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塘鳢工厂化外循环水生态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14115B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610820184.5

    申请日:2016-09-13

    Inventor: 骆明飞 罗俊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尖塘鳢工厂化外循环水生态养殖方法,具体是:采用工厂化外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进行养殖;所述工厂化外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养殖车间和水处理系统,所述水处理系统由生态集污处理池、生物过滤池、微生物富集池和水泵构成;所述养殖方法选择云斑尖塘鳢和杂交尖塘鳢,放养规格为25~60g,放养密度50~80尾/m2,投喂饲料鱼和人工配合饲料,养殖车间控制水温在18~32℃。本发明设备简易、运行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外循环水系统“生态型”特点突出,节水、生态、养殖效果显著;本发明通过对饵料、污物处理、水质等各因素或环节进行控制,在1m3水体可养殖产出50kg以上商品鱼,养殖成活率在90%以上。

    尖头塘鳢与云斑尖塘鳢杂交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7594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73269.6

    申请日:2015-08-05

    Inventor: 罗俊标 骆明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Y02A40/812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动物杂交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尖头塘鳢与云斑尖塘鳢不同属间鱼类的杂交育种方法,包括亲鱼的选择、亲鱼的强化培育、亲鱼的雌雄鉴别与性比、人工催产与授精、受精卵的孵化、1.2cm鱼苗培育、3cm规格鱼苗培育、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成等步骤。本发明采用人工调控手段,选择尖头塘鳢母本与云斑尖塘鳢父本进行远缘杂交,以利用杂交优势提高尖头塘鳢杂交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性能,使杂交子代具备体色好、生长速度快、适温能力强的优点,培育出塘鳢科鱼类新品种,为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与技术支持。

    尖头塘鳢与云斑尖塘鳢杂交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75941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473269.6

    申请日:2015-08-05

    Inventor: 罗俊标 骆明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Y02A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动物杂交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尖头塘鳢与云斑尖塘鳢不同属间鱼类的杂交育种方法,包括亲鱼的选择、亲鱼的强化培育、亲鱼的雌雄鉴别与性比、人工催产与授精、受精卵的孵化、1.2cm鱼苗培育、3cm规格鱼苗培育、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成等步骤。本发明采用人工调控手段,选择尖头塘鳢母本与云斑尖塘鳢父本进行远缘杂交,以利用杂交优势提高尖头塘鳢杂交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性能,使杂交子代具备体色好、生长速度快、适温能力强的优点,培育出塘鳢科鱼类新品种,为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与技术支持。

    尖塘鳢工厂化外循环水生态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1411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20184.5

    申请日:2016-09-13

    Inventor: 骆明飞 罗俊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尖塘鳢工厂化外循环水生态养殖方法,具体是:采用工厂化外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进行养殖;所述工厂化外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养殖车间和水处理系统,所述水处理系统由生态集污处理池、生物过滤池、微生物富集池和水泵构成;所述养殖方法选择云斑尖塘鳢和杂交尖塘鳢,放养规格为25~60g,放养密度50~80尾/m2,投喂饲料鱼和人工配合饲料,养殖车间控制水温在18~32℃。本发明设备简易、运行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外循环水系统“生态型”特点突出,节水、生态、养殖效果显著;本发明通过对饵料、污物处理、水质等各因素或环节进行控制,在1m3水体可养殖产出50kg以上商品鱼,养殖成活率在90%以上。

    一种可持续性观察大刺鳅胚胎发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2357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448308.7

    申请日:2015-07-27

    Inventor: 骆明飞 林义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动物繁殖生物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持续性观察大刺鳅胚胎发育的方法,是用胰蛋白酶溶液对大刺鳅受精卵处理后进行持续性显微观察,可以包括胰蛋白酶溶液的配制、大刺鳅受精卵的获得及处理和受精卵的持续显微观察及日常管理等步骤。所用胰蛋白酶溶液的浓度是1~3g/L,用量是每个培养皿加3~5mL。本发明用胰蛋白酶对大刺鳅受精卵进行处理后,使受精卵外膜变薄,透明,可进行持续性显微观察,观察过程视野清晰,结果可靠,与未经胰蛋白酶处理的同批次受精卵相比,胚胎发育过程中,各发育阶段特征更清晰,尤其是放射状受精孔出现,红色动、静脉血循环系统的形成等特征,将鱼类胚胎发育研究水平提高到新的阶段,具有巨大的研究及参考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