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691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09038.8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章凯 , 陈逢杜 , 李陈彬 , 曾志攀 , 张鸿玮 , 陈晨 , 郑立 , 郑星辰 , 郑晓东 , 陈棋 , 陈明锋 , 马云团 , 许晓芳 , 吴哲伟 , 何怀旭 , 刘少晗 , 林剑炘 , 陈钟锴 , 许晓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混凝土曲面屋顶的浇筑承载结构,本装置增加了厚度调节器和限高网,限高网能够对混凝土的顶部覆盖进而限制混凝土厚度,尤其是针对弧面屋面,本装置能保持整个弧面的混凝土厚度一致,还增加了止流网,使混凝土被限制在指定范围内,并使混凝土浇筑后按照设计的厚度的形态进行凝固成型,锚定板与曲梁顶面紧密贴合形成更的连接大面积,增加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栓钉和以及与曲梁的焊点都处于压型钢板上方的混凝土内部,有效避免栓钉与空气接触,降低锈蚀的几率,增加了使用寿命,而且压型钢板与曲梁使用同一个栓钉焊连接为整体结构,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提高了结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56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09040.5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陈彬 , 陈逢杜 , 郑立 , 曾志攀 , 林章凯 , 张鸿玮 , 郑晓东 , 郑星辰 , 陈晨 , 陈棋 , 陈明锋 , 吴哲伟 , 许晓芳 , 马云团 , 何怀旭 , 刘少晗 , 林剑炘 , 陈钟锴 , 许晓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双曲面钢混屋顶的施工方法,本装置增加了厚度调节器和限高网,能对浇筑的混凝土厚度进行限制和标记,也能对混凝土形成防裂层,还能提高浇筑混凝土顶部的平整度,不会高低不平,又能够通过止流网,对向低处流淌的细密混凝土进行截留,使混凝土浇筑后按照设计的厚度和形态进行凝固成型;而且本施工方法,能够分区域对压型钢板进行浇筑,施工时还预先浇筑了隔离带,能够有效的对整片的建筑屋面进行限制,确保屋面顶部浇筑形成光滑曲面,施工方式简单易操作,而且施工后混凝土可以进行振捣,结构紧实坚固,浇筑时混凝土不四处流淌,确保屋面平整,且厚度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29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77205.8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顶托及快拆建筑模板支撑结构,涉及顶托技术领域,包括主立杆,所述主立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盘,所述主立杆的上方设置有镶嵌盘,仅需松开组合式螺纹套与螺纹杆之间的贴附力,能够更加省力的将组合式螺纹套在螺纹杆旋转向上移动,使得螺纹杆能够连带上方的顶托板向下滑动,随后可直接将顶托板从螺纹杆上方拆除,将螺纹杆与组合式螺纹套向上移动从主立杆内抽出,全程无需拆卸包括主立杆在内的支撑结构,当上方的模板掉落时,下方包括主立杆在内的支撑结构能够承接上方掉落的模板,为执行拆除作业的施工人员提供安全庇护,从而解决了上方模板出现脱落便会直接砸在下方作业人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174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2881.7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装配式高层建筑外墙及其智能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通过设备的各种部件能够快速准确地调整外墙构件本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使连接插孔快速对应连接钢筋,减少了人工调整的时间,避免了因人工操作不精确而多次尝试对接的情况;在升降导向装配阶段,设备能够有序地完成外墙构件本体的装配施工工作,升降座的下降、滑动承接板的滑动脱离等操作都能够按照设定步骤高效进行,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减少了人工扶正或对位构件这种危险操作,智能导向施工设备可以在不依赖人工靠近吊运构件下方操作的情况下完成相关操作,降低了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91432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596256.9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福建建工基础设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数控技术的风管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创建风管BIM模型;将风管BIM模型转化为风管预制构件模型;风管数控加工设备根据风管预制构件模型进行