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3386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644526.5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广东贝达海洋科学有限公司
IPC: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孤立内波引起海表面高度变化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得浮标观测平台所在位置点的不同时间、不同层数的海流相对浮标观测平台的相对流速,对相对流速依次进行质量控制和去除背景海流信息,得到相对流速;步骤2:获得浮标观测平台的垂直加速度与水平加速度,根据水平加速度获得移动速度,将移动速度和相对流速进行叠加,得到真实的海流流速;步骤3:根据真实的海流流速判断是否出现内波,若出现内波,则继续执行,否则结束处理或跳转至步骤1;步骤4:对垂直加速度连续进行两次时间积分,得到海洋孤立内波发生时间段内引起的海表面高度变化。本发明可以较高精度的测量出孤立内波引起的海表面高度变化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283386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1644526.5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广东贝达海洋科学有限公司
IPC: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孤立内波引起海表面高度变化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得浮标观测平台所在位置点的不同时间、不同层数的海流相对浮标观测平台的相对流速,对相对流速依次进行质量控制和去除背景海流信息,得到相对流速;步骤2:获得浮标观测平台的垂直加速度与水平加速度,根据水平加速度获得移动速度,将移动速度和相对流速进行叠加,得到真实的海流流速;步骤3:根据真实的海流流速判断是否出现内波,若出现内波,则继续执行,否则结束处理或跳转至步骤1;步骤4:对垂直加速度连续进行两次时间积分,得到海洋孤立内波发生时间段内引起的海表面高度变化。本发明可以较高精度的测量出孤立内波引起的海表面高度变化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63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13031.3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海LADCP观测数据后处理方法及处理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得LADCP原始观测数据;步骤2:根据倾角变化率按深度划分若干层,倾角变化率越大,层厚越小且层数越多;步骤3:根据当前层所覆盖的流速剖面计算各层的流速平均值;步骤4:分别计算出各层的流速剪切和相对流速剖面,相对流速剖面为流速平均值叠加上流速剪切;步骤5:计算出绝对流速剖面,绝对流速剖面为相对流速剖面叠加上参考流速。本发明采用分层平均思路,可从低回波深海环境LADCP数据中处理获得高精度、高准确性的海水绝对流速和流速剪切,优于目前普遍使用的逆方法和剪切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63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813031.3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海LADCP观测数据后处理方法及处理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得LADCP原始观测数据;步骤2:根据倾角变化率按深度划分若干层,倾角变化率越大,层厚越小且层数越多;步骤3:根据当前层所覆盖的流速剖面计算各层的流速平均值;步骤4:分别计算出各层的流速剪切和相对流速剖面,相对流速剖面为流速平均值叠加上流速剪切;步骤5:计算出绝对流速剖面,绝对流速剖面为相对流速剖面叠加上参考流速。本发明采用分层平均思路,可从低回波深海环境LADCP数据中处理获得高精度、高准确性的海水绝对流速和流速剪切,优于目前普遍使用的逆方法和剪切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645373.6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广东贝达海洋科学有限公司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孤立内波预警强度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得浮标观测平台所在位置点的不同时间、不同层数的海流相对浮标观测平台的相对流速,对相对流速依次进行质量控制和去除背景海流信息,得到相对流速;步骤2:获得浮标观测平台的移动速度,将移动速度和相对流速进行叠加,得到真实的海流流速;步骤3:根据真实的海流流速判断是否出现内波,若出现内波,则继续执行,否则结束处理或跳转至步骤1;步骤4:对海流流速进行校正,输出校正后的海洋孤立内波信息,校正后的海洋孤立内波信息包括海洋孤立内波出现的时间、强度、深度和传播相速度。本发明可以排除仪器漂移引起的观测误差,提高孤立内波预警强度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245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1645373.6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广东贝达海洋科学有限公司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孤立内波预警强度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得浮标观测平台所在位置点的不同时间、不同层数的海流相对浮标观测平台的相对流速,对相对流速依次进行质量控制和去除背景海流信息,得到相对流速;步骤2:获得浮标观测平台的移动速度,将移动速度和相对流速进行叠加,得到真实的海流流速;步骤3:根据真实的海流流速判断是否出现内波,若出现内波,则继续执行,否则结束处理或跳转至步骤1;步骤4:对海流流速进行校正,输出校正后的海洋孤立内波信息,校正后的海洋孤立内波信息包括海洋孤立内波出现的时间、强度、深度和传播相速度。本发明可以排除仪器漂移引起的观测误差,提高孤立内波预警强度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06174.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和海洋环境监测方法,其中,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浮标系统、潜标、海床基平台,浮标系统与潜标之间连接有用于抵消波浪起伏的弹性缆,潜标与海床基平台之间连接有处于绷直状态的光电复合缆,浮标系统包括发电装置,海床基平台包括环境观测传感器,发电装置依次与弹性缆、潜标、光电复合缆和环境观测传感器相连以向潜标和环境观测传感器供电,环境观测传感器能够将收集到的环测数据通过光电复合缆、潜标和弹性缆上传至浮标系统,该海洋环境监测装置采用分段力隔离,可靠性强,且降低了建造成本,建设周期短;使用该海洋环境监测装置的海洋环境监测方法,能适应恶劣的海洋环境,适合于长期、连续、实时单点位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540827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1021434.0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潜式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具体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的外侧设有四个切割机构,设备主体的顶端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在四个切割机构的内侧;切割机构包括两个上下分布的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两个电动推杆均设在设备主体的外侧,电动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刀片,上方的电动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四个切割机构将海草或绳索割断,与现有技术相比,防止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在海洋深处被海草或者遗留在海洋里的绳索所缠绕而无法被遥控行进,实现了海洋环境动态在线监测、数据实时处理及可视化展示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33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0742868.8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筒分布式光纤声振动监测数据成像方法及处理终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DAS监测到的k个segy文件数据进行预处理,以获取每一个segy文件的数据矩阵,所述数据矩阵的大小为N×M;步骤二、所述步骤一获取的每一个segy文件的数据矩阵,取矩阵样本数据每一道中t秒内的N个样点数据,对其振幅做均方根计算并记录下振幅值,将每一个segy文件中M个振幅值进行集合,以形成每一条振幅能量变化曲线;步骤三、所述步骤二获得的每一条振幅能量变化曲线,按k个segy文件形成的时间顺序进行叠加排列,以形成长时间尺度下的井筒内声振动能量变化剖面图。本发明实现井筒长周期声振动数据的成像,使井筒的DAS监测到的数据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7837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011242815.2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传感阵列和测斜仪的海底变形联合监测方法,所述传感阵列至少包括两条交叉的传感阵列带,每条传感阵列带均为直线,传感阵列带上分设有若干传感器,各个传感器间隔设置,在以两条传感阵列带的交叉点为圆心的若干不同直径的同心圆上设置多个所述测斜仪,至少在每条传感阵列带的最外端设置一个测斜仪,每个同心圆上设置的测斜仪数量相同,在远离所述交叉点一定距离处还设置有一个作为基准点的测斜仪,以交叉点作为原点建立笛卡尔坐标系,交叉点和基准点连线作为笛卡尔坐标系的一个轴向。本发明将两套系统各自采集的海底变形数据进行相互校准,两套系统相互独立,又可互为补充、校准,可有效提高海底变形监测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