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井稳定产量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96695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85702.9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井稳定产量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S1:获取油气井的测试日产量数据,统计计算油气井稳定产量之前的历史产出量;S2:根据所述历史产出量,进行油气井的年度产量预测配产;S3:获取油气井的单井经济极限年产量的指标信息,计算单井经济极限年产量;并根据所述单井经济极限年产量计算经济累积产量、生产年数;S4:根据步骤S1得到的历史产出量、步骤S2得到的油气井的年度产量和步骤S3得到的单井经济极限年产量和生产年数,采用油气井稳定产量判别值模型,计算油气井稳定产量判别值;根据所述油气井稳定产量判别值进行待评价井的初始稳定产量的达标评估。本发明方法简单、容易执行且效率高。

    一种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6228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105897.4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方法及系统。其中,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方法包括四个步骤,分别为建立递减率函数模型库;收集历史产量数据,建立历史产量数据集;根据所述历史产量数据集建立递减率数据集;获取当前产量数据参数,根据所述当前产量数据参数和递减率数据集计算获得油气井的未来产量。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递减率计算模块、递减率转换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和未来产量计算模块。本发明实现当获取的当前产量数据参数的时间单位与递减率的时间单位不匹配时,进而利用产量估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未来产量,可满足不同的时间单位不匹配的情况,提升油气井未来产量估算方法的灵活性。

    一种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6228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05897.4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方法及系统。其中,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方法包括四个步骤,分别为建立递减率函数模型库;收集历史产量数据,建立历史产量数据集;根据所述历史产量数据集建立递减率数据集;获取当前产量数据参数,根据所述当前产量数据参数和递减率数据集计算获得油气井的未来产量。油气井未来产量估计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递减率计算模块、递减率转换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和未来产量计算模块。本发明实现当获取的当前产量数据参数的时间单位与递减率的时间单位不匹配时,进而利用产量估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未来产量,可满足不同的时间单位不匹配的情况,提升油气井未来产量估算方法的灵活性。

    一种能方便更换光杆的盘根盒

    公开(公告)号:CN211851751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20509498.5

    申请日:2020-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方便更换光杆的盘根盒,包括盘根盒体、螺纹套设在盘根盒体上的盘根压帽和盘绕在盘根盒体内的盘根,盘根盒体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穿孔,穿孔、盘根和盘根压帽内贯穿有光杆,所述盘根盒体的一侧开设有方槽,且方槽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与穿孔交叉连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在抽出光杆更换时及时自动的对穿孔进行封堵,有效避免大量油向上喷出造成损失和污染,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增大调整压缩弹簧对挡盒的绷紧弹力,提高更换光杆时挡盒对穿孔的封堵效果和效率,也能够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压缩弹簧出现弹性疲劳不能稳定封堵的现象,有利于使用。

    基于等效物理实验的水泥环完整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75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25063.4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物理实验的水泥环完整性评价方法,包括:基于水泥环组合体弹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实际井筒在内外压差条件下的一界面位移,利用一界面应变相等原则,计算实验装置等效一界面位移,再根据水泥环组合体弹塑性力学模型反算出等效实验压差和实验装置等效二界面位移,最后利用等效一、二界面位移计算模拟套管内壁径向位移和模拟围岩外壁径向位移,并与实验装置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定义Si、So为模拟套管内壁径向位移、模拟围岩外壁径向位移相似度,当min{Si,So}≥80%时,将实验结果作为井下水泥环完整性的评价依据。本发明操作便捷,利用等效物理实验,将理论研究方法与实验评价装置进行有效结合,使得水泥环完整性的评价结果更加贴近井下实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