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768045U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21236376.3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智卓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IPC: B25B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制作动态模量试件的夹具。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端抵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上端表面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三个固定架,三个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均与定位环固定连接,三个所述固定环均匀分布在定位环的表面,所述固定架的内壁螺纹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孔。解决了在使用定位夹具对动态模量试件进行固定限位时,通常的固定夹具为两侧夹板对芯样进行挤压固定,容易出现对芯样夹持不牢固的情况,进而导致在利用夹具对芯样进行夹持时容易脱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694480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692077.5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获取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方法,包括乳化沥青的破乳过程和烘干过程。本发明的方法根据乳化沥青颗粒的表面化学特性,选用合适的破乳剂破坏乳化沥青颗粒表面的双电层,从而使乳化沥青在常温下迅速破乳,破乳后的乳化沥青可将大部分水分从体系中倾倒出去,剩余水分蒸发速度快,在烘箱中的停留时间短,使用方便,相对于国外低温蒸发法获取残留物,在达到防止沥青老化目的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针对国外标准采用蒸馏法,避免了抽真空设备的使用,试验成本有效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3123.9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的沥青饱和分组分分子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沥青饱和分分子模型,对分子结构及能量进行优化,得到最低能量的稳定几何构型;在此基础上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将计算得到的分子整体偶极矩、极性表面积占比、HOMO‑LUMO能隙和分子极性指数(Molecular Polarity Index,MPI)四参数作为描述符,建立判断沥青饱和分组分的量化指标体系。本发明中的判断方法可以高效快捷地区分沥青中的饱和分组分分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适用性,为从纳观角度判断沥青饱和分组分的分子提供了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084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59458.8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渣集料的防膨胀处理与验证方法,包括S10‑S90,用于对钢渣进行处理与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外掺剂可以抑制钢渣中的游离氧化钙,延缓膨胀,提高钢渣的耐久性能,外掺剂处理效果接近自然陈化1年,但操作简便效率较快,可大规模应用;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估钢渣的体积稳定性,为钢渣路面工程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4703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88805.0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扬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Inventor: 郑炳锋 , 吉增晖 , 吴威伟 , 余晖 , 顾兴宇 , 曹荣吉 , 潘大为 , 杨坤 , 吴春颖 , 李兆南 , 刘钰斐 , 梅亮 , 郁伟 , 陈菊梅 , 吕正龙 , 裴建松 , 郭崇 , 黄俊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沥青路面传感器的自适应车辆动力响应检测方法及系统,通过选取数据质量最高的多个传感器的采集数据,避免了传感器数据质量不高给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接着利用多个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进行联合决策,并根据决策结果动态调整各个参与波形检测的传感器所使用的参数,避免了传感器参数漂移导致的检测误差,随后在传感器连续检测失败且无法通过调整参数恢复后,系统会将其从决策列表中移除并更新决策传感器列表,避免了因某些传感器损坏从而导致的系统检测失败,该系统只要正常工作的传感器数量大于决策列表的数量需求,系统就能正常工作,增强了整个车辆检测系统的鲁棒性,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3134.7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16C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的沥青四组分分子区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沥青质、胶质、芳香分以及饱和分的分子模型;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计算四组分分子的HOMO‑LUMO能隙、分子量、sp2杂化碳原子占比、平均Mayer键级以及分子极性指数(Molecular Polarity Index,MPI);通过Mayer键级,可区分出饱和分组分;通过HOMO‑LUMO能隙及分子量,可以区分出沥青质组分;通过MPI、平均Mayer键级和sp2杂化碳原子占比三指标,可区分出芳香分组分和胶质组分。本发明中的方法对多种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多方面比较,能够在纳观尺度上为沥青四组分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区分方法,有望提高沥青组分区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沥青性能的多尺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4058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27863.3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渣集料体积膨胀抑制方法,包括将钢渣与改性混合液混合均匀,浸泡6h时间后烘干获得。其中改性混合液采用3%硅粉和0.2mol/L柠檬酸钠混合制备而成。本发明所提供的钢渣集料体积膨胀抑制方法,协同硅粉与柠檬酸钠的理化性质,有效改变钢渣的化合物成分,形成更加致密、耐久的微观表面结构,可更快速有效降低钢渣吸水膨胀率,抑制其发生膨胀,进一步抑制其制备的沥青混合料的膨胀率,解决钢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形变的问题,提高安全性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89602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45468.3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青海省收费公路管理处 , 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 , G01N3/24 , G01N2203/0003 , G01N2203/0005 , G01N2203/0017 , G01N2203/0025 , G01N2203/0033 , G01N2203/0048 , G01N2203/0062 , G01N2203/0676 , G01N2203/0682 , G01N2203/06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扩展模拟装置和模拟方法,扩展模拟装置包括环境箱、反射裂缝模拟平台、反射裂缝测试系统和采集控制系统,环境箱底部设有基座;反射裂缝测试系统包括水平方向张开型反射裂缝测试模块和垂直方向剪切型反射裂缝测试模块。本发明装置不仅可以从水平方向模拟张开型反射裂缝,还能从垂直方向上模拟剪切型反射裂缝,能够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实际反射裂缝的发生和扩展进行真实贴近的模拟,对路面结构设计中抗裂材料及结构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08317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04347.1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33 , C04B38/08 , C04B26/26 , C04B2111/0075 , C04B2201/20 , C04B14/00 , C04B1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泡沫温拌SMA‑13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及性能评价方法,泡沫温拌SMA‑13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对改性沥青进行机械发泡处理,制备得到泡沫改性沥青;对集料进行筛分,取所需级配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将选取的集料混合,加入絮状木质素纤维以及(1)制备的泡沫改性沥青,搅拌均匀,得到目标产物。中高温沥青、气以及水同时进入沥青发泡装置内而急剧汽化,迅速膨胀生成泡沫沥青,形成的沥青暂时增加其体积,减少黏度,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充分裹覆集料,增加其和易性,使得热拌SMA‑13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从180~185℃降低到160℃左右,降低拌和温度,可以减少SMA‑13沥青混合料的老化程度,降低有害气体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0297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0267.6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扬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IPC: G01B21/32 , G06F17/18 , G06F17/11 , G06F30/20 , E01F11/00 , G01K13/00 , G01N3/14 , G01N3/06 , G06F119/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结构状态感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沥青路面的各结构层内埋设多个温度传感器;将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处理器连接,实时监控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以实现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监控;对沥青路面温度场进行回归分析,并拟合出沥青路面温度场模型;在沥青路面的各结构层内埋设应力应变传感器;测试不同轴重、温度以及车速下各层应力应变的动态响应。本发明通过先对沥青路面结构的温度场模型进行拟合,再进行动力响应测试的方式,准确的描述温度的变化,进而为温度的响应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撑,进而提高了测试的精确性与适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