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解-重构建立裂隙岩体三维数值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28559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600268.8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解‑重构建立裂隙岩体三维数值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岩石表面贴上用于坐标识别的参考点;2)利用三维扫描仪对岩体表面进行扫描,获得裂隙岩体的三维表面形态的测量数据,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完成对扫描数据的拼合,获得岩体的三维数值模型,记录参考点的坐标;3)沿着岩体内部的天然贯通裂隙将块体分解,分解后获得含有内部裂隙面的各块体,保留块体上的参考点;4)利用三维扫描仪对分解的块体进行逐个扫描,同步骤2)获得三维表面数值模型,记录扫描的参考点坐标;5)利用分解之前参考点的坐标对获得的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坐标转化拼接,即获得重构的裂隙岩体三维数值模型。本发明有效模拟岩体内部真实的裂隙几何形态。

    一种流路可调的泥石流模拟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53068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45714.1

    申请日:2016-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流路可调的泥石流模拟试验系统,包括仪器台、流通槽、堆积板和用于放置模拟泥石流材料的材料箱,所述材料箱位于仪器台上,所述材料箱的出口与所述流通槽的上端入口相接,所述流通槽的下端出口与所述堆积板入口相接,所述仪器台位于用于带动仪器台升降的主升降机构上,所述流通槽由上下相接的槽管片连接而成,上下相邻的槽管片相互拼接且可相互上下左右转动,所述槽管片的下端安装流通槽支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真性能较好的流路可调的泥石流模拟试验系统。

    一种基于分解-重构制作裂隙岩体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9901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10600134.6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解‑重构制作裂隙岩体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裂隙岩体表面贴上参考点;2)利用三维扫描仪对岩体表面进行扫描,获得裂隙岩体的三维表面形态的测量数据,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完成对扫描数据的拼合,获得裂隙岩体的三维数值模型,记录参考点的坐标;3)沿着岩体内部的天然贯通裂隙将块体分解,分解后获得含有内部裂隙面的各块体,保留块体上的参考点;4)利用三维扫描仪对分解的块体进行逐个扫描,同步骤2)处理,利用分解之前参考点的坐标对获得的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坐标转化拼接,即获得重构的三维数值模型;5)根据获得的三维数值模制作基于天然岩体的三维裂隙岩体模型。本发明能真实反映天然贯通裂隙岩体几何形态。

    一种粗糙度可控的用于制作多尺度多形状岩石裂隙的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15342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46756.2

    申请日:2016-0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 G01N1/286

    Abstract: 一种粗糙度可控的用于制作多尺度多形状岩石裂隙的方法,将两侧预制凹槽的岩石块体放置于垫板上,夹具放置于试件顶部,启动垂直加载装置,根据需求对试件施加法向应力,稳定后,启动推送装置将横向加载装置推送至试件前但不接触试件处并固定,启动横向加载装置,将锥形加载头压入凹槽,并根据需求待达到一定应力后保持应力不变,最后按照需要的卸载速率卸载法向应力,即可得到裂隙。以及提供一种实现该方法的设备。本发明可以有效精确的控制裂隙的粗糙度、成功率高、效果理想、可针对多尺度多形状试件。

    一种粗糙度可控的用于制作多尺度多形状岩石裂隙的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15342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646756.2

    申请日:2016-08-08

    Abstract: 一种粗糙度可控的用于制作多尺度多形状岩石裂隙的方法,将两侧预制凹槽的岩石块体放置于垫板上,夹具放置于试件顶部,启动垂直加载装置,根据需求对试件施加法向应力,稳定后,启动推送装置将横向加载装置推送至试件前但不接触试件处并固定,启动横向加载装置,将锥形加载头压入凹槽,并根据需求待达到一定应力后保持应力不变,最后按照需要的卸载速率卸载法向应力,即可得到裂隙。以及提供一种实现该方法的设备。本发明可以有效精确的控制裂隙的粗糙度、成功率高、效果理想、可针对多尺度多形状试件。

