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膜片、发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0565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81101.1

    申请日:2022-07-04

    Inventor: 陈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装饰膜片、发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所述装饰膜片用于覆盖发光元件的发光面。所述装饰膜片包括由透明或者半透明材料制成的膜片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膜片本体上的装饰层,所述装饰层包括纹理层和/或半透明彩色油墨层,所述纹理层呈透明或者半透明状。其中,当所述发光元件不发光时,所述纹理层能够使所述装饰膜片呈现图案效果、炫光效果、哑光效果及变色效果中的至少一种外观效果,所述半透明彩色油墨层能够使所述装饰膜片呈现与所述半透明彩色油墨层相同的颜色。所述装饰膜片应用于发光模组时,所述装饰膜片覆盖于发光元件的发光面,不仅可以保护所述发光元件,还可以对处于不发光状态的所述发光模组起到装饰作用。

    后盖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09964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74260.4

    申请日:2024-02-07

    Inventor: 陈磊 杨义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后盖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后盖包括第一淋涂硬化层、第二淋涂硬化层及基材。基材包括基板部及由基板部的边缘延伸出的边框部,基板部与边框部之间形成容纳腔。其中,基板部具有面向容纳腔的第一表面及背向容纳腔的第二表面,边框部具有面向容纳腔的第三表面及背向容纳腔的第四表面,第三表面与第一表面弧面过渡,第四表面与第二表面弧面过渡。第一淋涂硬化层具有第一预设厚度且至少覆盖第一表面,第二淋涂硬化层具有第二预设厚度且覆盖第二表面及第四表面。第一预设厚度的取值小于或等于0.15mm,和/或,第二预设厚度的取值小于或等于0.2mm,和/或,第一表面与第三表面的弧面过渡区域的半径大于或等于0.2mm。

    装饰板及电子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3028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80058.7

    申请日:2022-07-04

    Inventor: 陈磊 居治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装饰板及电子设备。装饰板包括由第一基体以及设于第一基体上的第一底色油墨层构成的第一装饰片。装饰板还包括层叠粘贴于第一装饰片上的第二装饰片,第二装饰片包括位于第一底色油墨层上的第二基体以及设于第二基体上的第二底色油墨层,第二装饰片开设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装饰板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装饰片的相对两侧,第一底色油墨层至少覆盖第一基体的表面对应第一通孔的部分,第二底色油墨层与通过第一通孔外露的第一底色油墨层之间在装饰板的厚度方向上具有高度差;或者,装饰板还包括设于第一装饰片上的若干景深图案,景深图案与第一装饰片的可视外观之间存在视觉差异。该两种装饰板均可以产生景深效果,从而提升外观美感。

    装饰膜片、发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8257221U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21720100.8

    申请日:2022-07-04

    Inventor: 陈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装饰膜片、发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所述装饰膜片用于覆盖发光元件的发光面。所述装饰膜片包括由透明或者半透明材料制成的膜片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膜片本体上的装饰层,所述装饰层包括纹理层和/或半透明彩色油墨层,所述纹理层呈透明或者半透明状。其中,当所述发光元件不发光时,所述纹理层能够使所述装饰膜片呈现图案效果、炫光效果、哑光效果及变色效果中的至少一种外观效果,所述半透明彩色油墨层能够使所述装饰膜片呈现与所述半透明彩色油墨层相同的颜色。所述装饰膜片应用于发光模组时,所述装饰膜片覆盖于发光元件的发光面,不仅可以保护所述发光元件,还可以对处于不发光状态的所述发光模组起到装饰作用。

    壳体、耳机组件及电子设备终端

    公开(公告)号:CN221842682U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20284309.7

    申请日:2024-02-06

    Inventor: 陈磊 杨义辉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耳机组件及电子设备终端,壳体包括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基材,塑料基材具有相对设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第一加硬层,第一加硬层设于塑料基材的外表面上,第一加硬层在远离塑料基材的一侧具有沉积区域,沉积区域具有多个微孔,其中:至少65%的微孔的直径为3‑5nm;至少65%的微孔的深度为3‑5nm;和微孔的密度为4000‑6500个/μm2;中间层,中间层设于沉积区域表面并与多个微孔嵌合连接;以及疏水层,疏水层设于中间层远离第一加硬层的一侧。微孔的参数选择既增强了中间层与第一加硬层之间的结合力,又避免了过度的表面粗糙化可能导致的涂层不均匀及应力集中现象,也保持第一加硬层的硬度不受影响。

    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768072U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20287268.7

    申请日:2024-02-06

    Inventor: 陈磊 杨义辉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后盖及移动终端。所述终端后盖为透明或半透明后盖。所述终端后盖包括主体部、安装部、第一连接面及遮盖层,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表面及第一内表面,所述主体部环绕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整体朝向所述主体部的外侧凸起,所述安装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内表面及第二外表面,且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内表面之间具有高度差。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内表面及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通过第一圆弧过渡连接,与所述第二内表面共同形成安装腔。所述遮盖层设于所述第二内表面及所述第一连接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