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97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96723.7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发声器件,包括具有收容腔的壳体和悬置于收容腔内的发声单体,发声单体包括盆架、固定于盆架内的振动系统、以及驱动振动系统沿第一方向振动发声且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发声器件还包括悬置于收容腔内且位于磁路系统远离振动系统一侧的振子、以及装配于振子的线圈,磁路系统与线圈相互作用以带动振子在第二方向上往复振动,同时使磁路系统带动发声单体在第二方向上往复振动,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由于振动系统和振子共用一个磁路系统,且发声单体与振子装配在一个壳体内,极大地减小了对空间的占用;发声单体与振子组成双振动系统,既提高了振动效果,又避免了另增部件,进一步节约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26717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92662.5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型扬声器的车内独立声场系统及控制系统。车内独立声场系统包括安装在用户前方区域的微型扬声器阵列以及安装在用户近耳区域的微型扬声器。所有微型扬声器均设置有耦合后腔,并且,用户近耳区域的微型扬声器还设置有导声前腔。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控制安装在用户前方区域的微型扬声器阵列进行中高频的指向性重放,并控制安装在用户近耳区域的微型扬声器进行低频重放和主动反相抵消的方案,解决了传统车载扬声器尺寸无法在车内安装扬声器阵列,和仅用扬声器阵列控制声音指向性低频效果不佳的问题,实现了车内座位每个区域的独立声场控制,且播放不同节目源时,相互干扰很小,提升了车内用户的个性化听音需求和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3670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729289.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触觉反馈的超低频音效补偿系统及方法、存储介质。其中,基于触觉反馈的超低频音效补偿系统包括:响应模块,用于感知用户的超低频音效补偿操作,并在感知到超低频音效补偿操作时输出控制指令;处理模块,用于在控制指令的控制下对待播放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以从音频信号中获取超低频信号;振动模块,用于在超低频信号的驱动下产生相应的振动。本申请可以在用户的大脑产生虚拟的超低频增强效果,弥补了传统方案中用户通过手机聆听音乐或观看视频时严重缺失了100Hz以下的超低频率段的不足,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视听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9862465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811648847.5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IPC: H04R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车载音箱以及汽车,其中,车载音箱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和发声单体,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围合形成后腔,第三盖板与第一盖板围合形成前腔,发声单体安装于第一盖板上且位于后腔内,第一盖板上设有与发声单体正相对且连通前腔的发声口,第二盖板的侧部设有与后腔连通的第一侧出声口,第三盖板的侧部设有与前腔连通的第二侧出声口,第一侧出声口和第二侧出声口朝向相反的方向设置。本发明提供的车载音箱声音能够双向辐射,避免发生声短路,且一个车载音箱能够覆盖多个位置的听音区域,不仅避免由于车内各发声单体的性能不一致性带来的缺陷,而且可以减少整车发声单体的设置数量,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66091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645710.4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车载音箱以及汽车,其中,车载音箱包括用于安装于汽车座椅底部或者背部的发音箱的声音和用于将发音箱引导至座椅底部的导音箱,发音箱具有发声单体、耦合后腔和正发声孔,耦合后腔和正发声孔分别位于发声单体相背的两侧,导音箱具有与正发声孔连通的导音前腔和两个分别朝向座椅前方或者后方传播所述发音箱的声音的侧出声孔,两个侧出声孔都与导音前腔连通且分别位于导音前腔相背的两侧。本发明提供的车载音箱具有声音传播路径短,衰减小,在乘客产生相同声压级的情况下,需要输入的功率更小,利于节能减排,且一个车载音箱即可以同时覆盖第一座椅前方和后方的听音区域,可以减少车载音箱的使用数量,降低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1490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34571.1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IPC: H04R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发声器件,其包括壳体、发声单体和马达组件,发声单体包括盆架、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和第一弹性件,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音圈驱动振膜沿第一方向振动发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盆架,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弹性连接于磁路系统;音圈驱动磁路系统沿第一方向振动,以带动发声单体沿第一方向振动;磁路系统设有让位槽,马达组件包括收容于让位槽内的定子单元和第二弹性件;定子单元固定于壳体,定子单元与磁路系统间隔并驱动磁路系统振动,以带动发声单体沿第二方向振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相垂直。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多功能发声器件可实现两个方向上的振动功能且体积小、声学性能优且振动性能优。
-
公开(公告)号:CN109660912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811645710.4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车载音箱以及汽车,其中,车载音箱包括用于安装于汽车座椅底部或者背部的发音箱的声音和用于将发音箱引导至座椅底部的导音箱,发音箱具有发声单体、耦合后腔和正发声孔,耦合后腔和正发声孔分别位于发声单体相背的两侧,导音箱具有与正发声孔连通的导音前腔和两个分别朝向座椅前方或者后方传播所述发音箱的声音的侧出声孔,两个侧出声孔都与导音前腔连通且分别位于导音前腔相背的两侧。本发明提供的车载音箱具有声音传播路径短,衰减小,在乘客产生相同声压级的情况下,需要输入的功率更小,利于节能减排,且一个车载音箱即可以同时覆盖第一座椅前方和后方的听音区域,可以减少车载音箱的使用数量,降低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87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69257.3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按键及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马达,马达与壳体连接,其中,马达包括底座和磁路组件,底座形成有容纳空间,磁路组件的至少部分收容于容纳空间,磁路组件至少包括导磁盖板、一个音圈及一个铁芯,导磁盖板位于底座的一侧,导磁盖板与壳体固定连接,并与底座可活动地连接,音圈和铁芯收容于容纳空间,并均与底座固定连接,音圈套设于铁芯的外侧,沿马达的厚度方向,铁芯与导磁盖板之间具有预设的间隙,音圈与铁芯用于驱动导磁盖板带动壳体沿马达的厚度方向运动。本发明的按键可以实现对用户的反馈功能,便于用户对自己的操作进行确认,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操作的准确性,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
公开(公告)号:CN10986246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648847.5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IPC: H04R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车载音箱以及汽车,其中,车载音箱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和发声单体,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围合形成后腔,第三盖板与第一盖板围合形成前腔,发声单体安装于第一盖板上且位于后腔内,第一盖板上设有与发声单体正相对且连通前腔的发声口,第二盖板的侧部设有与后腔连通的第一侧出声口,第三盖板的侧部设有与前腔连通的第二侧出声口,第一侧出声口和第二侧出声口朝向相反的方向设置。本发明提供的车载音箱声音能够双向辐射,避免发生声短路,且一个车载音箱能够覆盖多个位置的听音区域,不仅避免由于车内各发声单体的性能不一致性带来的缺陷,而且可以减少整车发声单体的设置数量,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37711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910591186.5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戴式眼镜,其处理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切换振动组件和发声装置的工作模式: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外部不存在压力时,处理器馈给振动组件和发声装置第一电平的音乐信号,其中,振动组件的振动通过人头部相应位置的骨骼传导至人耳形成低频声音;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外部存在压力时,处理器馈给振动组件第一电平的触控反馈信号,并馈给发声装置第二电平的音乐信号,所述第二电平不同于所述第一电平,其中,振动组件的振动传导至外侧盖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穿戴式眼镜的触控交互方法。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穿戴式眼镜及其触控交互方法不仅提升了穿戴式眼镜的音质,而且提高了单一零部件的应用效率,也节省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