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33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63837.2
申请日:2024-09-28
Applicant: 滨州市农业科学院
Inventor: 李树兵 , 刘树泽 , 王子强 , 孙冬霞 , 李明军 , 李伟 , 高琪 , 韩小伟 , 刘凯凯 , 陈滨滨 , 陈景国 , 周江明 , 王仁兵 , 翟恩绪 , 李清华 , 王成花 , 刘浩然
IPC: A01D4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驱动纵向旋转刀辊式棉秆拔取装置,本发明采用液压动力,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双刀辊旋转式拔秆装置对棉秆夹持精准,非接触土壤式拔秆方式功率消耗少,节省了拖拉机动力,车载式液压操控箱实现了液压驱动式动力装置速度的无级调节,再结合棉秆本身的结构强度,实现了工作部件速度与作用对象材料强度的匹配,更好地适应了不同秆径的棉秆,提高了拔取效率,减少了棉秆的拔断率,同时双刀辊旋转式拔秆装置能够对棉根土壤进行刮除,有利于后续棉秆的打捆回收和二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1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03415.1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滨州市农业科学院
Inventor: 刘凯凯 , 刘树泽 , 何忠振 , 王欢成 , 廖培旺 , 高琪 , 周江明 , 于海霞 , 王成 , 孙一鸣 , 王宁 , 韩哲 , 郝延杰 , 韩小伟 , 禚冬玲 , 张峰 , 何川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生物质燃料清洁燃烧设备,包括:一级燃烧器,被配置为对燃料初级燃烧;气灰分离单元,被配置为分离气体与飞灰颗粒以及未燃烧的燃料,侧壁进气端与一级燃烧器的出气端连通,气灰分离单元顶部具有排出第一气体的排气端,气灰分离单元底部具有排出飞灰颗粒以及未燃烧的燃料的排灰端;二级燃烧器,被配置为对燃料次级燃烧,气灰分离单元的排灰端与二级燃烧器的进料端连通。本发明能够实现利用一级燃烧器和二级燃烧器配合,对生物质燃料进行初级燃烧和次级燃烧,使生物质燃料燃烧充分,以提高利用率,同时布置有降温单元,对气体进行前期换热,降低后期换热时气体温度,进而减少飞灰在换热壁上结焦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5740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46476.2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滨州市农业科学院
IPC: G06Q50/02 , G06F18/241 , G06N3/045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慧农业领域,具体是指基于智慧农业的小麦病虫害远程监控和预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预警和决策模块,用户交互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本方案采用基于GPA‑Net的细粒度识别方法对病虫害进行识别并分类,提高对病虫害的识别精确度,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基于GPA‑Net的细粒度识别方法使用一种新的图金字塔嵌入方法,进行自适应重要度判断,增强识别能力;本方案采用优化的BanditPAM方法对历史治理方法进行学习,加速原BanditPAM方法处理数据的时间,使系统对小麦的病虫害问题进行及时的预警,提供科学的防治建议,帮助用户对小麦的病虫害进行及时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784109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69983.X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滨州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种子存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种子储存设备,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开口处上方设有传动腔体,所述传动腔体的一侧上部设有第一阶梯调节室,所述第一阶梯调节室的下侧、传动腔体和操作台之间组成常温存取室,所述传动腔体的另一侧下部设有第三阶梯调节室,所述第三阶梯调节室的上侧设有第二阶梯调节室,所述操作台的内部沿水平方向阵列设有阶梯行进机构,所述传动腔体的两侧壁沿水平方向阵列设有跨室穿行机构。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在储存种子和对种子进行唤醒时能够提供适合种子需求的温度和气体浓度的阶梯式过渡过程,并且整个过渡过程与外界充分隔离,并通过对过程进行集成避免资源浪费和设备闲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7626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72495.6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滨州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燕麦和小麦杂交的花期相遇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第一年的10月下旬播种冬小麦;S2,在第二年的3月上旬播种燕麦,燕麦采用行播,南北向种植,种植后覆盖地膜,在地膜外,扣双膜拱棚;S3,在燕麦出苗高度在5cm~10cm后,将地膜沿着播种方向划开,使得燕麦幼苗置于地膜外,燕麦的叶片伸出;S4,将种植燕麦的双膜拱棚温度控制在28℃以下,在燕麦孕穗后,撤掉双膜拱棚;S5,在小麦拔节后,对麦苗分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踩踏处理。