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53585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434611.1

    申请日:2015-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配电网应用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本发明中,采用功率流为变量,提出了一种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可以实现环路功率、变压器支路、多平衡节点和多PV节点分开计算或混合直接计算。由于本方法采用功率流作为变量,所以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

    高功率因数变换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67914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457857.6

    申请日:2014-0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因数变换器,涉及用于补偿或者调节变换器或者逆变器中的功率因数的装置技术领域。所述变换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上设有一个开关器件,所述开关器件用于控制主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所述控制电路根据采集到的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值输出控制信号给开关器件,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截止。相对于已有的两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本发明只采用一个开关器件和一个与之匹配的控制电路,减少了开关管与控制芯片的数量,降低成本,提高功率密度;采用本发明的可以通过对前级变换器的变压器的匝比的合理设计,扩展了该变换器的最大占空比范围。

    一种新型Bu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45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93707.7

    申请日:2023-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Bu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包括主功率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功率电路包括交流源、EMI滤波器、分别工作于工频电源正负半周的两套并联的Buck和辅助Flyback电路、串联的输出滤波电容C1和C2以及负载Ro;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路、误差放大电路、锯齿波产生电路、电压比较器CMP1、过零检测电路、RS触发器和开关选通电路。本发明通过并联辅助Flyback电路,有效解决了传统Buck PFC变换器输入电流死区的问题,并采用分段定导通时间控制方法,使得变换器在一个工频周期内工作在Buck阶段和Flyback阶段的导通时间不同,从而减小电感电流峰值、降低开关管导通损耗,并在宽输入电压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功率因数。

    一种基于Link-path的城市高压配电网负载转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5576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32297.2

    申请日:2016-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载转供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Link-path的城市高压配电网负载转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划分高压配电网络中的域,对各节点编号;所述域包括电源域以及变电单元域;S2,以每个变电单元为根节点,从供电路径集中搜索供电路径,并形成相应的供电电源集、供电单元集、链路路径集,确定供电链路集初值;S3,构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S4,求解供电选择因子;S5,根据供电选择因子结果,形成负载转供方案。该方法无需一一列举所有可能的连接组合,只需从各负荷侧出发进行搜寻,再用集合的形式展示,有效降低了负载转供问题的维度,提高了计算速度,广泛适用于城市高压配电网负载转供问题的在线分析。

    一种基于最小生成树的启发式配电网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4688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95124.4

    申请日:2014-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以最小有功网损为目标的启发式配电网络重构方法,通过将最小生成树算法和启发式方法结合,求解配电网络重构问题。求解过程中,首先以支路两侧电压的关系为权值,利用最小生成树算法进行初步优化得到一个初解,使后续优化不再依赖网络的初始结构,然后在二次优化过程中以新的候选开关评价策略对候选开关进行评价,并通过较少待评价的候选开关的数量得到优化重构结果,最后通过修正得到最优解。本发明不依赖网络的初始结构,重构效率高,适用于不同规模的配电网络。

    高功率因数变换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67914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457857.6

    申请日:2014-0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因数变换器,涉及用于补偿或者调节变换器或者逆变器中的功率因数的装置技术领域。所述变换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上设有一个开关器件,所述开关器件用于控制主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所述控制电路根据采集到的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值输出控制信号给开关器件,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截止。相对于已有的两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本发明只采用一个开关器件和一个与之匹配的控制电路,减少了开关管与控制芯片的数量,降低成本,提高功率密度;采用本发明的可以通过对前级变换器的变压器的匝比的合理设计,扩展了该变换器的最大占空比范围。

    一种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53585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34611.1

    申请日:2015-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配电网应用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本发明中,采用功率流为变量,提出了一种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可以实现环路功率、变压器支路、多平衡节点和多PV节点分开计算或混合直接计算。由于本方法采用功率流作为变量,所以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

    一种低漏电流五开关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并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71652B

    公开(公告)日:2021-05-21

    申请号:CN201910520559.X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漏电流五开关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并网系统,所述逆变器包括:功率开关管S1、S2、S3、S4和S5、电感L1和L2、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其中S1的漏极外接直流输入源的正极,S1的源极与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的负极还分别与S2的漏极和S4的漏极连接,S2的源极通过L1与S5的漏极连接,S4的源极通过L2与S3的漏极连接;S3的源极、S5的源极以及二极管D的正极均外接直流输入源的负极,L1与S5的漏极的连接点外接交流电网/负载,L2与S3的漏极的连接点外接交流电网/负载,滤波电容C两端分别与交流电网/负载的两端连接。本发明通过在续流阶段直流侧与交流侧分离,对地漏电流小,且不存在桥臂直通风险。

    一种低漏电流五开关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并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71652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520559.X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漏电流五开关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并网系统,所述逆变器包括:功率开关管S1、S2、S3、S4和S5、电感L1和L2、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其中S1的漏极外接直流输入源的正极,S1的源极与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的负极还分别与S2的漏极和S4的漏极连接,S2的源极通过L1与S5的漏极连接,S4的源极通过L2与S3的漏极连接;S3的源极、S5的源极以及二极管D的正极均外接直流输入源的负极,L1与S5的漏极的连接点外接交流电网/负载,L2与S3的漏极的连接点外接交流电网/负载,滤波电容C两端分别与交流电网/负载的两端连接。本发明通过在续流阶段直流侧与交流侧分离,对地漏电流小,且不存在桥臂直通风险。

    一种基于Link-path的城市高压配电网负载转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5576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1132297.2

    申请日:2016-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载转供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Link‑path的城市高压配电网负载转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划分高压配电网络中的域,对各节点编号;所述域包括电源域以及变电单元域;S2,以每个变电单元为根节点,从供电路径集中搜索供电路径,并形成相应的供电电源集、供电单元集、链路路径集,确定供电链路集初值;S3,构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S4,求解供电选择因子;S5,根据供电选择因子结果,形成负载转供方案。该方法无需一一列举所有可能的连接组合,只需从各负荷侧出发进行搜寻,再用集合的形式展示,有效降低了负载转供问题的维度,提高了计算速度,广泛适用于城市高压配电网负载转供问题的在线分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