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785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519474.0
申请日:2024-04-28
申请人: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C07D319/08 , C07D493/20 , C07D495/20 , C07D319/24 , C07D327/08 , C07D311/86 , C07D273/01 , C07D327/00 , C07D321/12 , C07D323/00 , C07C381/12 , C07D333/76 , C07D335/02 , C07D333/08 , C07D327/06 , C07D279/20 , C07D333/54 , C07C43/225 , C07C205/12 , C07C25/18 , C07C63/70 , G03F7/00 , G03F7/0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鎓盐、化学增幅抗蚀剂组成物及图案形成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鎓盐,在使用高能射线的光学光刻中,溶剂溶解性优异、高感度、高对比度、且曝光裕度(EL)、LWR等光刻性能优异的化学增幅抗蚀剂组成物中使用。并提供含有该鎓盐作为光酸产生剂的化学增幅抗蚀剂组成物、及使用该化学增幅抗蚀剂组成物的图案形成方法。下式(1)表示的鎓盐。#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20101.2
申请日:2024-05-17
申请人: 沧州东恩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D333/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4‑二甲基噻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式II所示的化合物#imgabs0#与氧化剂和任选的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发生氧化脱氢反应生成所述3,4‑二甲基噻吩的步骤。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式I所示的化合物#imgabs1#与还原剂和催化剂在溶剂中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所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步骤。再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2,3‑二甲基马来酸酐与硫化试剂在溶剂中发生硫取代反应生成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步骤。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会产生大量废酸和废渣,对于反应体系要求低,且生产工艺成本低廉,目标产物收率较高,工艺环境友好性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8420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93695.5
申请日:2024-04-23
申请人: 南昌大学
IPC分类号: C07B61/00 , C07C1/24 , C07C15/44 , C07C13/28 , C07C13/42 , C07C17/35 , C07C25/24 , C07C25/18 , C07D317/50 , C07D313/12 , C07D333/08 , C07C41/26 , C07C43/225 , C07C43/23 , C07D453/04 , C07D493/04 , C07D493/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喃盐催化醇脱水制备烯烃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本发明工艺以苄醇为原料,以咔唑吡喃盐为催化剂,在不同波长的光源照射下,能够以较高产率得到不同构型的烯烃。本发明不需要酸以及高温条件,同时避免了过渡金属的残留,采用新型低廉的有机光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催化醇脱水成烯烃。
-
公开(公告)号:CN118146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27903.4
申请日:2024-03-19
申请人: 武汉大学
IPC分类号: C07F17/02 , B01J31/24 , C07C2/86 , C07C15/50 , C07B53/00 , C07C15/48 , C07C29/34 , C07C33/24 , C07C41/30 , C07C43/215 , C07C17/263 , C07C25/24 , C07C22/08 , C07C22/04 , C07D333/08 , C07C41/48 , C07C43/303 , C07D211/16 , C07F7/18 , C07C269/06 , C07C271/1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和催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面手性及膦手性的PNN三齿配体及其在自由基不对称官能团化及相关反应中的应用。所述具有面手性及膦手性的磷氮氮(PNN)三齿配体基于二茂铁骨架,具有通式Ⅰ所示的结构。该PNN三齿配体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能显著提高自由基不对称官能团化等反应的催化效率和立体选择性。所述具有面手性及膦手性的PNN三齿配体能够用于催化烷基卤代物的自由基不对称官能团化反应,尤其是用于不对称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34995.9
申请日:2022-10-10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C09K9/02 , C07D277/66 , C07D277/84 , C07D277/22 , C07D333/54 , C07D333/74 , C07D333/08 , C07D277/32 , C07D333/28 , G02F1/1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芘衍生物在制备激光诱导荧光变色自恢复材料中的应用。所述芘衍生物具有下式I表示的结构。本发明的芘衍生物材料具有制备与应用方便、重复性好、成本低廉等特点,可用于激光书写和防伪加密等领域,用于制备激光绘写自擦除荧光薄膜器件。#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010674197.2
