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6020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366892.9
申请日:2020-11-27
申请人: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燃气管网阀门远程控制机构优化布设方法及系统,基于考虑应急处置能力的燃气管道风险、实际用远程控制机构数量、停气负面效果等方面,推导建立了燃气管线停气单元远程控制机构使用效益评估方法,基于使用效益大小,构建了相邻停气单元合并减少远程控制机构的优化思路和合并结束的约束条件,通过连续将使用效益最高的停气单元与相邻单元合并,直到满足优化终止条件。本方法的建立有助于燃气管网阀门远程控制机构的推广和使用,切实加强燃气安全建设,降低事故伤亡目标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30925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79681.7
申请日:2021-04-08
申请人: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溶体流滴研究的实验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聚合物材料的燃烧托盘,所述燃烧托盘上方固定有辐射仪,燃烧托盘上端及其中一侧敞口,敞口侧下方设置有一能够调整倾斜角度的流淌托盘,所述流淌托盘上沿流淌路径设置有热电偶束。本发明将试验材料放置于燃烧托盘中,通过辐射仪辐射加热使材料熔化,熔融状态的材料从燃烧托盘侧面的敞口处滴下,落入到流淌托盘中,通过调整流淌托盘的倾斜角度,能够获得熔融状态下材料的流淌特性,并基于热电偶束采集不容流淌位置材料的温度情况,由此方便研究熔融材料的流淌特性,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直接以明火状态研究流淌火的特性,方便研究火情发展及材料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335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54487.5
申请日:2020-11-27
申请人: 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北京理工大学 , 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管线‑危化企业的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适用对象为危化企业及其周边燃气管线组成的整体,其功能在于一旦发生燃气管线失效可以快速的辨识出受影响的危化企业,并根据企业的规模,危险品种类等进行风险评估。判定方法是首先对燃气管线的几种事故模式的致灾强度进行分析,并确定其损伤半径。根据损伤半径确定事故的损伤范围,如果企业在该范围内即认为该企业能够受到燃气管线泄漏的影响,即存在事故隐患。本方法还构建了危化企业的事故后果评估体系以及燃气管线泄漏可能性评估体系。因此,燃气管线泄漏影响危化企业风险计算则是由管线泄漏与危化企业事故后果的乘积来确定。最后本模型对这一风险进行了等级划分。
-
公开(公告)号:CN11263355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54455.5
申请日:2020-11-27
申请人: 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北京理工大学 , 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管线与周边管线耦合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燃气泄漏可能性评估、燃气扩散可能性计算、待评估周边管线易损性计算、燃气点火可能性PI计算、爆炸后果分析、应急能力β计算、周边管线风险评估。本发明通过对燃气泄漏,燃气扩散聚集、周边管线的易损性分析、点火可能性、爆炸后果分析、应急能力综合分析,能够实现对燃气管线与周边管线耦合隐患进行辨识,实现对风险的定量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33000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66856.8
申请日:2020-10-27
申请人: 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
摘要: 一种基于事件链的城市燃气泄漏突发事件推演方法及系统,属于燃气管线辅助应急决策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建立基于燃气泄漏的事件链的模型来推理预测燃气演变态势;利用知识元模型储存案例库和模型库信息,从更小的认知粒度对燃气泄漏事件链进行探究,将事件视为事物系统状态的变化;通过将事件和事件间关系知识元化,从本原角度揭示突发事件的演化过程,从而摆脱对以往事件链经验性的依赖;基于知识元建立了燃气泄漏事件链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该模型解决了推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事故原因进行诊断和事故发展演化态势进行预测推理,为事故应急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案例库所建立燃气泄漏事件链,覆盖场景广、贴合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93212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00032.5
申请日:2020-08-11
申请人: 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北京理工大学 , 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下燃气管网泄漏爆炸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燃气管网风险评估技术领域,解决评估燃气管道受地质灾害影响时未考虑燃气管道受地质灾害影响发生泄漏问题,包括:计算管线与地质灾害潜在影响范围位置关系λ、运用事件链思想得出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标S、燃气管线受影响可能性指标V、燃气管线失效后果指标C;所在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标S;计算遭受地质灾害后易损性指标V、在各种燃气管线泄漏致灾模式下燃气管线失效后果指标C、综合应急能力评估值β;划分地质灾害下燃气管网泄漏爆炸风险等级;准确掌握地质灾害发生到燃气管线受到影响、泄漏、爆炸整个过程中风险情况,降低地质灾害影响造成破坏和经济损失,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89948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00051.8
申请日:2020-08-11
申请人: 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
摘要: 一种地下空间可燃气体监测动态预警分级方法及系统,涉及燃气安全监测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对地下空间可燃气体监测动态预警分级的问题,包括:计算地下空间爆炸可能性指标;计算承灾体脆弱性;计算综合应急能力评估值;计算预警风险度、划分等级;充分考虑了地下空间爆炸的多种因素,对不同地下空间做出区分,分别计算出爆炸后果,结合地下空间爆炸可能性、承载体脆弱性、应急救援能力修正因子多方影响因素给出预警信息重要度分级,根据风险度值将爆炸可能性分等级,预警等级的划分更贴合现场实际情况,能够更加合理的分配应急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973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10298557.7
申请日:2016-05-04
申请人: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N25/2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护服热阻的实验测试系统,其中防护服水平放置于所述锥形加热器下方的支架上,辐射挡板设于所述锥形加热器与防护服之间,所述热流密度计设于所述防护服下端一定距离处;所述热电偶测量系统用于检测所述防护服的最外侧的外层的外表面温度与最内侧的舒适层内表面温度,所述热流密度计用于检测最内侧的舒适层的热流密度,所述数据采集系统接收所述热电偶测量系统、热流密度计检测的数据并输出防护服热阻数据;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系统的实验方法。本发明通过建立适用于热辐射环境下防护服热阻的获取方法,测量高温热辐射环境下防护服的热阻;同时本发明可用于研究热辐射强度及防护服内部空气层大小和位置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67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298458.9
申请日:2016-05-04
申请人: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N33/00
CPC分类号: G01N3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环境下人体热应激分级评估系统,其中所述服装热阻与湿阻参数库模块提供人体‑服装‑环境热湿传递模型计算使用的服装参数;人体‑服装‑环境的热湿传递模型根据人体、服装与环境的热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得到输出值为人体局部核心温度和出汗量:热应激分级阙值模块将人体对高温环境的热应激分为三个阶段;模型数据输出模块输出人体局部核心温度和出汗量;所述分级评估输出模块根据人体核心温度和出汗量的极限值对比结果,输出分级评估结果,获得不同热应激分级下最大工作时间。本发明建立了适用于高温热环境下热应激评价系统与方法,解决了热应激评价中人员热生理安全状况准确预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95628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98559.6
申请日:2016-05-04
申请人: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灾环境中人体烧伤死亡风险评估系统,其中所述火灾场景构建模块用于提供所述皮肤‑服装‑环境传热传质模型所需的火灾热辐射环境;所述皮肤‑服装‑环境传热传质模型用于输出火灾热辐射暴露下人员着装时的皮肤温度分布;所述皮肤温度数据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皮肤‑服装‑环境传热传质模型输出的皮肤温度分布数据;所述皮肤烧伤预测模块根据皮肤温度分布数据预测人体的皮肤烧伤等级,计算获取全身烧伤面积比;所述死亡风险评估模块评估人员暴露于火灾热辐射环境中的死亡概率。本发明解决了火灾热辐射环境中人员安全状况和死亡风险预测的需求,为事故救援和人员防护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