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343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78810.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化床物料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获取石墨电极材料在流化床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数据,根据预热干燥阶段内相邻时刻的温度数据差异判断温度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当温度数据存在异常时,根据预热干燥阶段的时长获取颗粒异常程度,根据恒速干燥阶段的时长获取第一水分异常程度,根据降速干燥阶段内相邻时刻的温度数据差异获取第二水分异常程度,进而根据颗粒异常程度、第一水分异常程度和第二水分异常程度对温度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获取颗粒异常程度、第一水分异常程度和第二水分异常程度来确定导致温度数据异常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调控石墨电极材料的温度,使得石墨电极材料得到有效干燥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91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26671.2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3C16/26 , G01D21/02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25 , C23C16/455 , C23C16/44 , C23C16/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池电极的碳纳米电极制备系统,包括:基材制备模块用以通过原子层沉积方式制备基体材料;检测模块用以获取基材制备模块的制备参数;电极制备模块用以根据制备参数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式在基体材料表面生长碳纳米管以制备对应的电极材料;回收输送模块用以对基材制备模块的输出气体中的若干杂质进行净化,回收惰性气体并输送至电极制备模块;协调模块,用以确定基材制备模块的稳定性特征参数并根据稳定性特征参数确定对基材制备模块和/或电极制备模块的若干协调方案;通过模块化设计对基材原子层沉积过程和电极碳纳米管过程进行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电极制备系统的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81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43245.7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化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流化床的纳米喷雾包覆系统,包括罐体,用以为罐体提供经加压、加热的流化床所需气体的进风加热模块;用以向待包覆材料喷射加压的包覆溶液的喷雾模块;用以收集包覆颗粒以获取包覆颗粒的图像的图像获取模块;用以获取待包覆材料的物理参数、包覆溶液的物理参数及所述包覆颗粒的图像的数据获取模块;用以基于所述包覆颗粒的图像确定所述待包覆材料的包覆状态,以使根据待包覆材料的包覆状态确定所述流化床执行包覆作业的对应参数的数据分析模块;用以根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确定的对应参数控制所述流化床执行包覆作业的控制执行模块;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对流化床参数调整的精确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3957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16895.2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碳纳米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碳纳米管的表面精度控制方法,本发明在搅拌过程中实时获取加热混合仓内混合物表面的图像以及搅拌棒所受压力值,计算搅拌上浮表征系数,并判定是否满足预设上浮标准,在满足预设上浮标准时,根据搅拌上浮表征系数调整第一搅拌棒的旋转速度以及超声波发生装置的发射频率,在不满足预设上浮标准时,开启第二搅拌棒运行,并调整第二搅拌棒的旋转速度,本发明考虑搅拌过程中碳纳米管颗粒聚集上浮的现象,适应性调整搅拌参量,并且,通过第二搅拌棒将上浮的碳纳米管引入搅拌涡流中,进而,减少搅拌过程中碳纳米管颗粒团聚和上浮,提高复合碳纳米管的均匀性,减少气孔孔隙,提高成品表面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8113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43245.7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化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流化床的纳米喷雾包覆系统,包括罐体,用以为罐体提供经加压、加热的流化床所需气体的进风加热模块;用以向待包覆材料喷射加压的包覆溶液的喷雾模块;用以收集包覆颗粒以获取包覆颗粒的图像的图像获取模块;用以获取待包覆材料的物理参数、包覆溶液的物理参数及所述包覆颗粒的图像的数据获取模块;用以基于所述包覆颗粒的图像确定所述待包覆材料的包覆状态,以使根据待包覆材料的包覆状态确定所述流化床执行包覆作业的对应参数的数据分析模块;用以根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确定的对应参数控制所述流化床执行包覆作业的控制执行模块;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对流化床参数调整的精确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634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78810.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化床物料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获取石墨电极材料在流化床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数据,根据预热干燥阶段内相邻时刻的温度数据差异判断温度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当温度数据存在异常时,根据预热干燥阶段的时长获取颗粒异常程度,根据恒速干燥阶段的时长获取第一水分异常程度,根据降速干燥阶段内相邻时刻的温度数据差异获取第二水分异常程度,进而根据颗粒异常程度、第一水分异常程度和第二水分异常程度对温度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获取颗粒异常程度、第一水分异常程度和第二水分异常程度来确定导致温度数据异常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调控石墨电极材料的温度,使得石墨电极材料得到有效干燥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91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326671.2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3C16/26 , G01D21/02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25 , C23C16/455 , C23C16/44 , C23C16/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池电极的碳纳米电极制备系统,包括:基材制备模块用以通过原子层沉积方式制备基体材料;检测模块用以获取基材制备模块的制备参数;电极制备模块用以根据制备参数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式在基体材料表面生长碳纳米管以制备对应的电极材料;回收输送模块用以对基材制备模块的输出气体中的若干杂质进行净化,回收惰性气体并输送至电极制备模块;协调模块,用以确定基材制备模块的稳定性特征参数并根据稳定性特征参数确定对基材制备模块和/或电极制备模块的若干协调方案;通过模块化设计对基材原子层沉积过程和电极碳纳米管过程进行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电极制备系统的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30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7564.X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3C16/442 , C23C16/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化床气相沉淀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流化床的气相沉淀反应系统,包括流化气体进气口、流化床反应罐、气体分布板、反应气体进气口、进料口、尾气口、出料口、振动装置、第一叶轮、第一速率检测器和中控模块,本发明通过对流化气体进气口内第一叶轮实际转速的自动化监测,实现对系统整体稳定性的实时监测,使基于流化床的气相沉淀反应系统中气体分布板发生固体堆叠时可以进行相应的压力、振动频率的调节或及时更换气体分布板,提高了流化床的气相沉淀反应系统的运行效率,避免了由于发生堆叠而造成流化气体和反应气体无法进入反应仓进行气相沉淀反应的情形,使得流化床反应罐内的流化状态稳定维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2304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07564.X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3C16/442 , C23C16/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化床气相沉淀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流化床的气相沉淀反应系统,包括流化气体进气口、流化床反应罐、气体分布板、反应气体进气口、进料口、尾气口、出料口、振动装置、第一叶轮、第一速率检测器和中控模块,本发明通过对流化气体进气口内第一叶轮实际转速的自动化监测,实现对系统整体稳定性的实时监测,使基于流化床的气相沉淀反应系统中气体分布板发生固体堆叠时可以进行相应的压力、振动频率的调节或及时更换气体分布板,提高了流化床的气相沉淀反应系统的运行效率,避免了由于发生堆叠而造成流化气体和反应气体无法进入反应仓进行气相沉淀反应的情形,使得流化床反应罐内的流化状态稳定维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1395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16895.2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碳纳米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碳纳米管的表面精度控制方法,本发明在搅拌过程中实时获取加热混合仓内混合物表面的图像以及搅拌棒所受压力值,计算搅拌上浮表征系数,并判定是否满足预设上浮标准,在满足预设上浮标准时,根据搅拌上浮表征系数调整第一搅拌棒的旋转速度以及超声波发生装置的发射频率,在不满足预设上浮标准时,开启第二搅拌棒运行,并调整第二搅拌棒的旋转速度,本发明考虑搅拌过程中碳纳米管颗粒聚集上浮的现象,适应性调整搅拌参量,并且,通过第二搅拌棒将上浮的碳纳米管引入搅拌涡流中,进而,减少搅拌过程中碳纳米管颗粒团聚和上浮,提高复合碳纳米管的均匀性,减少气孔孔隙,提高成品表面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