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16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34444.7
申请日:2023-06-20
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固体酸的制备方法,包括:(1)称取一定量的EDTA四钠或DTPA五钠,将其溶于水;(2)加入醋酸或甲酸,然后加入甲醇或乙醇,搅拌均匀,水浴30‑60℃下持续搅拌12~36h;(3)加入水溶助剂,水浴30‑60℃下持续搅拌反应12~36h,所述水溶助剂为尿素、聚乙烯亚胺或支化聚乙烯亚胺;(4)加入盐酸,常温下搅拌均匀;(5)对溶液进行电渗析脱盐处理;(6)真空干燥,得到水溶性固体酸。所述水溶性固体酸可应用于碳酸盐岩储层的深部酸化。本发明操作简便,原料易得,过程可控,解决了固体酸水溶性差、高温深井注入困难、低温浅井反应速度过低的问题,能够大幅提高固体酸的酸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1609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734444.7
申请日:2023-06-20
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固体酸的制备方法,包括:(1)称取一定量的EDTA四钠或DTPA五钠,将其溶于水;(2)加入醋酸或甲酸,然后加入甲醇或乙醇,搅拌均匀,水浴30‑60℃下持续搅拌12~36h;(3)加入水溶助剂,水浴30‑60℃下持续搅拌反应12~36h,所述水溶助剂为尿素、聚乙烯亚胺或支化聚乙烯亚胺;(4)加入盐酸,常温下搅拌均匀;(5)对溶液进行电渗析脱盐处理;(6)真空干燥,得到水溶性固体酸。所述水溶性固体酸可应用于碳酸盐岩储层的深部酸化。本发明操作简便,原料易得,过程可控,解决了固体酸水溶性差、高温深井注入困难、低温浅井反应速度过低的问题,能够大幅提高固体酸的酸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6120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375621.2
申请日:2022-04-11
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矿化度水基延迟交联冻胶压裂液及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稠化剂0.3 wt.%~0.5 wt.%、交联剂0.3 wt.%~0.5 wt.%、温度稳定剂0.05 wt.%、助排剂0.02 wt.%~0.05 wt.%,余量为高矿化度盐水;本发明得到的压裂液,针对深井、超深井水力压裂,可实现延迟交联成胶。压裂液体积耐温180℃以上,使用范围广,压裂液体系可采用高矿化度盐水直接配置,有效解决了施工现场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并且原料广泛,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69498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11961.9
申请日:2013-12-20
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IPC分类号: C09K8/64 , C08F220/06 , C08F220/58 , C08F220/56
CPC分类号: C09K8/725 , C08F220/56 , C09K8/74 , C09K2208/28 , C08F2220/585 , C08F22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酸化压裂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单体丙烯酸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混合,溶于水中,然后加入丙烯酰胺,最后再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制成水相;将复配表面活性剂与基础油混合溶解,形成油相;然后将油相和水相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制备出页岩气酸化压裂减阻剂。该减阻剂中引入大量抗酸性单体,极大提高了减阻剂的抗酸能力;减阻剂外观为乳白色乳液,稳定性高,不燃、不爆,运输及储存安全;该减阻剂在水中溶解快,不会形成鱼眼,满足页岩气酸化压裂连续混配的要求;质量分数为0.2%的减阻剂水溶液,其降阻率就可达到7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1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47301.9
申请日:2024-07-16
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发明人: 陈祥 , 左梓轩 , 刘平礼 , 杜娟 , 唐洪明 , 胡海泰 , 卢霄 , 袁瑶顺 , 王承杰 , 刘金明 , 王冠 , 黄其胜 , 吴庾 , 左承未 , 李金龙 , 李垚辰 , 田文豪 , 于智涵
IPC分类号: G06F30/23 , E21B33/13 , E21B43/26 , G06F30/2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类转向剂用量计算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获取基础数据;(2)计算暂堵前储层压裂裂缝形态及尺寸参数;(3)以产能为目标,优化缝内最佳暂堵位置;(4)暂堵转向压裂矿场试验和数值理论计算两种手段确定转向压裂所需的暂堵压力;(5)优选几种符合条件的液体类转向剂;(6)计算液体类转向剂从井底运移到最佳暂堵位置过程中的总滤失体积;(7)计算转向剂从井口运移到最佳暂堵位置过程中的总混相体积;(8)以总价最低和储层伤害最小为目标,确定最终的转向剂及用量。本发明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压裂数据相结合,基于转向剂特性、暂堵位置、裂缝参数,考虑注入过程中的滤失和混相,科学计算出转向剂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165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47624.8
