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826562U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22013446.6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秦皇岛优益创联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覃艳明 , 张利荣 , 郭欣 , 周庆丰 , 刘鸿 , 张晓刚 , 吴志刚 , 张胜伟 , 齐建飞 , 贾强乐 , 何海声 , 和锋 , 胡继峰 , 郑海洋 , 白晓明 , 李学军 , 邢立成 , 李坤 , 汪睿超 , 刘志广 , 李雨中 , 刘书伟 , 马广杰 , 张志超 , 孙银昆 , 宋鹏飞 , 李振菲 , 尹红旭 , 王宏达 , 奚云鹏 , 张鑫鹏 , 李召飞 , 王理政 , 李通阳 , 孟庆友 , 王向南 , 刘沙沙 , 张亮 , 马晨凯 , 张尹哲 , 潘涛 , 董贺明 , 刘艳波 , 才龙 , 李彬 , 张凯
IPC: B60P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舱体整体式自装卸装置,包括旋转铰链和电动液压支腿,旋转铰链包括外铰链和内铰链,外铰链和内铰链之间通过轴连接,外铰链固定连接在舱体上,内铰链与电动液压支腿连接在一起,电动液压支腿和内铰链一起围绕轴转动,外铰链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固定插销。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液压支腿实现舱体的自动升降,实现舱体自装卸,通过旋转铰链的自由旋转,可以在不使用时将电动液压支腿折叠起来,节省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效能高,能在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使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229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59560.1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F17/10 , G06Q50/26 , G06Q10/047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灾害管理领域灾害管理领域,提供了堰塞湖溃决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监测模块、实时状态采集模块、避险方案规划模块、风险警示模块。采取即时获取当前可用路线的措施,并结合预测的溃决影响区域进行疏散路径的规划。这种即时的、基于当前实际情况的路径规划大大提高了撤离效率,可以快速核定疏散路径,这大幅提升了紧急响应的效率和有效性。又获得的自动化处理和实时数据分析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了应对策略的策划和执行,不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而且明显提升了公共安全的整体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17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20110.4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 , G06F18/214 , G06Q10/063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堰塞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堰塞湖溃决后的水流量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获取堰塞湖基础信息、水文气象数据、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事件数据;进行模型建立与验证,生成堰塞湖模拟模型;进行溃决后的水流量预测,记录溃决预测信息;对溃决预测信息进行灾害评估,根据灾害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级别预警处理。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建立堰塞湖模拟模型并验证,再将实时监测数据输入至堰塞湖模拟模型,自动进行溃决后的水流量预测,且对溃决预测信息进行灾害评估,根据灾害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级别预警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堰塞湖溃决后的水流量变化预测的精确性和分级灾害预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3603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1040204.4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3B35/44
Abstract: 一种水上作业平台对接结构,属大型平台连接技术领域,包括平台主体、座体、连接件、驱动部、加长部、转接部和操纵部。平台主体为水上作业平台的对接部件,座体安装在平台主体上,连接件横向安装在座体内,驱动部纵向安装在驱动部内,加长部与驱动部连接,转接部与加长部连接,操纵部与转接部连接,形成整个对接结构。平台主体包括单耳接头、双耳接头和侧壁,单耳接头为平台拼接组件中的一个部件,双耳接头为与之对接的另一个拼接组件的部件,两个拼接组件通过单耳接头和双耳接头互相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70071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46474.6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平台对接拔销结构,属大型平台连接技术领域,包括对接部、销钉、拔销盒和撬杆,对接部为互相连接的两个平台模块的对接部位,销钉对对接部起到连接作用,销钉安装在拔销盒内。销钉包括顶杆、锥头和卡槽,顶杆安装在拔销盒内,可在拔销盒内滑动,顶杆前端具有锥头,锥头便于销钉的拆装,顶杆厚度具有卡槽,卡槽具有多节,每节卡槽按非均布的方式布置,非均布的卡槽配合拔销盒上均布的腰形孔。拔销盒包括盒体、通孔、腰形孔、限位孔和限位钉,盒体安装在双耳接头侧部的拼接模块侧壁上,盒体中部具有通孔,销钉安装在通孔内,盒体顶部均布腰形孔,盒体底部具有限位孔,每个限位孔对应一个腰形孔,限位钉从腰形孔向下插入限位孔。
-
公开(公告)号:CN1136360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40204.4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3B35/44
Abstract: 一种水上作业平台对接结构,属大型平台连接技术领域,包括平台主体、座体、连接件、驱动部、加长部、转接部和操纵部。平台主体为水上作业平台的对接部件,座体安装在平台主体上,连接件横向安装在座体内,驱动部纵向安装在驱动部内,加长部与驱动部连接,转接部与加长部连接,操纵部与转接部连接,形成整个对接结构。平台主体包括单耳接头、双耳接头和侧壁,单耳接头为平台拼接组件中的一个部件,双耳接头为与之对接的另一个拼接组件的部件,两个拼接组件通过单耳接头和双耳接头互相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3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96000.4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与防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桩体桁架结构形式的堤防决口快速封堵装置,包括有安装杆,安装杆共有四根,安装杆一侧均连接有三根连接杆,安装杆另一侧均连接有稳定架,稳定架外侧均设计有T字型凹槽,连接杆均能够与对应的T字型凹槽卡接拼合,安装杆上部均安装有插销块,安装杆下部均连接有沉孔块。本发明通过模块化设计,利用安装杆、连接杆、插销块和沉孔块的快速卡接拼合,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组装,显著提高了决口封堵的效率,稳定架、固定件和锁紧盘的配合进一步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确保装置在复杂环境下仍能快速部署并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96266.1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自然灾害预防领域,提供了基于致灾链的堰塞湖灾害预防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岸壁稳定性监控模块、堰塞风险分析模块、灾害警告广播模块、灾害减缓方案规划模块。通过预先的灾害模拟,允许应急管理者提前构思和设计疏散与救援路线,为公众提供宝贵的准备时间。通过为疏散和救援流程提前规划直接和高效的路线,可极大减轻应急时刻救援资源的压力,允许救援队伍更精准地分布和使用紧缺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1683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73374.X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F18/213 , G06F16/901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风险评估领域,提供了堰塞湖溃决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留存模块、风险判断模块、多渠道数据采集模块、警示散播模块。本方案不仅增强了监测系统对传统数据的依赖和处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当常规监测受限时,它可以依赖较为非正式的数据,如社交媒体情报,来获取必要信息。此外,该方案通过具有辨析力的数据处理手段,能使微小信号放大,帮助决策者进行细致判定,确保灾害响应策略尽可能细化和精确,有效提升灾害管理和应急响应的时效性和适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77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75175.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堰塞湖应急处置的视频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视频分析模块、坝体监测模块、水电站调控模块、水工结构分析模块、水流模拟模块、地质变化识别模块、风险评估与响应模块。本发明中,通过集成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堰塞湖环境和安全状况的精确监控与分析,应用卷积神经网络、机器视觉算法、动态规划、结构力学模型、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对动态事件的捕捉能力和对潜在风险的预测准确性,不仅提升了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还增强了应急响应的效率和有效性,显著提高了堰塞湖监控的全面性、预警的及时性及应急处置的科学性,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