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117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87029.2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动态分析的获取油气井储量起算标准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单井经济极限产量的指标信息作为输入,根据输入的所述单井经济极限产量的指标信息,按照时间尺度计算单井经济极限产量;S2:基于所述单井经济极限产量,根据动态储量起算标准计算模型计算收回单井投资初始产量,所述收回单井投资初始产量即储量起算标准并输出。本发明充分考虑油气井自然递减这一特性,以指数递减为约束模型,根据经济极限年产量,倒推求得经济极限初始产量(储量起算标准);还充分考虑到原油、天然气两种产出物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95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85702.9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井稳定产量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S1:获取油气井的测试日产量数据,统计计算油气井稳定产量之前的历史产出量;S2:根据所述历史产出量,进行油气井的年度产量预测配产;S3:获取油气井的单井经济极限年产量的指标信息,计算单井经济极限年产量;并根据所述单井经济极限年产量计算经济累积产量、生产年数;S4:根据步骤S1得到的历史产出量、步骤S2得到的油气井的年度产量和步骤S3得到的单井经济极限年产量和生产年数,采用油气井稳定产量判别值模型,计算油气井稳定产量判别值;根据所述油气井稳定产量判别值进行待评价井的初始稳定产量的达标评估。本发明方法简单、容易执行且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86228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105897.4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方法及系统。其中,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方法包括四个步骤,分别为建立递减率函数模型库;收集历史产量数据,建立历史产量数据集;根据所述历史产量数据集建立递减率数据集;获取当前产量数据参数,根据所述当前产量数据参数和递减率数据集计算获得油气井的未来产量。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递减率计算模块、递减率转换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和未来产量计算模块。本发明实现当获取的当前产量数据参数的时间单位与递减率的时间单位不匹配时,进而利用产量估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未来产量,可满足不同的时间单位不匹配的情况,提升油气井未来产量估算方法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1173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87020.1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静态分析的获取油气井储量起算标准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单井经济极限产量的指标信息作为输入,根据输入的所述单井经济极限产量的指标信息,按照时间尺度计算单井经济极限产量;S2:基于所述单井经济极限产量,根据静态储量起算标准计算模型计算收回单井投资初始产量,所述收回单井投资初始产量即储量起算标准并输出。本发明充分考虑油气井自然递减这一特性,以指数递减为约束模型,根据经济极限年产量,倒推求得经济极限初始产量(储量起算标准);还充分考虑到原油、天然气两种产出物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86228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05897.4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方法及系统。其中,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方法包括四个步骤,分别为建立递减率函数模型库;收集历史产量数据,建立历史产量数据集;根据所述历史产量数据集建立递减率数据集;获取当前产量数据参数,根据所述当前产量数据参数和递减率数据集计算获得油气井的未来产量。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递减率计算模块、递减率转换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和未来产量计算模块。本发明实现当获取的当前产量数据参数的时间单位与递减率的时间单位不匹配时,进而利用产量估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未来产量,可满足不同的时间单位不匹配的情况,提升油气井未来产量估算方法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389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876871.4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均衡剥蚀地层的地震空间振幅补偿方法,涉及油气地球物理勘探领域,该发明将地质认识与地震数据分析相结合,以地质指导下的数据分析为依据判断振幅补偿的合理性。再通过将地震数据划分为背景趋势信号、储集体信号及噪音信号三个部分,将储集体信号及噪音信号做脉冲干扰,通过中值滤波获得背景趋势信号,进一步求取振幅补偿因子,对地震信号进行空间振幅补偿。最后再次结合地质认识及井生产情况对补偿后数据进行合理性判断。该方法主要基于叠后数据开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推广性,可行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5423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733030.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杂探区石油和天然气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厚度分布预测方法。所述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的已钻井储层进行井‑震标定;(2)对不同的储层进行多敏感属性分析,通过机器学习进行储集体的时间域空间分布刻画;(3)利用速度模型将时间域空间分布结果转换成深度域分布,进行平面不同坐标位置厚度投影计算,形成储层厚度分布平面图;(4)通过机器学习对多样本点实钻储层厚度与对应坐标处的储层厚度数据进行关系拟合,利用拟合算法对储层厚度分布平面图进行校正。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0734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76207.4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溶体油气藏洞穴型储层储量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储层的地质模型,利用地质模型计算储层的储量;利用地震梯度结构张量属性刻画出断溶体的边界,利用地震振幅变化率计算出洞穴型储层的平面叠加投影面积;利用钻时数据和井轨迹数据计算出横向净毛比;利用洞穴型储层的平面叠加投影面积和横向净毛比计算出含油面积,根据含油面积计算出洞穴型储层储量。本发明充分结合大尺度地震资料与小尺度钻井数据,利用地震资料计算洞穴型储层的平面叠加投影面积,利用钻井数据计算横向净毛比,进而计算洞穴型储层的含油面积,结合断溶体油气藏的特征,更精确计算洞穴类储层的储量,应用成果高效转化为油田高效开发生产的推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00734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0276207.4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溶体油气藏洞穴型储层储量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储层的地质模型,利用地质模型计算储层的储量;利用地震梯度结构张量属性刻画出断溶体的边界,利用地震振幅变化率计算出洞穴型储层的平面叠加投影面积;利用钻时数据和井轨迹数据计算出横向净毛比;利用洞穴型储层的平面叠加投影面积和横向净毛比计算出含油面积,根据含油面积计算出洞穴型储层储量。本发明充分结合大尺度地震资料与小尺度钻井数据,利用地震资料计算洞穴型储层的平面叠加投影面积,利用钻井数据计算横向净毛比,进而计算洞穴型储层的含油面积,结合断溶体油气藏的特征,更精确计算洞穴类储层的储量,应用成果高效转化为油田高效开发生产的推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65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10171700.X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描述走滑断裂带的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针对目的层不同尺度走滑断裂带对应的地震识别模式,确定不同尺度断裂对应的断裂特征信息;基于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地球物理参数的计算,确定不同尺度断裂对应的地震响应类型特征及相应的地球物理参数计算结果,基于此,识别出断裂的地震响应类型及相应的用于区别不同响应类别断裂的地球物理参数门槛值;基于地震断裂尺寸规模,将不同尺度断裂对应的断裂特征信息,以及不同地震响应类型断裂的地球物理参数门槛值进行结合,得到用于通过断裂特征信息与地球物理属性综合描述不同断裂响应类型走滑断裂带的关系模型。本发明实现了断裂带规模发育区的优选与评价,为断裂带精细描述评价提供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