切割,完成风管管件的配件制作;进行法兰的配件制作,之后分别根据风管BIM模型将法兰的配件组合成型,以及风管的配件组合成型;风管支吊架安装;风管管件、法兰及部件安装,之后完成风管保温安装,提高风管制作精度,降低人工成本并根据,同时在建筑使用阶段依据机电模型及管道管件编码进行运维管理实现风管设计排布、下料制作、加工、安装、运维全寿命周期的一体化应用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33267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0598.6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钢管注浆的组合式桩型结构,包括外管体与内管体,所述外管体与内管体的内侧均开设有横向出料口,所述锥型筒的内侧开设有竖向出料口,所述外管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二次注浆道,进入内管体内的水泥浆能够通过横向出料口流入并填补附近的土壤孔隙,从而能够在注浆期间先行对外管体附近的土壤孔隙进行填补,随后通过锥型筒正下方的土壤孔隙进行注浆,随后可通过二次注浆道直接将水泥浆注入锥型筒内,通过竖向出料口对正下方裂缝进行注浆,分开注浆能够对两个横向方向与竖向方向裂缝充分注浆,从而确保水泥浆的流速与压力相对平稳,解决了先前部分水泥浆已经凝结成块而无法保证后续的水泥浆能够完全填充四周缝隙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326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90598.6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钢管注浆的组合式桩型结构,包括外管体与内管体,所述外管体与内管体的内侧均开设有横向出料口,所述锥型筒的内侧开设有竖向出料口,所述外管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二次注浆道,进入内管体内的水泥浆能够通过横向出料口流入并填补附近的土壤孔隙,从而能够在注浆期间先行对外管体附近的土壤孔隙进行填补,随后通过锥型筒正下方的土壤孔隙进行注浆,随后可通过二次注浆道直接将水泥浆注入锥型筒内,通过竖向出料口对正下方裂缝进行注浆,分开注浆能够对两个横向方向与竖向方向裂缝充分注浆,从而确保水泥浆的流速与压力相对平稳,解决了先前部分水泥浆已经凝结成块而无法保证后续的水泥浆能够完全填充四周缝隙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2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77205.8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顶托及快拆建筑模板支撑结构,涉及顶托技术领域,包括主立杆,所述主立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盘,所述主立杆的上方设置有镶嵌盘,仅需松开组合式螺纹套与螺纹杆之间的贴附力,能够更加省力的将组合式螺纹套在螺纹杆旋转向上移动,使得螺纹杆能够连带上方的顶托板向下滑动,随后可直接将顶托板从螺纹杆上方拆除,将螺纹杆与组合式螺纹套向上移动从主立杆内抽出,全程无需拆卸包括主立杆在内的支撑结构,当上方的模板掉落时,下方包括主立杆在内的支撑结构能够承接上方掉落的模板,为执行拆除作业的施工人员提供安全庇护,从而解决了上方模板出现脱落便会直接砸在下方作业人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1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2881.7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装配式高层建筑外墙及其智能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通过设备的各种部件能够快速准确地调整外墙构件本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使连接插孔快速对应连接钢筋,减少了人工调整的时间,避免了因人工操作不精确而多次尝试对接的情况;在升降导向装配阶段,设备能够有序地完成外墙构件本体的装配施工工作,升降座的下降、滑动承接板的滑动脱离等操作都能够按照设定步骤高效进行,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减少了人工扶正或对位构件这种危险操作,智能导向施工设备可以在不依赖人工靠近吊运构件下方操作的情况下完成相关操作,降低了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91432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596025.8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数控技术的风管制作方法,创建风管BIM模型;将风管BIM模型转化为风管预制构件模型;风管数控加工设备根据风管预制构件模型进行切割,完成风管管件制作,在管线综合排布阶段预先进行碰撞检测,消除碰撞点,优化管线路径及风管型式,建立同时满足风管安装需求与加工需求的BIM模型,模型信息可直接用于数控设备加工,且数控设备能够高效正确读取信息数据,通过层层精准传递信息数据,生产出的管道管件依据机电模型统一进行定位编码,保证施工安装的准确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