    一种系列尺寸岩体结构面起伏幅度各向异性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618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98560.X

    申请日:2016-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4

    Abstract: 一种系列尺寸岩体结构面起伏幅度各向异性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定工程岩体结构面;2)获得三维结构面模型;3)在不同的方向均匀截取结构面测段,获取结构面轮廓线;4)对结构面轮廓线图件进行处理,获得系列尺寸结构面试样的表面信息;5)在获得的表面信息中提取坐标信息,计算每个测段的结构面起伏幅度;6)计算相同尺寸条件下各个方向上结构面的起伏幅度的统计平均值,汇总后得到各个方向上的起伏幅度数列Rn;7)筛选出起伏幅度统计平均值最大的值Rmax和最小值Rmin,计算各向异性值m=Rmax/Rmin,通过得到m值的大小判断起伏幅度的各向异性程度。本发明能够定量描述系列尺寸结构面起伏幅度的各向异性。

    一种基于分解-重构制作裂隙岩体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990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00134.6

    申请日:2016-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6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解-重构制作裂隙岩体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裂隙岩体表面贴上参考点;2)利用三维扫描仪对岩体表面进行扫描,获得裂隙岩体的三维表面形态的测量数据,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完成对扫描数据的拼合,获得裂隙岩体的三维数值模型,记录参考点的坐标;3)沿着岩体内部的天然贯通裂隙将块体分解,分解后获得含有内部裂隙面的各块体,保留块体上的参考点;4)利用三维扫描仪对分解的块体进行逐个扫描,同步骤2)处理,利用分解之前参考点的坐标对获得的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坐标转化拼接,即获得重构的三维数值模型;5)根据获得的三维数值模制作基于天然岩体的三维裂隙岩体模型。本发明能真实反映天然贯通裂隙岩体几何形态。

    基于分解-重构建立裂隙岩体三维数值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28559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00268.8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解-重构建立裂隙岩体三维数值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岩石表面贴上用于坐标识别的参考点;2)利用三维扫描仪对岩体表面进行扫描,获得裂隙岩体的三维表面形态的测量数据,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完成对扫描数据的拼合,获得岩体的三维数值模型,记录参考点的坐标;3)沿着岩体内部的天然贯通裂隙将块体分解,分解后获得含有内部裂隙面的各块体,保留块体上的参考点;4)利用三维扫描仪对分解的块体进行逐个扫描,同步骤2)获得三维表面数值模型,记录扫描的参考点坐标;5)利用分解之前参考点的坐标对获得的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坐标转化拼接,即获得重构的裂隙岩体三维数值模型。本发明有效模拟岩体内部真实的裂隙几何形态。

    一种流路可调的泥石流模拟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53068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0845714.1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一种流路可调的泥石流模拟试验系统,包括仪器台、流通槽、堆积板和用于放置模拟泥石流材料的材料箱,所述材料箱位于仪器台上,所述材料箱的出口与所述流通槽的上端入口相接,所述流通槽的下端出口与所述堆积板入口相接,所述仪器台位于用于带动仪器台升降的主升降机构上,所述流通槽由上下相接的槽管片连接而成,上下相邻的槽管片相互拼接且可相互上下左右转动,所述槽管片的下端安装流通槽支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真性能较好的流路可调的泥石流模拟试验系统。

    一种流路可调的泥石流模拟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095583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075838.8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一种流路可调的泥石流模拟试验系统,包括仪器台、流通槽、堆积板和用于放置模拟泥石流材料的材料箱,所述材料箱位于仪器台上,所述材料箱的出口与所述流通槽的上端入口相接,所述流通槽的下端出口与所述堆积板入口相接,所述仪器台位于用于带动仪器台升降的主升降机构上,所述流通槽由上下相接的槽管片连接而成,上下相邻的槽管片相互拼接且可相互上下左右转动,所述槽管片的下端安装流通槽支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真性能较好的流路可调的泥石流模拟试验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