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12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03440.3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鼠灰链霉菌FJSM‑07及其应用。涉及微生物生防技术领域。提供了其发酵产物以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链霉菌FJSM‑07从海泥中分离获得,目前该类菌种的相关研究少;链霉菌FJSM‑07的发酵液粗提物及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害病原真菌具抑菌活性,具有低毒、低残留、无污染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征;链霉菌FJSM‑07对玉米茎基腐病病原菌和叶斑病病原菌等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链霉菌FJSM‑07易于培养,其发酵液粗提物易于提取制备。因此,链霉菌FJSM‑07易被开发为生防菌制剂,对植物真菌病害防治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4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485703.9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核粒链霉菌SM3‑7,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866,分类命名为Streptomyces sclerogranulatus。该菌株于2022年9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株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本发明核粒链霉菌SM3‑7,对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拟轮枝镰孢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玉米常见病原菌玉米平脐蠕孢、细极链格孢、直帚枝杆孢、禾谷镰孢菌、大斑凸脐蠕孢、禾生炭疽菌和/玉蜀黍平脐蠕孢具有广谱抑制效果,具有被开发为生防药剂的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6782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49933.6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玉米茎基腐病的全程生态轻简控害方法。根据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播种期、苗期、抽穗期和花粒期四个时期,有选择性地集成农事管理、抗病品种、种子包衣、健身壮苗、营养管理、生物防治、监测预警、生态治理、应急措施和病源消杀等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它们的协同控害作用,有效控制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极显著减少玉米化学农药使用,实现玉米化学农药的减施增效,对玉米的绿色生产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23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41586.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N43/713 , A01N31/08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玉米叶斑病的复合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玉米叶斑病防治技术领域,所述复合组合物包括2,4‑二叔丁基苯酚和表面活性素。本发明发现了2,4‑二叔丁基苯酚与表面活性素结合可以拮抗玉米叶斑病相关病原菌的技术,两者结合使用,相较单一使用,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为后续农业领域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45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485703.9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核粒链霉菌SM3‑7,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866,分类命名为Streptomyces sclerogranulatus。该菌株于2022年9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株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本发明核粒链霉菌SM3‑7,对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拟轮枝镰孢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玉米常见病原菌玉米平脐蠕孢、细极链格孢、直帚枝杆孢、禾谷镰孢菌、大斑凸脐蠕孢、禾生炭疽菌和/玉蜀黍平脐蠕孢具有广谱抑制效果,具有被开发为生防药剂的潜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