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波材料的贴合装置及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41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07454.X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波材料的贴合装置,包括贴合机台部件、X轴直线移动模组、上下料输送总成、吸波材料贴合组件,X轴直线移动模组驱动移动贴合罩部件移动使得贴合腔室罩设在吸波材料上方,打开气缸件,气缸件的活塞杆驱动升降式运输贴合下压盒下降,此时升降杆件向下驱动卡接锯条部件,卡接锯条部件的锯齿部正好卡接在吸波材料的一端,同时辅助下压条下压于吸波材料的另一端,X轴直线移动模组再次驱动移动贴合罩部件返回复位,将拖拽吸波材料在工作台的顶面上滑动至待贴合板件的顶面升降杆件向上回缩。能够增加与吸波材料的紧实扎接,防止吸波材料在运输拖拽过程中掉落,从而能够提高吸波材料的贴合精准度以及贴合效率。

    一种碳纳米材料用粉碎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589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97526.3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材料粉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纳米材料用粉碎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粉碎机构,所述箱体的左侧设置有直角板,所述直角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直角板并固定连接有研磨球,所述箱体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通过粉碎机构初步处理,配合伺服电机驱动研磨球进行研磨处理,同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研磨球不断的晃动研磨,从而使纳米材料粉碎的更加彻底,效果更好,并且通过弹簧在不断释放弹性势能,使研磨球研磨的过程中不断的晃动,配合风机抽风,将细小的粉末抽落至收集盒内,较大的粉末顺着过滤板滑落进磁吸盒,再反复进行研磨,提高了研磨质量。

    一种改性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吸波涂层和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39665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0279959.2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波涂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改性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吸波涂层和制备工艺,以三苯基膦作为催化剂,使碳纳米管的活性羧基与环氧基纳米碳化硅的环氧基团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纳米碳化硅改性碳纳米管,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在碳纳米管表面负载纳米碳化硅,改善了纳米碳化硅的分散性,减少了团聚,增强了两者之间的界面性能,形成界面极化损耗和良好的阻抗匹配,与环氧树脂复合固化得到的吸波涂层具有密度低、质量轻、吸波性能强的优点,可以通过界面极化损耗和介电损耗对电磁波进行损耗和反射。

    一种蜂窝状吸波材料强度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579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285981.2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状吸波材料强度检测装置,属于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底架、顶板和托持机构,顶板固定连接于底架立板内侧,且在顶板下侧平面上设置有下压检测机构,托持机构安装于底架的横台板上侧,位于下压检测机构正下方,且与下压检测机构配合使用;本装置可以对待检材料的上端在一次检测操作的同时,可以采集到待检材料局部受到下压后,不同位置的数据,且在对检测待检材料下压测试完成之后,通过液压缸伸缩端收缩,触发组合检测组件与局部检测组件形成组合状态,可再次下压对待检材料的整体受到下压后的数据进行再次采集;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存在的多次下压检测操作中,不能有效保证检测精度和满足检测需求等问题。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40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58359.1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吸收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碳纳米管放入共混溶液中酸活化,步骤二:将碳纳米管洗涤后干燥研磨得到粉末,步骤三:将粉末转移至共混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并调节pH值,步骤四: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基体,步骤五:将备用溶液和聚合物基体加入聚苯乙烯和表面活性剂在乙二醇溶液中混合,洗涤至中性后涂膜,干燥后研磨,得到碳纳米管复合吸波材料。本发明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将碳纳米管研磨成粉后再进行原位复合共混,同时引入聚合物基体作为载体增强碳纳米管和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大为增加,提高材料的耐腐蚀、耐氧化和耐高温特性。

    一种NiCo2-xFexS4@MoS2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52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07420.5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波吸收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NiCo2‑xFexS4@MoS2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制备时,通过NiCo2S4晶相外面包MoS2,在掺杂金属离子引入偶极极化的同时,加MoS2这种纳米片去增加界面极化,使得到的NiCo2‑xFexS4@MoS2电磁波吸收材料结构内部存在中空空位,有效减轻了NiCo2‑xFexS4@MoS2电磁波吸收材料重量;同时在利用水热法合成MoS2时,合出来1T@2H复合相,相结构上更为复杂,通过缺陷和空位还有中空提高了产品性能,具有内部中空、产品质量轻、吸波性能好以及薄宽轻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电磁波吸收材料难以实现薄宽轻强的目标等问题。

    一种吸波材料生产用定型裁剪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901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65827.9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裁剪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吸波材料生产用定型裁剪设备,包括用于放置吸波材料的放置台以及其底部的底座,所述放置台后侧垂直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前端顶部垂直固定有位于放置台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中心位置处设有垂直向下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输出端穿过顶板底部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底部设有切割组件,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导向转动组件上切割组件的导轨组件;通过驱动件的转动带动转动组件在导轨组件内移动的方式,使切割组件沿导轨组件方向移动,进而裁剪处沿导轨组件的路径,根据沿导轨组件路径的不同,可以裁剪处带有弧度以及更加复杂的裁剪口,满足市场上不同弧度的要求,适用性好。

    一种电磁波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15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9055.8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波吸波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波吸波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制备原料:复合吸波粒子30~40份、丙烯酸6~10份、醋酸乙烯0.2~0.5份、炭粉2~5份、硝酸铍0.5~1份、海泡石粉5~7份、多异氰酸酯8~12份、纳米石墨粉12~15份、羟基树脂1~3份、辅助粉料5~10份、去离子水150~200份;所述复合吸波粒子通过以下的步骤制成:步骤一、将基材加入三乙醇胺中,配制成物料重量百分浓度为1~55%的悬浊液。通过在电磁波吸波材料的制备原料中加入了由钡铁氧体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成分制备而成的复合吸波粒子,能够显著增加吸波材料成品的吸波性能,满足不同频段电磁波的吸收需求。

    一种改性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吸波涂层和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39665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79959.2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波涂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改性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吸波涂层和制备工艺,以三苯基膦作为催化剂,使碳纳米管的活性羧基与环氧基纳米碳化硅的环氧基团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纳米碳化硅改性碳纳米管,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在碳纳米管表面负载纳米碳化硅,改善了纳米碳化硅的分散性,减少了团聚,增强了两者之间的界面性能,形成界面极化损耗和良好的阻抗匹配,与环氧树脂复合固化得到的吸波涂层具有密度低、质量轻、吸波性能强的优点,可以通过界面极化损耗和介电损耗对电磁波进行损耗和反射。

    一种自行车筐扩展架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77363U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20109175.0

    申请日:2023-02-04

    Inventor: 石聆孜 王熠若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筐扩展架,包括:前挡板的下面固定安装有底板,前挡板和底板的两侧均连接有下侧板,下侧板中间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延伸架,延伸架的另一端连接有上侧板,下侧板和上侧板之间还安装有支撑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以通过底板下面的固定扣将整体装置固定在自行车上面,方便固定。通过同时握住两侧上侧板和下侧板的把手向外拉伸,将前挡板和底板在水平方向拉长,通过拉动两侧的上侧板的把手将延伸架在垂直方向拉高,方便根据需要延伸扩展,增加容量或者缩小容量,更加实用。最后通过支撑固定组件将上侧板以及延伸架固定住,更加牢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