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抗烟草PVY病毒的dsRNA及其体外合成引物和抗病性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368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331791.0

    申请日:2022-03-3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抗烟草PVY病毒的dsRNA及其体外合成引物和抗病性应用,属于烟草黄瓜花叶病毒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RNA沉默的原理,利用PVY病毒自身CP基因提供了一种能够特异性抗PVY病毒的dsRNA,以及这种dsRNA的体外合成方法和在烟草PVY病毒防治时的应用方法;为烟草烟草马铃薯Y病毒防治提供新思路,避免了化学用药的诸多弊端;该方法简单有效,不存在转基因安全风险,更容易进行大田推广应用;后期可以结合细胞工厂化生产dsRNA,可为烟草病毒病防治提供一种简单、有效和廉价的新方法,也可为其它植物病毒病防治提供借鉴。

    特异性抗烟草PVY病毒的dsRNA及其体外合成引物和抗病性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36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31791.0

    申请日:2022-03-3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抗烟草PVY病毒的dsRNA及其体外合成引物和抗病性应用,属于烟草黄瓜花叶病毒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RNA沉默的原理,利用PVY病毒自身CP基因提供了一种能够特异性抗PVY病毒的dsRNA,以及这种dsRNA的体外合成方法和在烟草PVY病毒防治时的应用方法;为烟草烟草马铃薯Y病毒防治提供新思路,避免了化学用药的诸多弊端;该方法简单有效,不存在转基因安全风险,更容易进行大田推广应用;后期可以结合细胞工厂化生产dsRNA,可为烟草病毒病防治提供一种简单、有效和廉价的新方法,也可为其它植物病毒病防治提供借鉴。

    一种诱导茄科作物抗青枯病的诱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002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62909.4

    申请日:2021-03-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诱导茄科作物抗青枯病的诱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诱抗剂为水溶液,且按浓度包括橙皮素5‑25g/L、木犀草素7.5‑25g/L、磷脂0.5‑5g/L、有机硅助剂25‑50ml/L。上述诱抗剂是将橙皮素、木樨草素用乙醇溶解,将磷脂溶解于水中,然后混合并加入有机硅助剂,蒸发去除乙醇溶剂,再加水补至预定浓度即得。本发明将橙皮素、木犀草素、磷脂和有机硅助剂联合作为诱导茄科植物抗青枯病的诱抗剂原料,对番茄、马铃薯、烟草等多种茄科作物的青枯病均具有非常好的诱抗效果。

    一种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田间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5694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52900.1

    申请日:2017-03-15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1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田间种植方法,包括:(1)播种万寿菊:于烟叶移栽前15~25天按常规技术进行烟田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然后在烟垄间播种万寿菊。(2)施用含乙蒜素的移栽水:将乙蒜素和移栽水按照重量比1:2000~3000的比例稀释配制成乙蒜素移栽水,在烟苗移栽时进行灌根,每株烟苗灌根施用1.00kg乙蒜素移栽水。(3)施用含万寿菊根茎的陪嫁土:烟苗移栽时,灌根施用乙蒜素移栽水后,每株烟苗施用万寿菊培嫁土混合物1.00kg。(4)对万寿菊进行间苗:保证每株烟旁至少套种四株万寿菊,万寿菊套种在烟垄的两侧。应用本方法使烟草青枯病发生推迟,病害程度明显减轻,可提高烟草品质,增产增值,适宜大面积推广。

    一种降低烟草黑胫病发病率的烟草间作轮作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8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84227.4

    申请日:2022-07-05

    IPC分类号: A01G22/45 A01G22/00 A01G1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烟草黑胫病发病率的烟草间作轮作种植方法,涉及烟草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烟草和荞麦轮作和间作的方法,第一年按照特定比例种植烟草和荞麦,当年收获后再第二次种植荞麦;第二年收获荞麦后再种植烟草和荞麦且比例与第一年的间作相反。采用这种循环往复的烟草和荞麦的间作和轮作种植方法,有效降低了土壤中的烟草根际土壤黑胫病病菌数量,显著提升了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烟草根际土壤生防菌的比例显著增加,烟草根际土壤致病菌的比例显著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