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监测支座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810488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1924583.3

    申请日:2022-07-25

    IPC分类号: E01D1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监测支座,属于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上部结构为普通建筑支座,下部结构主要包括底盆以及橡胶板;底盆中央设置有内腔;上部结构的底部设置在内腔内,橡胶板也设置在内腔内,并位于上部结构底部与内腔上表面之间;橡胶板与内腔上表面之间还设置有油腔,油腔由油腔封板和内腔上表面密封而成;底盆的内部设置有油路,油路与油腔相通;油路包括进油口、出油口以及传感器接口;油路外侧端部通过快速接头予以密封;传感器接口所在的油路外侧端部还连接有测力元件,测力元件设置在对应的快速接头内。

    双球面转体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327000U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22532962.4

    申请日:2022-09-23

    IPC分类号: E01D21/08 E01D1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体桥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球面转体装置,包括上球铰、球衬板及下球铰,球衬板位于上球铰与下球铰之间,球衬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为球面,且球衬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设有中心定位销,上球铰与球衬板之间及下球铰与球衬板之间分别通过球衬板上设置的中心定位销连接,且球衬板的上表面与上球铰之间具有滑动副,球衬板的下表面与下球铰之间具有滑动副。本实用新型在球衬板与上球铰、下球铰之间分别设置了滑动副,使本实用新型的转体装置具有两个转动面,加大了转体成功的几率。

    一种桥梁伸导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869957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1993246.X

    申请日:2022-07-29

    IPC分类号: E01D19/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梁端防水导水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桥梁伸导装置,包括型钢、不锈钢板及锚固组件,相邻的两桥梁梁端上分别通过锚固组件固接有型钢,或桥梁梁端与桥台上分别通过锚固组件固接有型钢,两所述型钢之间连接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两型钢上开设的卡槽中;所述卡槽的下部槽宽大于上部槽宽,即所述卡槽的下部向外侧延伸,所述卡槽内的底部设有弹性密封条;所述不锈钢板的端部向上折弯,折弯处的上方设有防止不锈钢板与型钢在伸缩时脱离的压棒。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板在伸缩过程中不易抽出,避免与型钢在伸缩时脱离。本实用新型可在长度方向上拼接或在有翘头需要时的翘头处进行拼接。

    滑动副用滑板(二)
    6.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7692007S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30560470.9

    申请日:2022-08-25

    摘要: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滑动副用滑板(二)。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桥梁支座和球铰的滑移和转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立体图。
    5.设计1后视图与设计1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1后视图;设计1左视图与设计1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1左视图;设计1右视图与设计1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1右视图;设计2后视图与设计2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2后视图;设计2左视图与设计2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2左视图;设计2右视图与设计2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2右视图。

    滑动副用滑板(一)
    7.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7700808S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30560469.6

    申请日:2022-08-25

    摘要: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滑动副用滑板(一)。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桥梁支座和球铰的滑移和转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立体图。
    5.设计1后视图、设计1左视图以及设计1右视图与设计1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1后视图、设计1左视图以及设计1右视图;设计2后视图、设计2左视图以及设计2右视图与设计2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2后视图、设计2左视图以及设计2右视图;设计3后视图、设计3左视图以及设计3右视图与设计3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3后视图、设计3左视图以及设计3右视图;设计4后视图、设计4左视图以及设计4右视图与设计4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4后视图、设计4左视图以及设计4右视图;设计5后视图、设计5左视图以及设计5右视图与设计5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5后视图、设计5左视图以及设计5右视图;设计6后视图、设计6左视图以及设计6右视图与设计6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6后视图、设计6左视图以及设计6右视图;设计7后视图、设计7左视图以及设计7右视图与设计7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7后视图、设计7左视图以及设计7右视图;设计8后视图、设计8左视图以及设计8右视图与设计8主视图对称,省略设计8后视图、设计8左视图以及设计8右视图。
    6.指定设计1为基本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