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7747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68383.6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06B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钢轨中定向激励声表面波的压电换能器及使用方法,涉及超声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压电单元,第一压电单元为长宽高分别为l×w×h的长方体,极化方向沿宽度w方向,电极为平行于极化方向的两个相对的表面l×h,在w×h面内产生剪切变形;第二压电单元,第二压电单元为长宽高为a×b×c的长方体,极化方向沿高度c方向,电极为垂直于极化方向的两个相对的表面a×b,在a×b面内产生横向伸缩变形。本发明通过厚度剪切型压电单元和横向伸缩型压电单元,构建出单指向型的声表面波换能器,能够设置在钢轨的轨腰和轨底上实时监测钢轨完整性,为构建基于声表面波的钢轨健康监测系统提供器件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77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8383.6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06B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钢轨中定向激励声表面波的压电换能器及使用方法,涉及超声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压电单元,第一压电单元为长宽高分别为l×w×h的长方体,极化方向沿宽度w方向,电极为平行于极化方向的两个相对的表面l×h,在w×h面内产生剪切变形;第二压电单元,第二压电单元为长宽高为a×b×c的长方体,极化方向沿高度c方向,电极为垂直于极化方向的两个相对的表面a×b,在a×b面内产生横向伸缩变形。本发明通过厚度剪切型压电单元和横向伸缩型压电单元,构建出单指向型的声表面波换能器,能够设置在钢轨的轨腰和轨底上实时监测钢轨完整性,为构建基于声表面波的钢轨健康监测系统提供器件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06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28547.X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16C20/30 , G16C20/70 , G16C60/00 , G06F30/23 , G06N3/084 , G06F30/10 , G06N3/126 , G06F111/1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冲击后压缩强度预测方法,包括构建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有限元数值模型;设定不同能量、不同位置低速冲击参数,基于Hashin失效准则对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对应的压缩强度;构建冲击后压缩模拟数据库;构建了一个数据驱动的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最优隐含层结构参数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冲击后压缩模拟数据库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压缩强度预测。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预测精度,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0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16116.3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位错攀移机制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了基于位错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CPFEM),研究了微观组织与蠕变行为的关系。该模型考虑了空位热运动导致的位错攀移,认为位错攀移会影响位错绕过机制的尝试频率和位错密度的演化。之后将实验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材料在高温下的蠕变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2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22387.X
申请日:2023-01-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7/1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蠕变疲劳寿命评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铅铋堆薄壳材料的蠕变性能评估方法,包括:步骤S1:以T91不锈钢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温度下的蠕变实验,对蠕变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K‑R唯象学蠕变损伤模型,给出参考材料常数;步骤S2:对改进的K‑R唯象学蠕变损伤模型进行数值实现,编写UMAT子程序在ABAQUS中建立有限元模型对T91不锈钢的高温蠕变实验进行模拟;步骤S3: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两种有限元分析工程算例模型,并根据改进的K‑R模型所编撰的UMAT子程序针对T91不锈钢进行高温蠕变预测。本发明对解决铅铋冷却快堆包壳结构选材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及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0110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62357.6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01N3/32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载荷作用下金属结构接触的安定分析方法,涉及金属结构接触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合适的材料循环本构模型;并对所研究金属结构接触进行两个周期的实际受载数值计算,分别获取这两个周期内金属结构接触过程中等效应力最大值所在位置A、等效塑性应变最大值所在位置B对应节点的等效应力历程;再针对A、B两位置节点分别建立一个的代表性单元;编写等效应力加载谱,将金属结构的等效应力状态施加到代表性单元上;计算两个代表性单元每次加载应力后的等效塑性应变和等效塑性应变增量;根据第n次加载应力后的等效塑性应变增量是否均满足约束条件来确定代表性单元是否安定,进而判断所研究金属结构接触是否安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445116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1031128.5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材料室高温多轴循环试验装置,与MTS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基于图像相关的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DIC配合使用,具有特殊形状的试样5与加热电阻丝17和热电偶探头16安装在一起夹到MTS万能材料试验机夹具上,经温控组件6控制试样5的温度进行试验;可用于实施聚合物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循环变形行为研究。本发明为聚合物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多轴循环变形行为研究提供了一种试验设备,通过DIC方法能够得到试样表面的三维全场应变响应,应变的测量为非接触式的DIC方法有效地保证了试样表面的完整性。温控组件与MTS控制系统相连,MTS控制系统与DIC控制系统相连,达到了数据同步采集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56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96026.3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2 , G01N3/06 , G01N3/068 , G01N2203/0073 , G01N2203/0224 , G01N2203/06 , G01N2203/06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热-力耦合多轴循环变形实验装置,包括MTS试验机和与其连接的MTS控制器;还包括光测应变测量装置,光测应变测量装置连接MTS控制器;还包括第一温度控制器和用于测量MTS试验机测试试样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控制器连接到MTS控制器;还包括直流加热电源,其正负极连接MTS试验机测试试样两端;直流加热电源和MTS试验机测试试样之间设置有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还连接到第一温度控制器;还设置有降温模块,降温模块连接到第一温度控制器;第一温度控制器同时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MTS控制器连接控制装置;本发明有效保证试样的完整性,并且可以同步采集需要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445116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1031128.5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材料室高温多轴循环试验装置,与MTS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基于图像相关的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DIC配合使用,具有特殊形状的试样5与加热电阻丝17和热电偶探头16安装在一起夹到MTS万能材料试验机夹具上,经温控组件6控制试样5的温度进行试验;可用于实施聚合物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循环变形行为研究。本发明为聚合物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多轴循环变形行为研究提供了一种试验设备,通过DIC方法能够得到试样表面的三维全场应变响应,应变的测量为非接触式的DIC方法有效地保证了试样表面的完整性。温控组件与MTS控制系统相连,MTS控制系统与DIC控制系统相连,达到了数据同步采集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734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22291.2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25/12
Abstract: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热机械疲劳实验装置,与MTS试验机配合实施形状记忆合金热机械疲劳实验,MTS控制器2控制力和应变数据的获取处理。MTS试验机的试样夹头通过一绝缘夹持装置10与被测试样8联接;一可控电加热电源4的输出跨接在被测试样8的两端;一用于测量被测试样即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输入MTS控制器2,温度控制器7控制电源4的开断使被测试样保持设定的温度。本发明为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热机械疲劳研究提供了一种试验设备,能够高效的实现材料的升温与降温循环,且材料内外升温均匀,并解决了与液压试验机之间的绝缘问题,实现了力、温度和应变数据的同步采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