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复杂造型面自动化加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56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10507.2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林彬 宋凯 胡朝辉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体复杂造型面自动化加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导入车体复杂造型面,将所述车体复杂造型面作为片体;通过偏置曲面命令将选中的所述片体中的所有面朝选定方向偏置,并对偏置后的曲面进行优化处理;通过缝合命令缝合所有优化处理后的曲面,通过直纹命令在片体的截面与缝合后的曲面的截面之间创建体;再次通过缝合命令缝合所述体分别与所述片体、所述缝合后的曲面的公共面,得到实体;通过N边曲面命令二次优化所述实体,得到加厚的片体。该方法实现了车体复杂造型面的快速加厚,减少了工作量,带来了实质性的效率提升。

    一种基于全参数化车身数学模型的截面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3590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92890.8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胡朝辉 邹钊斌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身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参数化车身数学模型的截面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桁架式车身结构几何简化模型;S2:将桁架式车身结构几何简化模型分解为多个链式梁结构,采用传递矩阵法建立全参数化的链式梁结构数学模型,并构建加载点在加载方向的变形量、以及车身弯曲刚度的计算表达式;S3:以车身的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车身弯曲刚度为约束条件,建立关于链式梁结构的几何尺寸参数的优化模型;S4:基于随机梯度遗传算法获取在当前加载点作用下车身截面的最优几何尺寸参数,求解整车骨架梁下的最优车身性能,减轻车身质量,提高车身刚度,实现车身轻量化设计。

    一种适用于车辆电子电器架构零部件的图像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152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88576.8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胡朝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车辆电子电器架构零部件的图像识别系统,应用于基于机器视觉的图像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数据库、图像特征识别模块、部件质量检测模块;其中,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图像特征识别模块、数据库依次连接,部件质量检测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通讯连接。本发明将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与基于Hough变换的特征检测方法结合,使用深度学习准确选出感兴趣区域ROI,再使用基于Hough变换的特征检测方法在ROI上识别,可以有效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实现高精度的图像识别。

    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系统智能控制新能源物流车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46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976177.4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胡朝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系统智能控制新能源物流车组装方法,涉及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装配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零件图片、物流车零件网络图片集和零件所在位置,建立图片识别模型;在图片识别模型中输入物流车零件网络图片集进行训练,获取训练好的图片识别模型;获取零件所在位置,建立三维坐标轴,将零件所在位置放置于坐标体系中;训练好的图片识别模型识别物流车零件,结合获取的坐标将零件放置在对应位置自动组装。本发明有助于提高检测速度、检测精度,对车间硬件要求大大降低,更具有普遍性。

    一种基于驾驶员手部温度的方向盘温控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750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099778.7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方向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驾驶员手部温度的方向盘温控方法,还涉及一种基于驾驶员手部温度的方向盘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控制中心、人脸识别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温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对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将识别所产生的结果数据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储存人脸ID并与预设的驾驶员舒适温度数据相关联;温度检测模块对驾驶员手部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数据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检测温度与预存温度进行比较并调用执行模块进行升降温。本发明所述的方向盘温控系统智能便捷安全,可以实现个性化设置,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振动性能的动力与传动系统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3549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311761.9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振动性能的动力与传动系统匹配方法,合理匹配动力系统刚体模态,传动系统,主减速比,后桥系统的模态,使得动力系统的刚体模态不能激发传动系统模态,并且经过主减速比下的激励力频率不能激发后桥系统的模态。本发明主要针对前期开发车型,由于在整车开发中,没有实际的整车,因而只能通过仿真进行排查,对动力传动系统进行CAE仿真分析,规划模态分布表,合理匹配动力传动系统,避免动力系统的刚体模态激发传动系统模态,并且经过主减速比下的激励力频率激发后桥系统的模态,产生共振,改善整车NVH性能,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汽车开发成本。

    车身动态强度分析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68882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141691.1

    申请日:2008-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动态强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同时测量实车轮心加速度信息以及车身上关键点的加速度和应变信息;b.将测得的实车轮心处的加速度信息作为仿真模型的外载荷输入信息,并依此仿真出车身关键点的加速度以及应变结果;c.将实测的车身关键点的加速度以及应变信息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d.根据上述对比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调整;e.通过调整好的仿真模型得出整车各个零部件的应力和应变信息,对零部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

    一种具有初始间隙的电阻点焊的抗拉强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36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32256.5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初始间隙的电阻点焊的抗拉强度预测方法,将汽车薄板三处间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输入至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得到汽车薄板不同初始间隙的峰值载荷;将初始间隙与汽车薄板选取间隙对应的三种物理电阻点焊试验样件进行准静态拉伸试验,分别得到三个试验峰值载荷;将峰值载荷与对应的试验峰值载荷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板厚为1mm时初始间隙与峰值载荷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板厚为1.5mm的汽车薄板,重复执行,得到板厚为1.5mm时初始间隙与峰值载荷之间的定量关系;将两个定量关系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抗拉强度预测模型;将待预测的汽车薄板输入至抗拉强度预测模型,输出预测的峰值载荷。

    一种车体复杂造型面自动化加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569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10507.2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林彬 宋凯 胡朝辉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体复杂造型面自动化加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导入车体复杂造型面,将所述车体复杂造型面作为片体;通过偏置曲面命令将选中的所述片体中的所有面朝选定方向偏置,并对偏置后的曲面进行优化处理;通过缝合命令缝合所有优化处理后的曲面,通过直纹命令在片体的截面与缝合后的曲面的截面之间创建体;再次通过缝合命令缝合所述体分别与所述片体、所述缝合后的曲面的公共面,得到实体;通过N边曲面命令二次优化所述实体,得到加厚的片体。该方法实现了车体复杂造型面的快速加厚,减少了工作量,带来了实质性的效率提升。

    一种车体目标件与零件自动化桥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1306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29653.7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林彬 宋凯 胡朝辉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体目标件与零件自动化桥接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选择桥接目标;对所述桥接目标对应的桥接零件进行自动桥接面选择,选择出桥接零件的桥接面;将所述桥接面通过偏置面命令偏置到桥接目标的桥接面上;修剪掉桥接处的部分体;直至处理完所有桥接处,将所述桥接目标与所述桥接零件合并为单个体。系统包括:用户交互模块、零件桥接模块;零件桥接模块包括选择子模块、桥接零件桥接面选择子模块、偏置子模块、抽取子模块、修剪子模块、合并子模块。通过该方法实现了车体目标件与零件的快速桥接,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误差,工程效益得到了有效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