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843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62176.5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1V20/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内聚力单元的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岩石工程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待测岩石的数值模型,包括岩石基体单元和嵌入的内聚力单元;对待测岩石施加预设载荷进行实验测试,获得第一应力应变曲线及其中的第一峰值点;基于第一峰值点与第二峰值点之间的应力误差和应变误差构建模拟退火算法的目标函数;第二峰值点是对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而得到;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及其目标函数对内聚力单元的当前参数值进行迭代更新,获得最优参数值。本公开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对内聚力单元的参数进行自动优化标定,可显著提高岩石模拟中内聚力单元参数的标定效率,在保证参数标定准确度的基础上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数值模拟结果更加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0316.3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F30/23 , G01N3/08 , G01N3/24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岩石的破坏模拟方法及装置,涉及岩石工程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对待测岩石的数值模型施加载荷,基于最小二乘近场动力学对数值模型进行模拟,利用最大主应力准则和摩尔库伦准则判断数值模型是否发生拉伸破坏和/或剪切破坏;在数值模型未发生破坏时,增加施加在数值模型上的载荷,直至数值模型发生任一种破坏;发生破坏后判断当前总载荷步是否达到预设总步数若未达到保持当前载荷不变,继续对数值模型施加载荷,直至当前总载荷步达到预设总步数。本公开利用两个准则识别岩石的不同破坏行为,可以准确描述岩石的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更加准确地模拟了岩石破坏过程,有益于岩石工程领域的灾害预测和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16898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35094.0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08 , G01N3/02 , G01N3/06 , G01N3/1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载试验系统,属于岩石分析技术领域。所述加载试验系统包括加载室、轴压加载装置、围压加载装置、温控装置、扫描装置和控制装置;加载室用于放置待测试样,待测试样与加载室的内壁之间具有围压腔;围压加载装置用于向围压腔充填液体介质以对待测试样施加围压;轴压加载装置用于向待测试样施加轴向力;温控装置设于围压加载装置和加载室之间的连接管路上,温控装置用于加热或冷却液体介质以控制待测试样的温度;扫描装置用于实时扫描待测试样以获取待测试样的形变数据。本发明公开的加载试验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待测试样在多个物理场耦合作用下内部结构的演化特征,更方便研究煤岩在外荷载下的裂纹扩展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69124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33973.8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煤岩的有限元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与初始煤岩对应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图像序列,并根据煤岩尺寸信息和图像尺寸信息,确定CT图像序列中每张CT图像中第一像素点的初始尺寸信息,及每张CT图像对应的局部初始煤岩的初始厚度,再根据初始尺寸信息和初始厚度,生成与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一体素点,将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矿物成分信息确定为相应的第一体素点对应的矿物成分信息,根据多个第一体素点,及与每个体素点对应的矿物成分信息,生成目标有限元模型,使得目标有限元模型能够对初始煤岩的尺寸信息和矿物成分信息进行准确表征,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煤岩的有限元模型生成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1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210132670.3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16C10/0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岩体面裂隙的椭球模型重构方法及设备,该方法采用椭球模型直观表达裂隙孔隙分布特征,同时对样品中裂隙孔隙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对裂隙孔隙分布特征的定量描述;本发明采用椭球体重构岩体面裂隙场,将岩体内部的面裂隙场简化为椭球体裂隙,在数学几何中便于描述,建立简化裂隙场与岩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变形破坏之间的理论关系,对裂隙岩体力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04046.2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冲击地压的应力流预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计算应力流,结合相似模型破坏时情况,综合分析推导出应力流影响煤岩体的预设动态屈服面模型,通过模拟不同煤岩结构得出应力流与煤岩体失稳之间的试验,设定基于应力流的冲击地压预警阈值,对于不同构造条件存在不同的预警阈值,提高了冲击地压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01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789326.0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力学表征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针对目标矿区中多个监测点中的任一监测点,获取监测点对应的多个初始状态对值;构建目标矿区对应的有限元几何模型;针对任一监测点,对监测点对应的多个初始状态对值进行数据预处理,以得到监测点对应的多个第一状态对值;基于有限元几何模型以及各监测点对应的多个第一状态对值,采用数据驱动算法,确定各监测点对应的最优状态对值。由此,预先对各监测点的初始状态对值进行数据预处理,提升数据精度,可以有效增强数字驱动力学表征在实际工程中的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1689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435094.0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08 , G01N3/02 , G01N3/06 , G01N3/1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载试验系统,属于岩石分析技术领域。所述加载试验系统包括加载室、轴压加载装置、围压加载装置、温控装置、扫描装置和控制装置;加载室用于放置待测试样,待测试样与加载室的内壁之间具有围压腔;围压加载装置用于向围压腔充填液体介质以对待测试样施加围压;轴压加载装置用于向待测试样施加轴向力;温控装置设于围压加载装置和加载室之间的连接管路上,温控装置用于加热或冷却液体介质以控制待测试样的温度;扫描装置用于实时扫描待测试样以获取待测试样的形变数据。本发明公开的加载试验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待测试样在多个物理场耦合作用下内部结构的演化特征,更方便研究煤岩在外荷载下的裂纹扩展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4299239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24562.1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对岩体天然裂隙结构的张量确定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利用张量描述岩体裂隙结构,突破了形态学和分形维数指标的维度限制,增加对裂隙结构的描述能力,同时与岩体本构模型可以无缝衔接,方便本构关系中表现裂隙场的性质;本发明裂隙张量理论是基于椭球体模型计算,可以描述岩体CT扫描获得的真实裂隙结构,而细观固体力学中裂隙张量理论则无法实现。本发明对岩体天然裂隙的张量表征方法对于深入认识岩体裂隙结构的性质,建立裂隙结构与岩石力学理论的关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67780.3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岩石力学的采动岩体变形破坏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待开采区域的历史开采工艺流程;根据历史开采工艺流程,通过预设的数字岩石力学求解器,得到至少一组模拟数据值;针对每一步历史开采工艺流程,获取已执行每一步历史开采工艺流程时,待开采区域的实际数据值;根据模拟数据值以及对应的实际数据值,对岩体变形破坏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以得到目标岩体变形破坏预测模型,由此,根据通过预设的数字岩石力学求解器所得到的模拟数据值和实际数据值,对岩体变形破坏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以得到目标岩体变形破坏预测模型,提高了目标岩体变形破坏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从而可准确预测在执行开采工艺流程之后的岩体变形破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