申请日:2024-07-16
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隙型储层缝口暂堵压裂所需暂堵压力计算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获取地质和工程参数;(2)计算第一阶段注液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3)计算缝口暂堵下人工裂缝产生的诱导应力;(4)计算暂堵、地应力、诱导应力和注液等综合作用下岩体任一点的周向应力;(5)计算缝口暂堵下储层重新破裂的压力;(6)计算缝口暂堵下储层重新破裂所需的暂堵压力。本发明为数值理论计算方法,成本低,效率高,能够快速探究不同因素对暂堵压力的影响,并为暂堵压力设计提供理论科学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5395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57242.7
申请日:2023-06-05
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59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微型沥青质含量实时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油田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混合室,混合室连通样品注入接头和分散液室,分散液室内设有由C5~C12的正构烷烃和沥青质分散剂组成的分散液;矩形毛细管,矩形毛细管一端连通混合室;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分别设于矩形毛细管两侧的激光发射器和光强度接收器,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信号穿过矩形毛细管后被光强度接收器接收。其通过标准曲线法对原油中的沥青质含量进行在线检测。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能够对样品中沥青质的含量进行在线检测,相对于常规方法,其获取结果速度更快,同时避免取样过程中因样品中沥青质沉积而产生的误差,使得最终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同时能够实现在线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72739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05906.2
申请日:2021-01-05
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IPC分类号: E21B33/134 , E21B23/01 , E21B4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温度响应型封固剂修复穿孔套管的方法,其步骤包括:S1、循环洗井,取油管;S2、下桥塞,坐封,泵送堵球;S3、计算井筒温度场,选择温度响应型封固剂,要求井筒内最大温度T1max小于温度响应型封固剂相变最低温度T2min;S4、计算温度响应型封固剂用量Q2;S5、向井筒内注入温度响应型封固剂,要求穿孔位置处压力P2小于地层破裂压力PF;S6、压胶塞,注顶替液,顶替液量为Q3;S7、计算温度响应型封固剂相变所需时间twa;S8、等待twa时间后,下钻,钻除井筒中预留的封固剂和桥塞。作业全过程注入的均是液体,易注入,不受井型限制,施工难度小,方法简单明确,普遍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6054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828161.5
申请日:2023-12-28
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IPC分类号: E21B43/26 , E21B43/26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增产改造裂缝导流能力提高新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1:确定储层矿物组分;S2:初选能强化裂缝面岩石的理论化学剂;S3:以提升裂缝面岩石强度为目标筛选S2确定的理论化学剂;S4:以损害裂缝面岩石渗透率较低为目标筛选S3确定的化学剂;S5:以化学剂注入裂缝后能快速完成强化裂缝面岩石为目标优选S4确定的化学剂;S6:以储层条件下裂缝导流能力最高为目标终选S5确定的化学剂;S7:现场应用工艺为先注入压裂液或酸液,再注入S6确定的化学剂。本发明提高碳酸盐岩储层增产改造裂缝导流能力的思路新颖,应用工艺简单,裂缝导流能力提升幅度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685689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31751.7
申请日:2023-07-07
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高粘油井增产方法涉及油气田增产改造领域高粘油井、稠油井开发利用技术。一种高粘油井增产方法包括:获取储层资料,包括原油组分中胶质沥青含量、原油粘度和地层破裂压力;低于破裂压力下向地层注入有机清洗剂;高于破裂压力下向地层注入酸液解堵,关井0.5~2h;低于破裂压力下向地层顺序注入裂缝壁面改性剂和增效剂,关井0.5‑1h;开井返排,恢复生产。本发明原理可靠,工艺简单,采用有机解堵、无机解堵、形成裂缝、固结改性主流通道多重方案协同作用,形成高粘油井解堵、增产、长效一体化操作,解决了原油开采过程中沥青质组分沉积造成的高粘油井堵塞伤害、低产等问题,实现高粘油井解堵、增产及增产有效期延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