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126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95389.3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50/00 , G06F40/284 , G06F40/295 , G06F40/30 , G06F16/353 , G06N3/092 , G06N20/20 , H04L9/40 , H04W12/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险操作识别方法、行为记录获取方法及权重分配方法,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风险操作识别方法包括:在获取到短信行为记录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根据短信行为记录得到基础信息库;从大网信息采集模块中,提取目标手机号码的多维度行为数据,并根据多维度行为数据,以及预置的多维度行为数据之间的实体映射关系,得到目标手机号码的多个异常系数;将多个异常系数中的至少一个,输入预置的自适应权重调整模型,得到自适应权重调整模型输出的多个权重;根据多个异常系数和多个权重,计算得到目标手机号码的风险操作分数。可解决现有的诈骗识别技术无法有效识别通过社交平台进行的诈骗活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841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05587.2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W12/128 , H04W12/4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机卡异常使用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的多个手机卡在预设时间段采集的通信相关数据;基于通信相关数据,获取各手机卡对应的多个静态数据指标是否发生变化的标识;针对多个静态数据指标是否发生变化的标识确定各目标手机卡,基于通信相关数据获取各目标手机卡对应的多个行为数据指标是否发生变化的标识以及各行为数据指标的变化率;基于通信相关数据,获取各目标手机卡对应的网络数据指标的变化率;基于各标识和各变化率,得到各目标手机卡对应的使用行为得分;基于使用行为得分,判断手机卡是否属于异常使用。该方法参考的数据指标充分、识别准确度高,不容易出现误判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13880.4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21/57 ,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用户的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用于互联网信息交互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并分析网络日志数据,确定风险指数高于预设风险指数的目标网站,由目标网站和网络日志数据则可以确定目标评估用户的访问信息,从而对目标评估用户进行风险等级评估。该方法的精准度、覆盖度和时效性等方面均具备较高水平,对网络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可以帮助相关机构和金融机构识别和保护网络用户,防止公民的资金受到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0334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11191.0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识别卡业务异常的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中,在监测到用户识别卡与移动终端关联时,监测获取与用户识别卡的标识对应的上网行为数据、流量数据以及计费数据;根据上网行为数据和流量数据确定访问行为指标;根据上网行为数据确定异常上网行为指标;根据计费数据确定消费行为指标;在根据上述指标确定出用户识别卡命中业务异常场景时,获取与业务异常场景对应的异常处理策略,并根据异常处理策略对用户识别卡和/或移动终端进行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在确定与手机号码对应的IMEI更改时确定用户识别卡出现业务异常的方法,无法确定克隆IMEI的用户识别卡是否出现业务异常,进而导致处理用户识别卡业务异常的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68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56847.0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固定电话异常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固定电话的通话日志采集请求,获取相应的固定电话话单;基于固定电话话单对固定电话进行通话行为分析,确定待识别的目标固定电话,并确定目标固定电话绑定的目标宽带账号;查询目标宽带账号对应的公网IP地址,确定与公网IP地址进行通信的对端IP地址;判断对端IP地址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将目标固定电话标识为异常电话。本申请的方法实现了提高异常通话行为的识别效率和精确度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611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42272.5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H04L61/451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域名解析日志的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解析表;根据第一解析表中的多个域名确定多个白名单主域名,并根据多个白名单主域名确定第一域名表;根据第一解析表中的多个互联网协议地址确定多个内容分发网络地址,并根据多个内容分发网络地址确定第一地址表;根据第一域名表过滤多个主域名、无效域名或泛域名对应的解析记录,并根据第一地址表过滤多个聚类地址对应的解析记录。本申请的方法,解决了域名解析日志的数据量巨大,导致现有算力无法满足数据处理需求,进而导致无法准确的从解析的多个域名中识别恶意域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5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460918.5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F16/3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险社区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风险号码,风险号码包括已知欺诈号码以及和已知欺诈号码关联的号码;将风险号码作为实体,根据风险号码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风险号码之间的关系权重,构建关系网络图谱,关系网络图谱包括携带标签的实体、实体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实体间的关系权重;采用标签传播算法,遍历关系网络图谱中的每个实体,以更新实体的标签;将更新后的关系网络图谱中,携带欺诈标签的实体对应的风险号码所在的小区判定为风险社区。本申请通过构建并更新关系网络图谱,以此确定欺诈标签对应的实体所在的小区,实现了欺诈标签的定位与识别,提高了对诈骗号码的识别范围和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0277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690102.5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12/128 , H04L65/11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诈骗用户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中,根据各扇区下各用户的登录信息来确定待识别扇区及目标用户,当目标用户的数量多于第一阈值时,获取第一时间段内待识别扇区下的上网用户,若上网用户使用SIP协议且协议经过加密或上网用户的上网通道经过加密,则对上网用户进行断网处理,以识别出断网后,目标用户中退出登录的用户在目标用户中的占比大于预定的第二阈值的诈骗用户。本方案能够实现对诈骗用户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474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51411.3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12/1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断轨时空伴随的诈骗号码识别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不能有效地阻断诈骗行为的发生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在已确认的诈骗号卡中获取存在断轨现象的涉案号卡,并确定该涉案号卡的断轨活动轨迹和时间;通过匹配所有断轨号卡,根据涉案号卡的断轨活动轨迹和时间找出与涉案号卡具有断轨时空伴随特征的匹配号卡;记录下所有匹配号卡的基站经纬度信息,并通过聚类算法确定出诈骗窝点的位置;实时监控号码的行为轨迹,若发现有符合所述涉案号卡断轨时空伴随条件,且最终附着到诈骗窝点对应区域的号码,则将该号码判定为可疑号码,并发出预警信息。本公开能够在诈骗行为发生前进行识别和预警,有效地定位诈骗窝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37810.5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联通时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型构建和诈骗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用户属性模型、第一识别模型、以及第二识别模型;根据用户属性模型、第一识别模型、以及第二识别模型,得到目标模型;根据目标模型,得到初始全局模型,其中,初始全局模型包括目标模型、以及各个目标模型的初始重要度;根据目标模型、以及各个目标模型的初始重要度,得到注意力结果;根据注意力结果,对初始全局模型中各个目标模型的初始重要度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全局模型。本申请的方法,可以结合多个预测模型的优势,提高诈骗预测的准确性以及鲁棒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