申请日:2020-07-14
申请人: 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10K50/11 , H10K50/85 , H10K50/858 , H10K85/60 , C07D333/08 , C07D413/14 , C07D409/14 , C07D519/00 , C07D405/14 , C07D495/14 , C07D493/14 , C07D498/14 , C07D333/76 , C07D471/04 , C09K11/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含两个电极,设置在所述两个电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有机功能层和设置于一电极之上的光取出层。其中光取出层材料拥有合适的能级,在近紫外区域(300nm‑400nm)具有较高的消光系数,在可见光区域拥有较高的折射率。它能降低外部高能量光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内部材料的损害,并且可有效降低可见光在器件中的损耗,提升光取出,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58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03988.4
申请日:2023-10-10
申请人: 平顶山学院 , 河南多思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1J27/19 , B01J27/188 , B01J23/34 , B01J23/28 , B01J23/30 , B01J23/26 , B01J23/22 , B01J31/16 , B01J31/18 , C07D333/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四氢噻吩用疏水型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称取烷基磷酸、γ‑Al2O3和溶剂进行机械搅拌制备疏水型γ‑Al2O3;(2)杂多酸活性组分、疏水型γ‑Al2O3和溶剂制备疏水型催化剂;将所得催化剂用于催化四氢呋喃、二硫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四氢噻吩。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在四氢呋喃催化反应中,四氢呋喃转化率最大值为99.5%,四氢噻吩选择性最大值为99.7%。
-
公开(公告)号:CN11572482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0996574.9
申请日:2021-08-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D333/08 , C07D333/24 , C07D333/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代二氢噻吩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地说共轭二烯在二甲基亚砜和溴化氢的作用下经过一锅法制备。本发明由简单易得的原料出发得到一系列取代二氢噻吩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16329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1055705.X
申请日:2021-09-09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C07C13/62 , C07C22/08 , C07C25/22 , C07C43/205 , C07C43/275 , C07C211/54 , C07C211/61 , C07C255/51 , C07C255/52 , C07D209/08 , C07D209/86 , C07D213/06 , C07D215/04 , C07D235/18 , C07D239/26 , C07D241/12 , C07D251/16 , C07D263/57 , C07D277/66 , C07D307/79 , C07D307/91 , C07D333/08 , C07D333/54 , C07D333/76 , C07D519/00 , C09K11/06 , H10K50/13 , H10K59/12 , H10K59/65 , H10K85/6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发光器件。一种由下式[1]或[2]表示的有机化合物:#imgabs0#其中R1至R22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氰基、三氟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的取代基,并且R5和R6、和/或R7和R8可以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环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1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327340.X
申请日:2022-03-30
申请人: 湖南大学
IPC分类号: C07F9/50 , B01J31/24 , C07C2/86 , C07C15/54 , C07C15/58 , C07C17/266 , C07C25/24 , C07C41/30 , C07C43/215 , C07C45/68 , C07C47/55 , C07C201/12 , C07C205/06 , C07C67/293 , C07C69/63 , C07C69/533 , C07C29/32 , C07C35/17 , C07C33/30 , C07D213/16 , C07D209/86 , C07D209/08 , C07D333/08 , C07D313/14 , C07D493/08 , C07J1/00 , C07J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型铜簇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在Sonogashira反应中的应用。该类铜簇是由R2PCF2H(R=苯基,4‑甲基苯基,萘基,3,5‑二甲基苯基)与CuI,在溶剂为THF,温度为100℃的条件下生成。该类铜簇有三个为四核铜簇,呈立方体状,铜原子和碘原子交替占据立方体的定点,一个铜原子连接一个磷原子;一个为二核铜簇,呈菱形,一个铜原子连接两个磷原子。将铜簇应用于经典人名反应Sonogashira反应中,反应能在较短时间(1‑20分钟),且在室温下进行,有良好的官能团容忍性,并且有较高的产率。考虑到其能在室温下较快的进行反应,可广泛应用于药物及天然产物的合成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