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乳化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221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28592.9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王晓达 谢振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通道乳化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的上盖板、乳化板、生成板、下盖板;所述生成板上设置有生成区凹槽,所述生成区凹槽的一端上设置有乳化输送通道,所述乳化板上对应乳化输送通道设置有贯穿乳化板的乳化区穿孔,所述乳化区穿孔与乳化输送通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乳化板上沿着液体流动方向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深度破裂区凹槽、液滴分选区凹槽,所述深度破裂区凹槽的输入端与乳化区穿孔连通。本发明设计合理,分散相占比高、液滴尺寸小、液滴单分散性高、制备效率高,此外,该设备还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和不易堵塞等优点。

    列管换热综合型自组装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194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710065560.9

    申请日:2017-02-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管换热综合型自组装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包括水箱、热水器和列管换热器,水箱与列管换热器的冷介质入口经冷水管相连通,列管换热器的冷介质出口经冷水回流管与水箱相连通;热水器的出水端经热水管与列管换热器的热介质入口相连通;还包括一端与热水器的进水端相连接的热水回流管,热水回流管另一端连接有两根分别通往列管热水器两端的热水回流支管,列管热水器的热介质出口与两热水回流支管的其中一根相连通。本发明列管换热综合型自组装实验装置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快速拆装,学生可以在一套实验装置上进行不同管程换热器的实验,学生自己通过拆卸和安装封头来改变管程数;通过对多种数据的比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一种优化流体均匀性的微通道结构及微通道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6272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43067.7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流体均匀性的微通道结构及微通道反应器,其中微通道结构包括第一级微通道,第一级微通道的一端为液滴或气泡的生成分岔口,生成分岔口上连接有若干具有进料入口的流体入口通道,第一级微通道的另一端为T型破裂口,T型破裂口上并联有一对相平行的第二级微通道;微通道反应器由流体的集成与分配模块、并行微通道的混合流动模块以及混合液收集室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均通道中线轴对称。其中流体集成与分配模块包括流体入口通道与T型口;混合流动模块包括并联的微通道与流体平衡通道;这两个模块顺次连接并重复放置,最后与混合液收集室相连接。微通道结构具有液滴破裂效果好、操作范围广、生产能力高且生成液滴的尺寸均一性好的优点。

    一种反应精馏联产甲醇和碳酸乙烯酯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478187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154967.X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精馏法联产碳酸乙烯酯和甲醇的工艺。包括催化剂、乙二醇、碳酸二甲酯连续输送到反应精馏塔进行反应精馏;催化剂通过蒸发器蒸馏从产物溶液中分离回收;利用精馏塔分离产物,塔顶和塔底分别采出产品甲醇与碳酸乙烯酯粗产品;碳酸乙烯酯粗产品利用碳酸乙烯酯精制塔提纯从塔釜采出。本发明具有碳酸二甲酯转化率高(可达99.00%以上)、原料利用率高、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可实现甲醇和高纯碳酸乙烯酯的连续生产。

    一种利用光响应性三相乳液实现微流控串联反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61220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82700.9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响应性三相乳液实现微流控串联反应的方法,将光响应性三相乳液作为一种液滴微反应器实现了缩合‑还原串联反应,该方法基于三相乳液结构的可重构特性,通过一种光响应性偶氮苯表面活性剂使三相乳液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由核壳型结构转变为Janus型结构。然后利用这一特性和玻璃毛细管微流控芯片结合,设计了一种微流控串联反应系统,使本不可以存在于同一反应环境内的缩合和还原反应可以在不需要任何中间操作下转化率达到95%以上。该方法相比与传统的间歇反应,具有连续化,易于调控和反应快速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绿色,节能的方法。

    一种利用串联孔喉微通道在高相比下强化稀土钕离子萃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2541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31205.5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孔喉微通道在高相比下强化萃取稀土钕离子的方法,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首先将P507加入磺化煤油得到有机相,将稀土盐溶液作为水相,将有机相与水相按照相比1:20~1:200,以1005~1050μL/min的体积流量经过微通道进行常温萃取,最终获得稀土元素萃取相和萃余相。本发明利用所设计的微通道比表面积高、传质速率快等优点,在高相比(>10:1)下进行萃取实验,通过串联孔喉微通道优异的传质性能实现高效萃取稀土钕的目标,是一种安全、高效、低耗的方法。

    一种反应精馏联产甲醇和碳酸乙烯酯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478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54967.X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精馏法联产碳酸乙烯酯和甲醇的工艺。包括催化剂、乙二醇、碳酸二甲酯连续输送到反应精馏塔进行反应精馏;催化剂通过蒸发器蒸馏从产物溶液中分离回收;利用精馏塔分离产物,塔顶和塔底分别采出产品甲醇与碳酸乙烯酯粗产品;碳酸乙烯酯粗产品利用碳酸乙烯酯精制塔提纯从塔釜采出。本发明具有碳酸二甲酯转化率高(可达99.00%以上)、原料利用率高、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可实现甲醇和高纯碳酸乙烯酯的连续生产。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芳香植物油微胶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39444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910920643.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芳香植物油微胶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微通道内,芳香植物油作为内相,壳聚糖溶于乙酸及PF‑127水溶液中作为中间相,含有Span80的正辛醇溶液作为外相;(2)将微通道内形成的多相乳液通入凝固浴中通过溶剂萃取和化学交联的作用固化得到微胶囊,所得微胶囊用正辛烷洗涤后自然干燥。该方法可以制得直径为120~500微米的微胶囊,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芳香植物油的包封率高达100%,芳香植物油可通过扩散作用进行持续释放,并且可以通过pH响应实现突释。本发明对芳香植物油微胶囊产品的高效封装,可控结构,可控释放有着重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