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6850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223292.1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织物电极的多导联心电监测可穿戴设备,包括文胸、织物电极、信号处理电路、蓝牙。文胸与织物电极连接,织物电极嵌入在文胸内,共有六个,在文胸左侧分布,织物电极监测心电信号,织物电极与信号处理电路固定连接,心电信号由织物电极传输至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差分滤波处理。信号处理电路与蓝牙模块固连,处理后的心电信号由蓝牙模块向手机、智能手表等终端设备传输,从而完成了心电监测的过程。本发明集成在文胸内,适合女性进行长期心电监测使用;采用织物电极与文胸相结合,利用文胸使织物电极贴合人体,避免身体晃动造成心电信号质量下降;采用蓝牙传输数据,避免了有线形式的数据传输,使心电信号传输更加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47418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464288.2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模态分析的埋地电缆高频电气参数计算方法,步骤包括1、抽象出埋地电缆物理模型,获取其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参数;2、计算导体非高频下的串联阻抗及并联导纳矩阵;3、导出电缆内电磁波沿z轴方向传播的二维波动方程;4、实现对矩阵ZY、YZ的相似对角化;5、利用相似对角阵对不同传播模式下的衰减常数及相位常数进行计算;6、得到第k个模式下对应的相域电流的分布;7、确定有限元法计算的截断半径;8、得到埋地电缆物理模型相应的电场及磁场分布,并导出导体层的电压值及电流值;9、对高频下埋地电缆的串联阻抗及并联导纳矩阵进行计算。本发明通过计及高频下土壤中的位移电流,解决了埋地电缆高频参数矩阵的计算精度问题,具有极大的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55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25426.6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配电变压器振动监测的嵌入式振动传感器结构总成,属于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振动传感器、信号线、屏蔽外壳、绝缘层和绝缘固定件;屏蔽外壳设置在配电变压器的铁芯铁芯上铁轭与三相柱芯的交界处,并与配电变压器的夹件槽钢固定连接;振动传感器设在屏蔽外壳内部,并通过绝缘固定件与夹件槽钢固定连接;绝缘层填充在振动传感器与夹件槽钢和屏蔽外壳之间;信号线一端连接振动传感器,另一端通过配电变压器外壳上的穿壁法兰引出。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变压器振动测量方法与变压器工作环境适配性差、变压器振动传感数据可靠性低、运维难度大等缺陷,具有重要的工程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41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64288.2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模态分析的埋地电缆高频电气参数计算方法,步骤包括1、抽象出埋地电缆物理模型,获取其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参数;2、计算导体非高频下的串联阻抗及并联导纳矩阵;3、导出电缆内电磁波沿z轴方向传播的二维波动方程;4、实现对矩阵ZY、YZ的相似对角化;5、利用相似对角阵对不同传播模式下的衰减常数及相位常数进行计算;6、得到第k个模式下对应的相域电流的分布;7、确定有限元法计算的截断半径;8、得到埋地电缆物理模型相应的电场及磁场分布,并导出导体层的电压值及电流值;9、对高频下埋地电缆的串联阻抗及并联导纳矩阵进行计算。本发明通过计及高频下土壤中的位移电流,解决了埋地电缆高频参数矩阵的计算精度问题,具有极大的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21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223284.7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无线充电的心电衣,包括接收线圈、电能变换电路、信号处理模块、储能模块、心电电极、心电内衣。接收线圈、电能变换电路、信号处理模块、储能模块、心电电极嵌入心电内衣夹层中。接收线圈与储能模块固连,电能传输至电能变换电路整流得到直流电,信号处理模块与储能模块位于左胸上侧,电能经电能变换电路储存在储能模块中,储能模块直接给信号处理模块供电,心电电极共有六个,分布在心脏周围形成六导联心电测量排列,每个心电电极单独与信号处理模块固连,将测得的心电信号输入信号处理模块处理,通过无线充电的方法对心电衣进行充电,通过无线充电的方法对心电衣进行充电,心电衣对外无有线接口,一体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21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14661.5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贴式磁场取能模块,属于电力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取能线安装不变的缺陷。一种贴式磁场取能模块包括母线排和取能线圈,所述取能线圈贴合安装在所述母线排的外表面以获取感应电压,所述取能线圈依次通过前端冲击保护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形成5V直流输出电压连接至智能传感设备。本发明采用贴装式取能线圈,相较于穿心式线圈而言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体积小等优势。另外在某些特定场合下,母线本身排列紧凑,给穿心式线圈的安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42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098808.9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113/16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相并联电缆运行特性仿真分析方法、装置及介质,属于电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影响同相并联电缆载流不平衡度的一个或多个影响参数;基于预先建立的同相并联电缆载流分布理想仿真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同相并联电缆在不同影响参数下的载流分布情况进行仿真分析,获取载流不平衡度最低时,各影响参数的选择方案;根据选择方案以及同相并联电缆的实际敷设条件建立优化的同相并联电缆线路实际工程敷设仿真模型,以及根据同相并联电缆线路实际工程敷设仿真模型获取同相并联电缆的最佳敷设方案。该方法、装置及介质能够解决现有的同相并联电缆运行特性仿真分析方法所得的分析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32416.5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K11/3206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嵌入式模块化温度传感器布置方法,属于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首先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冷却类型和结构参数,确定温度传感器的整体布置形式;然后计算配电变压器的电热参数和冷却介质参数,进行配电变压器的温度场仿真计算,得到配电变压器的温度场分布;并根据配电变压器的温度场分布,确定温度热点;最后根据确定的温度热点和配电变压器的结构,确定温度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并进行温度传感器的选型和尺寸选择。本发明通过流程化的整体设计,提高了配电变压器的温度监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76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32409.5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内嵌式传感器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属于电力设备状态检测技术领域。通过在绝缘的传感器容纳装置中密封填充绝缘介质,将待测传感器置于传感器容纳装置中,能够更好地模拟传感器的实际工作场景;根据变压器内部的电磁场特征,对变压器内嵌式传感器进行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浪涌抗扰度测试、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和工频电场和脉冲电场抗扰度测试,从而对传感器的电磁兼容性进行测试,考察传感器的防护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能够更好地模拟传感器的实际工作场景,根据变压器内部的电磁场特征,对变压器内嵌式传感器进行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满足实际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42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1098808.9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113/16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相并联电缆运行特性仿真分析方法、装置及介质,属于电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影响同相并联电缆载流不平衡度的一个或多个影响参数;基于预先建立的同相并联电缆载流分布理想仿真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同相并联电缆在不同影响参数下的载流分布情况进行仿真分析,获取载流不平衡度最低时,各影响参数的选择方案;根据选择方案以及同相并联电缆的实际敷设条件建立优化的同相并联电缆线路实际工程敷设仿真模型,以及根据同相并联电缆线路实际工程敷设仿真模型获取同相并联电缆的最佳敷设方案。该方法、装置及介质能够解决现有的同相并联电缆运行特性仿真分析方法所得的分析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大的问题。
-
-
-
-
-
-
-
-
-