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统一接口的通用型惯组数据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49166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611252762.6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统一接口的通用型惯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脉冲采集电路、通讯接口电路、主控芯片组、数据处理单元以及电源板,其中脉冲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惯组正负通道脉冲输出;通讯接口电路实现惯组以总线通讯方式输出的惯组数据采集;铂电阻温度测量电路测量计算惯组精度时所需的补偿参数,主控芯片组为主、从处理器,通过主控芯片组扩展多种类型的通讯接口,在软件中进行协议转换;数据处理单元接收主控芯片组传输的数据实现并进行处理。按照本发明实现的通用型惯组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多种惯组测试接口,将多接口惯组数据统一为以太网输出,兼容多种通讯协议,满足多类型惯组测试需求。

    一种面向惯性产品规模化生产的无人值守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9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0915557.7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惯性产品规模化生产的无人值守平台及方法,平台将测控网分为三层:设备层网络,控制层网络,信息层网络,其中设备层网络实现惯性产品的全自动化测试,数据采集,后台数据存储等执行端操作,控制层网络基于工业以太网主机设备进行架构,主机设备实现对设备层网络数据的采集上传实时数据库。本发明通过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测试设备与试验设备的联动,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实现测试试验集中化实时监控,构建的多级报警管理系统,实现本地、区域、中心多级报警处理,解决惯性产品规模化生产测试手工化,监控离散化,数据碎片化的生产痛点,满足大批量、低成本、高质量、快交付背景下规模化生产需要。

    一种面向伺服机构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115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37502.6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伺服机构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伺服机构测试单元、三级工业交换机,工控一体机、伺服机构。其中伺服机构测试单元主要包含控制通讯组合、控制配电组合、二级工业交换机、可编程电源、HMI(人机交互)触摸屏,其中控制通讯组合主要包含控制通讯底板、模数转换板、数模转换板,控制配电组合主要包含控制配电底板、小电流配电板、大电流配电板,基于以上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便携式测试系统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不适应规模化布局生产的问题,同时在可靠性方面通过嵌入式方案实现测试单元设计,压缩了数据交互层级,并在结构上通过CPCI架构规范满足工业控制、运输环境下的撞击和振动,可靠性更高。

    一种多通道CANFD总线通信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9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13471.0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CANFD总线通信装置和方法,包括S1、每一个CANFD总线控制器IP核的接口连接到其对应的CANFD总线上,在CANFD总线上挂载需要通信的设备;S2、ARM处理器通过AXI总线对需要使用的CANFD总线控制器IP核进行初始化配置;S3、CANFD总线控制器IP核根据CANFD协议接收总线上各节点的数据,ARM将各路总线上的数据进行解析,根据需求将该数据存储至存储设备中;S4、发送数据时,ARM根据上位机发送过来的指令,通过AXI总线向写CANFD总线控制器IP核中写数据,并依次往总线上发送数据。本申请的控制部分使用PSoC进行实现,集成了ARM和FPGA的PSoC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且继承了FPGA并行执行任务的优点,能够良好的实现数据节点数目需求大、数据实时性要求高等要求。

    一种用于低电阻导通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551075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52544.5

    申请日:2015-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电阻导通的测试设备,用于低电阻的导通测试,其特征在于,该测试设备包括电池供电系统、分压电路、电压跟随器、电压比较器、电桥电路和蜂鸣器,其中所述电池供电系统输出端与分压电路、电压跟随器、电桥电路输入端相连,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桥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桥的输出端;所述蜂鸣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印制线和电缆的导通测试,解决了由于三用表最大导通电阻很大导致出现误报的故障,提高了导通检查的可靠性,且便于携带,更换电池方便。

    一种多板卡控制系统的复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740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743457.2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板卡控制系统的复位控制方法,属于控制电路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或是涉及复杂或是主板卡不具备复位从板卡的能力;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系统包括主板卡、一个或多个从板卡,所述主板卡包括FPGA模块、上电复位电路、外部复位电路、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逻辑门电路、监控电路和微处理器,可实现多板卡控制系统的有序、可靠复位。

    一种多任务低延时数据记录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296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41830.3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任务低延时数据记录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核心板、通讯接口板,二者之间采用B2B结构进行连接对插,所述数据处理核心板上集成有控制时序模块,所述通讯接口板上集成有信号隔离、电平、总线控制、收发电路。本发明能够实现对1553B、RS422、脉冲激励信号、PCM遥测、开关量信号进行接收、存储、数据运算处理,能够实现信号隔离等安全设计,对多任务实现实时处理,并对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能够对多任务同时进行读写操作,能够对多种数据输出形式的数据进行采集,具有较好的兼容及通用性,良好的环境适应性,高精度的数据采集,高可靠的数据传输,并实现故障数据可保存、可恢复。

    一种国产化软件无线电收发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40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28477.5

    申请日:2022-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国产化软件无线电收发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主要包括天线、射频信号处理模块、国产射频芯片、国产SoC处理器和上位机处理软件;所述天线通过同轴射频连接线与射频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射频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同轴射频连接线与国产射频芯片连接,所述国产射频芯片与所述国产SoC处理器通过控制通路和数据通路连接,所述国产SoC处理器通过数据通路与所述上位机处理软件连接。本发明基于上述系统,实现无线通信系统对软硬件全国产化的需求。

    一种基于半双工总线的通信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6440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129335.9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双工总线的通信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主控制器,用于产生控制命令并配置分时逻辑;分时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分时逻辑划分每个从模块数据采集的分时片区;第一总线状态管理模块,根据预先设置的优先级控制总线进入控制命令发送状态或从模块数据采集状态;在控制命令发送状态下,将写操作信号和控制命令对应的数据和目标地址下发给各从模块;在从模块数据采集状态下,根据当前时段以及分时片区选择从模块,并根据从模块对应的目标地址和读操作信号读取对应从模块采集的实时数据;本发明无需主控芯片直接参与总线控制,减少主控芯片的资源占用和软件开发难度,具有主控制芯片资源占用少、控制软件操作简单灵活的优点。

    一种基于半双工总线的通信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6440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129335.9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双工总线的通信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主控制器,用于产生控制命令并配置分时逻辑;分时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分时逻辑划分每个从模块数据采集的分时片区;第一总线状态管理模块,根据预先设置的优先级控制总线进入控制命令发送状态或从模块数据采集状态;在控制命令发送状态下,将写操作信号和控制命令对应的数据和目标地址下发给各从模块;在从模块数据采集状态下,根据当前时段以及分时片区选择从模块,并根据从模块对应的目标地址和读操作信号读取对应从模块采集的实时数据;本发明无需主控芯片直接参与总线控制,减少主控芯片的资源占用和软件开发难度,具有主控制芯片资源占用少、控制软件操作简单灵活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