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将燕麦抽穗开花时间提前并延长花期至5‑15日,同时,将小麦抽穗开花时间延后,使得燕麦和小麦的花期重合相遇,能够进行杂交,进而促进燕麦和小麦的遗传物质转移或融合,创造出更多的种质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3494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45719.8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滨州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G22/20 , A01G9/029 , A01G24/10 , A01G24/28 , A01G24/20 , A01C21/00 , C05G3/00 , C05G3/80 , C05G5/30 ,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碱地玉米移栽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营养钵与营养土,营养钵为双层营养钵,外杯杯底开孔,外杯的杯底平铺2‑3层滤纸,在其与内杯之间装满吸附性生物炭,内杯的上侧壁开孔,杯底铺设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并覆盖营养土;(2)育苗,在营养钵内进行单粒育苗,播种后灌溉至营养钵最大持水量,出苗后每天早晚喷施营养液;(3)移栽,在玉米幼苗2叶‑3叶期灌溉至营养钵最大持水量,进行开沟移栽,采用宽窄行种植法;(4)施肥,在玉米高度为40cm‑60cm期间,通过高地隙施肥机在玉米行间开沟一次性施肥;(5)科学植保与施用叶面肥,适时收获。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著提升了盐碱地玉米产量与养分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566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32070.0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滨州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播种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保持土壤原状表层的播种机,包括机体,角度调节单元铰接在机体底端的纵向架一和纵向架二上,定向输料单元位于两侧的角度调节单元之间,破碎单元转动安装在纵向架一和纵向架二的底端,供料系统安装在机体内,防堵塞单元布置在纵向架一和纵向架二的顶端,防堵塞单元的工作端在转动情况下与供料系统接触;本播种机不仅能通过设置的刮板、输送带和送料板在播种机运动时铲起土层,并对土层进行转移,从而保持土壤原状表层的完整性,而且还可对浅层土层进行粉碎,土层处于一个疏松的状态,便于施加肥料和种子,并将之有效混合在一起,为种子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能有效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生长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160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35923.6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滨州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G2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滴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玉米种植滴灌装置,包括输水管,输水管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导水结构,输水管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导水结构,输水管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管,过滤管上开设有连接槽,输水管通过连接槽与过滤管固定连接,输水管和过滤管的连通部位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接头,过滤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堵接螺栓,过滤管的外壁与连接槽相对的部位固定连接有防滑球。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对水管输送的水液过滤,避免水管中的杂质对输水端堵塞,可以避免水管的出水端受到损坏,可以避免水管受到水锤效应时移动,可以稳定的对玉米的根部输水,可以实现水液精准的对玉米的根部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1639157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20762.3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滨州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走式赤松茸铺料机,包括自走式底盘,自走式底盘前端铰接有第一链耙输送机构一端,第一链耙输送机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秸秆捡拾机构,秸秆捡拾机构与自走式底盘铰接,第一链耙输送机构远离秸秆捡拾机构的一端对应设置有第二链耙输送机构,第二链耙输送机构远离第一链耙输送机构的一端对应设置有秸秆粉碎机构,秸秆粉碎机构出料端对应设置有料箱,第二链耙输送机构、秸秆粉碎机构、料箱均位于自走式底盘顶端,自走式底盘底端设置有开沟机构,秸秆捡拾机构、第一链耙输送机构、开沟机构、自走式底盘、第二链耙输送机构、秸秆粉碎机构传动连接有动力系统。本发明能够一次进地可完成多道工序,减少机具的进地次数,提高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70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36486.4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滨州市农业科学院
IPC: G06T7/00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农田杂草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智慧农业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图像准备、图像预处理、多模态特征提取、农田杂草检测和农田杂草检测报告生成。本发明采用图像修复结合图像编码的方法进行图像预处理,优化图像质量并将图像转化为信息系统可处理和编解码的形式,优化了农田杂草检测的自动性和效率;采用并行卷积特征提取器进行多模态特征提取,通过并行卷积同时处理多模态图像中的特征,优化了特征工程的精细程度,减少了信息的丢失;采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农田杂草检测,通过只构建三层卷积层优化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并设置多个全局最大池化层和全连接层,在不损失检测精度的同时优化了整体的计算速度和检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