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5627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810205368.X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其车桥耦合动力仿真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悬挂式单轨动力学仿真装置在研究轨道梁局部振动时仿真结果误差大的技术问题,通过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橡胶轮轮轨面接触力学模型,轨道梁底板与腹板等效面力施加方法以及车辆与轨道梁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构建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与轨道梁的耦合动力仿真系统,该发明解决了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悬吊机构解耦并等效,现有的悬挂式单轨动力学模型仿真在研究轨道梁局部振动时仿真结果误差大,难以提取轨道梁动应力、动应变结果,无法准确评估轨道梁局部强度破坏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0485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810003678.3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何庆烈 , 蔡成标 , 朱胜阳 , 张水清 , 王明昃 , 翟婉明 , 何飞 , 林秋君 , 张龙庆 , 徐翔 , 何春燕 , 陈兆玮 , 张嘉伟 , 杨尚福 , 冯洋 , 袁玄成 , 韩兆令
IPC: E01B2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通过提高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减振性能来提高列车运行的舒适性。该轨道梁包括轨道梁顶板、设置在轨道梁顶板左右两侧的轨道梁腹板以及设置在轨道梁腹板内侧壁上的轨道梁底板,轨道梁底板上设置有减振橡胶垫,橡胶减振垫上设有走行轨,走行轨通过扣件系统连接在轨道梁底板上。本发明适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
-
公开(公告)号:CN108256278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205368.X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其车桥耦合动力仿真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悬挂式单轨动力学仿真装置在研究轨道梁局部振动时仿真结果误差大的技术问题,通过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橡胶轮轮轨面接触力学模型,轨道梁底板与腹板等效面力施加方法以及车辆与轨道梁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构建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与轨道梁的耦合动力仿真系统,该发明解决了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悬吊机构解耦并等效,现有的悬挂式单轨动力学模型仿真在研究轨道梁局部振动时仿真结果误差大,难以提取轨道梁动应力、动应变结果,无法准确评估轨道梁局部强度破坏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0485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810003678.3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何庆烈 , 蔡成标 , 朱胜阳 , 张水清 , 王明昃 , 翟婉明 , 何飞 , 林秋君 , 张龙庆 , 徐翔 , 何春燕 , 陈兆玮 , 张嘉伟 , 杨尚福 , 冯洋 , 袁玄成 , 韩兆令
IPC: E01B2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通过提高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减振性能来提高列车运行的舒适性。该轨道梁包括轨道梁顶板、设置在轨道梁顶板左右两侧的轨道梁腹板以及设置在轨道梁腹板内侧壁上的轨道梁底板,轨道梁底板上设置有减振橡胶垫,橡胶减振垫上设有走行轨,走行轨通过扣件系统连接在轨道梁底板上。本发明适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
-
公开(公告)号:CN208673333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20340541.2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动力学仿真系统,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悬挂式单轨动力学仿真装置在研究轨道梁局部振动时仿真结果误差大的技术问题,通过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橡胶轮轮轨面接触力学模型,轨道梁底板与腹板等效面力施加方法以及车辆与轨道梁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构建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与轨道梁的耦合动力仿真系统,该实用新型解决了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悬吊机构解耦并等效,现有的悬挂式单轨动力学模型仿真在研究轨道梁局部振动时仿真结果误差大,难以提取轨道梁动应力、动应变结果,无法准确评估轨道梁局部强度破坏等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862709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20005279.6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何庆烈 , 蔡成标 , 朱胜阳 , 张水清 , 王明昃 , 翟婉明 , 何飞 , 林秋君 , 张龙庆 , 徐翔 , 何春燕 , 陈兆玮 , 张嘉伟 , 杨尚福 , 冯洋 , 袁玄成 , 韩兆令
IPC: E01B2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通过提高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减振性能来提高列车运行的舒适性。该轨道梁包括轨道梁顶板、设置在轨道梁顶板左右两侧的轨道梁腹板以及设置在轨道梁腹板内侧壁上的轨道梁底板,轨道梁底板上设置有减振橡胶垫,橡胶减振垫上设有走行轨,走行轨通过扣件系统连接在轨道梁底板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