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8859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241750.4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厦门斯特福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1/131 , C02F103/2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一浅层沉淀池、一微生物定向转化池、一电气浮处理系统及一污泥干化池;所述浅层沉淀池包括一池本体及至少两排上下设置的斜板填料层,所述微生物定向转化池包括一供硝化菌容设的主硝化室及一供反硝化菌容设的反硝化室;所述电气浮处理系统包括一能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气体的电气浮发生装置、一曝气去氧化池及一过滤器,所述电气浮处理系统的排渣管连通至污泥干化池,本发明可以处理海水养殖尾水,防止海水养殖尾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及氨氮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16106231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572033.1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厦门斯特福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定向转化池,包括:一供硝化菌容设的主硝化室及一供反硝化菌容设的反硝化室,所述主硝化室的下部形成下布水区,所述下布水区连接有一引水管及一第一曝气管,所述第一曝气管位于引水管的下方,所述下布水区的上方容设有一供硝化菌挂膜着床的滤料层,所述主硝化室与反硝化室之间通过一第一透水不透气膜分隔,实现可以处理海水养殖尾水,防止海水养殖尾水中的有机物及氨氮化合物对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16039127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573231.X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厦门斯特福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浮处理系统,包括:一能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气体的电气浮发生装置、一曝气去氧化池及一过滤器,所述电气浮发生装置通过管路连通至曝气去氧化池,所述曝气去氧化池通过管路连通至过滤器;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海水养殖尾水进入电气浮发生装置内,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浮发生装置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气体,将海水养殖尾水中的悬浮物带出,并通过曝气去氧化池对电气浮发生装置处理后海水养殖尾水中的余氯吹脱,利用过滤器再进一步过滤处理;从而实现可以处理海水养殖尾水,防止海水养殖尾水中的悬浮物对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17505639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1068254.3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 厦门斯特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水在线监测系统,涉及尾水监测设备领域,该尾水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分流装置和壳体,检测装置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分别用于检测尾水的不同指标;分流装置包括:进液通道,分液通道,分流机构,进液通道用于引入尾水;分液通道与进液通道连通,用于将进液通道内的尾水导向各检测装置;分流机构设置于分液通道或进液通道与分液通道之间,用于控制各分液通道开闭;壳体用于安装检测装置和分流装置并形成一体结构。该尾水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各检测装置的统一控制,操作方便,同时,各检测装置通过壳体安装成一体结构,占用空间小。
-
公开(公告)号:CN212568057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1453865.0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 厦门斯特福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底泥沙取样器,包括左右两个开口相对的取样斗,两取样斗进行铰接连接并能进行开合动作使开口张开或闭合,每个取样斗连接有拉绳,拉绳的一端连接在取样斗的内壁上,另一端从两取样斗的铰接连接处穿出,拉动两取样斗上连接的拉绳能使两取样斗闭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底泥沙取样器,利用自身重力使沉入水底的取样斗自动插入泥沙中,无需等待即可快速装满泥沙样品,不受水流影响,取样高效快捷,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2621641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1453493.1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 厦门斯特福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质检测取样器,包括筒体,筒体具有底板,底板上设有进水口,筒体上端开口处设有端盖,端盖上设有出水口;在端盖下方的筒体内部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上设有出水口,端盖和第一限位部之间设有活动的第一封口件,第一封口件能活动至与第一限位部相贴并封闭第一限位部上的出水口;在底板上方的筒体内部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筒体的底板之间设有活动的第二封口件,第二封口件能活动至与筒体的底板相贴并封闭底板上的进水口。本实用新型水质检测取样器,插入水中则水自动进入筒体,往上拉则自动封闭筒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使用方便;往上拉的过程中,筒体内外的水不产生流通,保证了取样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14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51760.9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层级池塘立体养殖装置及方法,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养殖池内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养殖池表面开设有滑轨,所述养殖池内设置有刮条,所述刮条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滑轨内滑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绳,通过实行参、贝、鱼混养充分挖掘了池塘本身生产潜力,彻底改变单一养殖模式,科学开发利用池塘养殖海珍品,从而提高池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通过电机刮条在养殖池底部滑动,使得刮条将养殖池底部的砂石进行翻动,将砂石缝隙中的养料翻出,以便于海参摄取。
-
公开(公告)号:CN11700342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05507.1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Inventor: 仇登高 , 郑惠东 , 林法玲 , 林琪 , 林向阳 , 刘智禹 , 吴建绍 , 温凭 , 李雷斌 , 吴水清 , 许贻斌 , 钟晨辉 , 祁剑飞 , 宁岳 , 郭少鹏 , 郭辰涛 , 陈小红 , 罗辉玉 , 陈思源 , 林永青 , 丁兰 , 蔡文鸿 , 许朝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包括有机物精准脱离模块、尾水粒子沉降模块、生物消解氧化模块、水力空化富氧模块、脱氮除磷模块、微生物菌群分解净化模块、促循环和转化模块、富营养化消减模块;由上述模块组合构成多层级处理子系统,一个层级处理子系统包括上述模块的多个或全部;多层级处理子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别为独立单元,独立单元之间依次串联连接;或多层级处理子系统包括由多个模块组合形成的模块单元,模块单元设置多个,模块单元内部的模块之间、多个模块单元之间均依次连接;各邻接模块之间、各邻接模块单元之间均通过流道或隔网连通。本发明具有占地面积小、投入与运行成本低、治理效率与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77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54170.5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集美大学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牡蛎延绳式平挂养殖采收的导向切割装置及其方法,它涉及收割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浮球导向模块,所述浮球导向模块包括浮球导向拨板、浮球隔离挡板及浮球隔离压条,主缆绳导向机构,所述主缆绳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架的两侧,所述主缆绳导向机构包括前锥度导向拨叉轮及后锥度导向拨叉轮,位于所述浮球隔离挡板的内侧;副缆绳滚刀切割机构,所述副缆绳滚刀切割机构包括导轮、电机及滚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能够对副缆绳进行导向、方便切割,对主缆绳进行张紧,船体更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08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419707.6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IPC: C12N1/20 , A61K35/744 , A61P31/04 , C12R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酸乳球菌,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329,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20年7月9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329的乳酸乳球菌在制备微生物制剂中的应用。该菌株分离筛选自仿刺参肠道,能促进仿刺参健康生长,改善肠道菌群,可以有效的抵御病原菌塔式弧菌的感染,增强机体免疫机能。该乳酸乳球菌为内源性肠道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海洋环境生长繁殖,而且对养殖动物和人类不存在危险,在应用方面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本发明的乳酸乳球菌CGMCC No.20329具有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