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型混凝土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0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12697.8

    申请日:2023-12-2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提供一种乳液型混凝土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成:8.5%‑23%硅膏、3%‑8%炔醇、1%‑10%乳化成分、0.1%‑4%增稠成分、0.1%‑4%防腐成分、余量为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乳液型混凝土消泡剂能够通过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改性硅油、炔醇复合作为主要消抑泡成分,在消泡剂中引入氟元素的同时通过接枝聚醚链段,有效降低了表面张力并提高了在混凝土体系中的分散性,并引入了炔醇作为主要抑泡成分,适用于混凝土体系保持有益的小气泡,通过消抑泡成分复合加快了泡膜的破裂,在混凝土体系中消抑泡性能良好,从而实现工作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高效消泡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0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12695.9

    申请日:2023-12-27

    IPC分类号: C04B24/42 C04B103/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消泡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高效消泡型功能材料总质量作为参考,按照质量分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成:5%‑12%改性聚硅氧烷、5%‑10%聚醚改性硅油、5%‑10%炔醇、1%‑10%乳化成分、0.1%‑4%增稠成分、0.1%‑4%防腐成分、余量为水。通过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改性硅油、炔醇复合作为主要消抑泡成分,在消泡剂中引入氟元素的同时通过接枝聚醚链段,有效降低了表面张力并提高了在混凝土体系中的分散性,并引入了炔醇作为主要抑泡成分,适用于混凝土体系保持有益的小气泡,通过消抑泡成分复合加快了泡膜的破裂,在混凝土体系中消抑泡性能良好,从而实现工作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防辐射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590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05586.8

    申请日:2023-07-0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辐射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防辐射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原料包括减水型母液20.0~40.0份、引气剂0.06~0.15份、消泡剂0.02~0.05份、调凝剂0.5~0.8份、保水增稠剂0.2~0.4份、防辐射剂0.5~1.0份以及水。本发明在防辐射混凝土外加剂中引入保水增稠剂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改性甜菜碱、海藻胶,改善了混凝土泌水以及抗离析性能,提升了混凝土强度。本发明通过加入纳米TiO2溶胶和纳米级硫酸钡提升混凝土的防辐射能力。在减水型母液合成中,加入丙烯酸铵,增大溶液的分散性能,除增强混凝土流动性能外,还能使二氧化钛溶胶更均匀的分散在整个外加剂和混凝土中。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65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12725.0

    申请日:2024-02-27

    摘要: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丙烯酰胺溶液滴加至三聚氰氯的碱性溶液中,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得到功能单体;将功能单体、聚醚单体、硅烷醇、氧化剂和还原剂Ⅰ分散于水中,再往所得分散液中滴加滴加液Ⅰ和滴加液Ⅱ,所述滴加液Ⅰ为不饱和羧酸的水溶液,所述滴加液Ⅱ为还原剂Ⅱ和链转移剂的混合水溶液,将起始滴加温度控制在10‑15℃,待物料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反应完毕后将体系的pH值调节至5‑6。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将功能单体和硅烷醇引入聚羧酸中,由此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含气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混凝土表面气孔数量并降低孔隙率。

    一种余浆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管桩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5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12726.5

    申请日:2024-02-27

    IPC分类号: C04B28/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管桩余浆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余浆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管桩生产方法。所述余浆调节剂中含有聚羧酸缓释型减水剂、悬浮剂、糖类缓凝剂、有机酸和无机磷酸盐以及任选的消泡剂和水。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在聚羧酸缓释型减水剂的基础上,复配加入悬浮剂、糖类缓凝剂、有机酸和无机磷酸盐共同作用,如此不仅可以显著延缓余浆凝结时间,延长余浆二次利用时间,不用担心余浆凝结问题,而且还可以提升余浆使用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桩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