器端压力的优点。

    吸氧刺激下新生儿脑局部组织氧饱和度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4919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13534.7

    申请日:2003-11-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吸氧刺激下新生儿脑部局部组织氧饱和度的检测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用共同安放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光电接收管和含有两个发光二极管的光源作为传感器,基于组织氧代谢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根据光在组织中的吸收与散射的规律,计算出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rSO2,在短时吸收纯氧的情况下,可检测并计算新生儿的局部组织氧饱和度的变化。所述光电接收管是等间隔排列的,两个发光二极管可分到发出红光和近红外光。它可很灵敏地测出新生儿和患儿脑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及其变化过程。

    一种提升石墨材料摩擦性能的方法及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4022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463041.4

    申请日:2021-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提升石墨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方法,尤其是高温摩擦磨损性能,通过廉价的去离子水或酒精溶液作为分散液将硼酸浸渍剂充分浸渍到石墨材料的孔隙中,提升石墨材料结构强度、抗冲击性能,极大地提升摩擦学性能。本专利浸渍工艺浸渍过程经济简单,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对设备的要求低,多次浸渍效果更佳。一次浸渍石墨相比于未浸渍石墨磨痕宽度降低6.5%,摩擦系数降低13.5%;三次浸渍石墨相比于工业浸渍树脂石墨M106K磨痕宽度降低36.8%,摩擦系数降低41.6%;三次浸渍石墨相比于工业浸渍锑石墨M106D磨痕宽度略微升高,但摩擦系数降低32.3%。本专利所提供方法相较于传统浸渍工艺更经济简单,且摩擦性能可靠,可应用于航天、化工、船舶等领域中的机械密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